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城房價出爐:59城環比上漲,8城環比下跌,這意味著什麼?

豆沙的冷


這個新聞裡面隱藏了幾個重要因素:

1 漲幅最大為3%,剩下的雖然說是上漲,考慮到1.9%的通脹,實際上大部分是在貶值的,實際價格是在下跌的。

2 上漲的主要是一線大城市,由於城市化還在進行中,一線房地產市場有支撐,因此出現上漲並不奇怪,但是二三線城市下降是大趨勢。

3 我們做股票就知道,成交量是辨別價格變動真假的一個重要因素,特別對於房地產市場,由於政策影響大,所以價格出現扭曲也就很正常了,因此,我們除了關注價格以外,還得關注成交量。

據初步統計,2018年1-11月,50個代表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月均成交面積2983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7%。但是2018年1-11月,20個代表城市商品住宅月均新增供應約1600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4.8%。庫存水平增加。

2018年1-11月,政府延續加速推地模式,住宅、商辦用地推出面積繼續增長,其中住宅用地增幅較為顯著。截至11月,全國300城共推出各類用地21.2億平方米,總面積超過2017年全年,同比增長25.6%,土地供給增加。

因此,數據表明房地產市場並沒有恢復上漲,而且已經開始進入橫盤調整期,而且將會持續一段時間。


以股易金


中國兩大錯覺:股市要漲,房價要跌!

2018年,很多人預期房價要跌,結果,房價反而還漲了!

數據顯示,1-12月,一線城市新房售價同比上漲0.5%,漲幅比上年同期回落9.6個百分點;二手住宅售價同比上漲0.7%,漲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1.3個百分點。

1-12月平均,二三線城市新房售價同比分別上漲7.6%和7.8%,漲幅都有所回落。

但還是漲了啊!

對於今年的房價,我還是建議那些等著暴跌的人:別等暴跌再買了,剛需要趁早。

去年12月份,央行參事盛松成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通過房價長期平穩,使房價漲幅長期低於收入和GDP增速,房價收入比逐步回落,避免美國、日本、中國香港曾經發生的房價暴跌式調整,這是我國房地產調控唯一可選擇的道路。

而從去年年底的一系列信號都可以看出,房地產政策今年可能會適當微調,融資也會逐步放鬆,這對房地產行業來說,意味頗多。

2018年年末,房地產調控政策有微調放鬆趨勢。進入12月份,包括深圳、廣州、珠海、菏澤在內的多個城市紛紛對調控政策進行調整,涉及一二三線各級城市。

除此之外,融資也逐步放鬆。

年末房企融資規模連續兩個月有所回升。11月房企融資額達到1044億元,環比大幅增長83%,12月融資額也持續上漲,達1061億元。

所以,別等著暴跌了,當然,暴漲也不行。


趙冰峰財經


作為一個財經工作者,我覺得這種現象太好理解了,根本不用明說大家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

在我看來,國家統計局公佈的70城房價出爐結果,59城環比上漲,8城環比下跌,這不明擺著樓市普遍回暖形勢的出現,接著可能就會有一些城市房價的大幅反彈。

同時,也表明不同城市調控政策的各有側重,也各有決策,有繼續保持原有調控態勢的,也有開始調控鬆動的,總之全國樓市調控還是有所放鬆,它也表明原來嚴厲的樓市調控實質上在發生轉向:先是山東菏澤市取消限售,湖南衡陽取消限價,深圳首套房取消上浮利率等等,表明全國即將進入樓市鬆動跡象的開始。

同時,從全國70個城市房價看有59個城市房價上漲,只有8個城市下跌,告訴購房剛需族們,想購房就不要再等了,如果再等下去,房價進入新一輪上漲通道,有可能加大購房壓力。


開偉觀察


2019年1月16日上午,國家統計局公佈了2018年12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高級統計師劉建偉對數據進行了解讀: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漲幅擴大,二手住宅價格繼續下降;二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價格環比漲幅均回落。

關注樓市的小夥伴會發現一個比較奇怪的問題,北上廣深4個一線城市新房價格環比漲幅分別為1.0%、0.6%、3.0%、0.4%,廣州環比漲幅3.0%更是領漲全國70個城市。

然而,統計局的新房價格數據來源是當地房管局的網籤數據,而很多城市為了各種利益關係限制高價房網籤,所以造成了雙合同。比如廣州,據瞭解12月房價已經出現下調,但是因為10月出臺的取消雙合同政策,導致網籤價格上漲,但實際成交價格下跌。

二手房價格調查則採用了重點調查和典型調查相結合的方式,根據統計局的數據,2018年12月70個大中城市中有22個城市二手房房價環比下跌,北上廣深4個一線城市二手房價環比全部下跌。熱點城市的拐點已經出現,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稱:除非最近信貸政策明顯調整,否則2019年房價預期將會繼續下調。

在“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基本原則下,因城施策、分類指導,進入2019年,不少城市都樓市進行微調,就是防止房價大起大落,多名專家預測:本輪調控全面見底!

但是基本原則不會改變,房子要逐漸迴歸居住屬性,經濟日報發文:“實體經濟的發展將不斷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只要未來收入的漲幅長期超過房價漲幅,不斷降低房價收入比,通過擠泡沫而不是刺破泡沫方式,就能實現我國房地產市場軟著陸。”

或許,我們可以理解為:堅決遏制房價上漲速度超過收入上漲速度!


