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心火、消水腫!跟著中醫做4件事解熱除體溼

即將入夏,天氣更是晴雨無常,讓人大呼煩躁。季節流轉不僅影響氣候,我們的經絡也一清二楚。情緒像火燒,不僅炎熱氣候所致,與中醫的五行觀念也大有關係。

滅心火、消水腫!跟著中醫做4件事解熱除體溼

中醫裡,一年有五季,包括春、夏、長夏、秋、冬,對應的經絡分別為肝經、心經、脾經、肺經、腎經。夏季容易中暑,是受「熱」與「溼」的影響,而這兩項正好由心經與脾經主管。因此,想平復夏季蠢蠢欲動的情緒, 心經與脾經是保養重點。

火大,是肝火還是心火?

我們常聽到別人說自己很「火大」,並認為是肝火旺盛所導致。其實,夏天與心相對應,此時應該是心火較容易旺盛,致使口乾舌燥、眼睛酸澀、睡覺多夢、便秘及中暑,情緒上則會讓人煩躁、易怒、食慾不振,也就是所謂的「心浮氣躁」。

要消除心火,除了 以苦味食物幫助解熱外,也可吃蓮子或百合穩定情緒。接下來經絡即將走到肺經,無論是紅色、黃色或白色的食物都可以多吃,如南瓜、紅莧菜、番茄、甜菜根等。夏天先把體質調養好,秋天就不容易有「悲秋」之感。

滅心火、消水腫!跟著中醫做4件事解熱除體溼

開脾、醒脾,排除體內溼氣

脾經和腸胃運化有關,主掌吸收、消化、代謝,其中也包含水分的代謝。脾腑過勞使溼氣排不出去,最直接能觀察到的症狀就是「水腫」,另外,若稍微進食就覺得肚子有飽脹感,甚至一早起床就覺得噁心,都代表脾經出問題。

脾經容易阻滯不通,故建議多吃一些有助脾經運化的食物,如薏仁、蓮子、紅豆、綠豆,幫助開脾、醒脾。也因為脾經屬陰,晚上儘量別吃生菜、生魚片等生冷食物,而是要吃煮過的深綠色蔬菜與肉類,對我們的脾是比較好的。

晚睡早起子午覺,穩定情緒助代謝

除了用飲食調節身心外,睡眠,也是很重要的一環。由於夏天白天時間較長,我們會建議民眾 睡「子午覺」,也就是在半夜11點到1點的「子時」應進入熟睡,中午11點到1點的「午時」也該午睡小憩。

滅心火、消水腫!跟著中醫做4件事解熱除體溼

中午陽氣正盛,外出活動反而會耗損體內陽氣,不如小睡片刻,不但能避免體力消耗,還能幫助代謝,體內通暢,心情自然明亮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