石家莊哪種方言比較好聽?

石門一二三


石家莊地區的方言那是各有千秋吧,記得更媽當年第一次到未來婆婆家無極,人生第一次聽到無極方言,😁真是一臉懵逼的表情,正好被說成“言行(xing)”,困了被說成“頓了”,聊天叫“上話”,身體好要說“壯實”,真臭要說耳語“臭臭”,好吃自然要說“香香”。

更媽從小在欒城長大,感覺欒城的口音和趙縣、寧晉、元氏、高邑差不多。

走在故鄉的街道上,被打招呼最多的一句話是——“吃懶唄”,哈哈😃,那是在問你——吃飯了嗎?想找廁所的話,你一定要這樣問?我想去個“茅的”,這哪有茅的啊。要是有人問你“使力荒唄”,😄那是在問你累不累。你要是累了就“不浪會吧”,😊那是說你累了就躺會吧。不小心摔了個跟頭,會說弄了個“不浪餃子”。你要是有個稀罕物件想給別人顯擺下,欒城的鄉親會說你“偏嗎裡”,停電了會讓你去買盒“替燈”,替燈就是火柴的意思😃。要是問你家“包包”是適馬餡裡唉,那是問你包的什麼餡餃子😉。昨天晚上會被說成“夜蓋黑夜”。如果有人給你說“真啃兒”,那是在說真好☺。形容這東西太好了,就說“好哩莫翻兒”。“可啃裡”就是特別好的意思☺。


說起石家莊地區的方言覺得正定和藁城比較同化,更媽經常把他們都認混了,平山和靈壽更媽是傻傻分不清,而鹿泉方言最有特色了,語氣最硬也最愛帶把兒😁,把兒也是莊親們愛說的方言,啥意思你懂的哈。


離開故土四十年了,但記憶裡的欒城方言依然親切,家鄉的方言更像是打在我們每個人身上的烙印,無論我們走到哪裡,如果有幸碰到持一口家鄉方言的老鄉,肯定會有心裡一熱的感覺,也一定會主動上前一步說“啊,老鄉”。所以,無論我們說欒城方言也好還是正定方言也好,在外人聽來也許感覺我們土的掉渣,但更媽感覺更多的是親切,所以無所謂好聽不好聽,方言就是我們對故土最真實的依戀。


莊裡的更媽


石家莊地區的語音各具特色,至於好聽與否,肯定是見仁見智。

石家莊地區的語言,新樂、藁城、正定、欒城、鹿泉的語言比較相近。行唐西北部、靈壽、平山、井陘、高邑、趙縣、元氏各具特色。元氏和靈壽不是鄰縣,但好多發音極其相近。

石家莊地區的語言,外來人大都能聽懂,平時的土語很多,外人就有些難懂,特別是到新聞媒體,石家莊地區語言不大好聽。

要說好聽,特別是從公眾能聽懂的角度看,我們為還是正定、藁城、新樂、欒城的語言比較好聽。


沙漠聖樹1


趙縣重,寧晉輕,束鹿說話真好聽。


曹中位15030122955


無極的方言可多了去了,摔倒叫跌了個大爬爬,或摔了個釀麼腳子,紅薯叫曬藥,蹲著叫姑就著。說一宿也說不完。


流沙1481569


石家莊老城區是獲鹿話為主,東南東北是欒城,蒿城,正定話。至於好聽與否,是各有特色。現在普通話和方言混合實用,也是別俱特色。


楊智卷


平山硬,正定zhao,就屬靈壽說話好。


嘗口常樂


過去的俗話說:東軟西硬,正定說話好聽。


手機用戶71475200670


石家莊沒有好聽的方言,歷史原因,封閉交通不便,語言不能和外界其它方言交融,歷史上,平原,和交通發達的地域,方言都容易懂,因為藉助貿易和民間文化的交融,語言也會更具有包容性和多區域性,但是,顯然石家莊不是


溼哥2


帶舌音鼻腔音的老石家莊城內人的軟語音好聽,不知現在還存在否?


安然29366147


獲鹿話最好聽,沁人心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