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江南茶區名茶生產省,中國烏龍茶、紅茶發祥地

福建是中國烏龍茶、紅茶、花茶技藝的發祥地。唐代就有采制臘麵茶、武夷茶的記載。

“福建”江南茶區名茶生產省,中國烏龍茶、紅茶發祥地

福建位於中國東南沿海,西北與浙江、江西相連,西南與廣東毗連,東南與臺灣隔海相望。土地總面積12.7萬平方公里,人口4000萬左右,屬我國江南茶區名茶最重要生產省。全省可劃分為4個名茶產區,有66個產茶縣(市)。福建主要茶類有烏龍茶、白茶、紅茶、綠茶,以及再加工的花茶,花色品種有百餘品目。

“福建”江南茶區名茶生產省,中國烏龍茶、紅茶發祥地

1982年以來,全省主要名優茶有48個品目,其中榮獲部名優茶獎的有35個品目,省級優質茶獎的有13個品目。福建是中國特種茶主要的出口口岸,烏龍茶、花茶、白茶等特種茶出口量均佔全國特種茶出口量的90%,

福建茶葉行銷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等47個國家和地區,1990年出口量達11714噸,比1958年814噸增長了13.3倍。

福建產茶歷史悠久。唐代茶聖陸羽《茶經·八之出》敘述茶葉產區時稱“嶺南生福州、建州......往往得之,其味甚佳。”也說明福建早已產茶。

“福建”江南茶區名茶生產省,中國烏龍茶、紅茶發祥地

福建名茶產區

福建省地處南亞熱帶和中亞熱帶,季風氣候明顯,光、熱、水資源豐富。氣候溫暖,雨量充沛冬季無嚴寒,夏季無酷熱。年均溫18~22.3℃,≥10℃的積溫為5500~7700℃。年降雨量為1200~2000毫米,年平均相對溼度為70%~80%。

“福建”江南茶區名茶生產省,中國烏龍茶、紅茶發祥地

地貌類型屬“八山一水一分田”,其中山地丘陵佔85%左右,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山地大部分土壤類型為紅壤、磚紅壤,局部為黃壤、紫色土和棕色森林土;海拔500米以上的土壤類型為紅壤、黃壤,其紅壤深厚,一般達1米以上,土壤p4.5~6.5,有機質含量都在1.5%~2%以上。

“福建”江南茶區名茶生產省,中國烏龍茶、紅茶發祥地

福建全省絕大部分地區是適宜茶樹生長和發育

一、閩北茶區

該區域位於閩西北,因地勢高,主峰黃崗山嶺阻山澗、盆地谷地間氣候溫暖,寒暑變化不大,是有中亞熱帶氣候特點。其範圍包括8個縣(市)。年均溫14~19℃,年降雨量1600~2000毫米。土壤類型為紅壤、磚紅壤,高海拔為黃壤,土壤pH4.5~6.5。

“福建”江南茶區名茶生產省,中國烏龍茶、紅茶發祥地

主要名茶有武夷巖茶、正山小種、蓮心、龍鬚茶、閩北水仙等。

“福建”江南茶區名茶生產省,中國烏龍茶、紅茶發祥地

二、閩東北茶區

該區域依靠武夷山東邊,境內有戴雲山脈、仙霞山脈及天山山脈,其名山峰——支提,被譽為“天下第一山”,山脈第一高海拔1335米,第一旗海拔1479米,其範圍包括20個縣(市),縣縣都產茶。

“福建”江南茶區名茶生產省,中國烏龍茶、紅茶發祥地

茶園一般分佈在海拔600~830米之間。年均溫15~19.5℃,≥10℃的積溫5500℃以上,年降雨量為1500~200毫米左右。年均相對溼度為78%~82%,空氣溼潤,屬季風氣候。山地多為紅壤,土質肥沃,有機質含量高達2%~2.5%。

該區域主要名茶有福建雪芽、福鼎白毫銀針、白琳工夫、政和工夫、福安坦洋工夫、白毛猴及福州茉莉花茶,羅源七境綠茶、寧德的天山綠茶等。

三、閩南茶區

該區域位於閩東南,境內有戴雲山脈、博平山脈,其主山脈經過南靖、平和、詔安等縣,伸入廣東,海拔700~1500米,為九龍江、汀江兩水系之分水嶺,形成高山丘陵地帶,且地處南亞熱帶向中亞熱帶過渡。其範圍包括22個縣(市),除平潭外,其餘21個縣(市)均產茶。

“福建”江南茶區名茶生產省,中國烏龍茶、紅茶發祥地

年均溫21℃左右,≥10℃的積溫4854~6481℃。年降雨量為1450~210毫米。就全省茶區來說,土壤類型是紅壤與黃壤交錯存在,多數為紅壤與磚紅壤。海拔較高處也分佈黃壤和山地棕壤,如安溪高700米以上茶區就是這樣。土壤質地為砂質壤土表層有機質含量較多,礦物質營養豐富,pH4~6.5,茶葉自然品質好。

“福建”江南茶區名茶生產省,中國烏龍茶、紅茶發祥地

主要名茶有:安溪鐵觀音、安溪黃金桂、南安石亭綠、八仙茶、永春佛手、閩南水仙、平和白芽奇蘭等。

四、閩西茶區

該區域境內有杉嶺山脈與戴雲山脈平行,經沙縣、大田,其中杉嶺山脈蜿蜒於閩贛交界處,經泰寧等地,以至長汀一帶,連綿不斷延長,海拔高度1000~1500米。其範圍包括17個縣(市)。

“福建”江南茶區名茶生產省,中國烏龍茶、紅茶發祥地

本區地處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山地紅壤,土壤類型體現地帶性特徵,其中閩西北少部分丘陵山地,地勢平緩屬低海拔地區;植被少,日照強,氣溫高,多雨高溼,紅土與母質起黃化作用,形成黃化磚紅壤,土層深厚,但肥力較低,表層腐殖質層5釐米以下,有機質含量為0.5%~1.5%,ph4.5~5.5。

主要名茶有永安雲峰螺毫漳平水仙餅茶等。

​另外,福建省茶葉出口最早是以綠茶為主,以後武夷茶逐漸增多,成為中國在歐洲的代稱。17世紀末18世紀初,我國茶葉出口地僅有福州、泉州、廣州三個口岸。由於外貿興起,茶葉生產的發展亦是必然現象,故福建茶業乃大發展。

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看法,若大家還有補充,歡迎評論互動、只有互相交流才能一起進步。若大家也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贊分享給自己的朋友,讓茶文化給更多的人知道!您的支持就是我們不斷前進的動力~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