瘋狂太原人


樓市的確有回暖的跡象,59城市環比上漲,這是每年每個月每個季度都會統計的一個數據,這70個城市,基本上都是一二線城市,而且這70個城市,都是經濟比較強盛的城市,至少包含全部省會,這意味著什麼,這些城市是經濟的風向標,同時也是房價的風向標,樓市回暖還有很多其它跡象。



第一個跡象,三月份的時候,有3000億的資金,到了房地產商那裡,不論是股份增發,還是債權融資,總之錢是到了他們手裡,未來新一輪的樓王,有可能再次出現,這表示樓市回暖,可能又要從一二線城市開始,好在這些地方並沒有放鬆限購。

第二個跡象,交易率升高,上海這邊,三月份的成交平米數在100萬以上,應該沒有懸念,為什麼會有如此高的交易量,有人說是因為拆遷,拆遷能拆出100萬平米以上的交易量,也真是佩服他們,不完全是這樣,更多的可能性,是房價回暖的跡象。

第三個跡象,多個二三線城市,出現了限購政策鬆綁的現象,利率下浮的現象,這都給樓市回暖,增加了更多的信心,交易量的增加,那是必然,但是房價會不會增長,個人估計,不會太大,穩定的樓市才是最重要的,所以現在想買房,可以選擇一些優質的房源,住的舒服,就可以慢慢出手。

好了,就說這麼多吧!關於投資購房,還有什麼其他的疑問,可以隨時關注公眾號,樂福居,這裡會有一系列關於購房的一些小常識,等你來哦。


樂福居


出現了幾個看點,確實可以揣摩下。

去年12月70個大中城市中,有59個城市新房價格環比上漲,領漲的是一線城市廣州,比去年11月的新房價格漲了3%。這裡面原因有二,一是廣州樓市的政策面被認為有所放鬆;二是作為一線城市的廣州,房價一直居一線4城之末,且比二線城市廈門的房價水平還低。

統計局的解讀顯示,從總體看,一線城市的新房價格環比漲幅擴大。有意思的是,在二手房房價方面,一線的4個城市均出現了環比下跌。二手房房價的趨勢更能表現出真實房價,這是個共識。最近李嘉誠對香港樓市的看法很是受到關注,他認為買家要量力而為,而且提醒“千萬不要買來炒”。李嘉誠都說在熱點城市不要炒房了,應當是沒錯的。

需要提到的是,去年12月,在二手房房價中環比領跌的是廈門,這是一個房價水平達到準一線水平的二線城市,算上去年12月,這個城市已經連續6個月二手房環比領跌全國。儘管有人才政策及落戶政策的出臺,但仍然止不住廈門一二手房房價連續齊跌的現象。

去年12月,有59個城市新房價格環比上漲,這比去年11月收窄,去年11月是63個城市環比上漲,在一定程度說明,限價政策的參考房價應是有所鬆動,但總體上各城對房價上漲保持警覺。此外,二手房價下跌城市增至22個,比去年11月增加了5個下跌的城市,這又說明二手房房價的下跌面還在擴大。

2019年房價走勢一直備受關注,其中對政策面會否放鬆議論得頗多。一般認為,2019年樓市趨於穩定仍是大勢,所有對大漲大跌的預期,都是不可能實現的。


波士財經


要說買房,最怕什麼?今天一個價格,明天又一個價格。弄得自己心裡七上八下,總怕被騙,最後,一直等,一直等,等來等去,價格真上去了。

要說70城房價,59城是上漲,只有8城是下跌。這只是一個現象,持續上漲的趨勢在新房市場還是比較常見的。而二手房市場下跌城市高達22個,各種房產平臺數據顯示,二手房在逐漸走低的情況下,二手房源也在逐漸減少。而對於新房來說其中,廣州領漲,漲幅為3%。其次是石家莊、錦州,漲幅分別是2.5%和2.3%。而四大城市北上廣深環比漲幅分別為1.0%、0.6%、3.0%、0.4%。

無論如何,房價上漲是市場走勢,對於剛需來說,可以轉向二手房市場。在國家管控的平臺下,二手房市場很難在有起色。而逐漸二手房價格下滑城市越來越多,一套二手房,或許成為更多人的選擇。


豆哥談房


從數據我們可以得到以下信息

房價整體回落,趨於平穩狀態,而相對於11月,下跌的城市增加了4個城市。

房價經歷2016年-18年的猛漲過後,就連一個四線城市房價都有了過萬的趨勢。這種增速是需要經濟發展去消化的,一旦消化不了就會出現反彈,也就是價格回落。

四大一線城市漲幅明顯放緩,北上廣深分別漲幅為1% 0.6% 3% 0.4%,這個漲幅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隨著上漲放緩很容易就多米諾骨牌效應,因為一線城市有著龐大的經濟體系支撐著,到了二線城市可能就會出現下跌,再到三線四線,很多漲幅過高,又沒有經濟收入作為支撐的城市就很可能出現大幅度的下跌。對於剛需而言,現在適合入手嗎?

其實很多一線城市利率已經形成了下調的趨勢,一旦這種趨勢蔓延全國,也就意味著30%利率買的房子已經出現了貶值,屬於高位接盤。所以這個時候並不適合入手的。

什麼時候才是最佳入手時機呢?

利率逐漸回調,政策逐漸放寬,找尋自己能夠接收的價位入局。因為對於剛需而言,你遲早都的得買,需要考慮的就是現在買市場是否穩定,考慮這個月買下個月會不會就出新政策。不用過多考慮房價的增長以及增值。因為市場畢竟不是你能把控的。


大勛


國家統計局16日發佈最新70個城市房價數據,二手房價格下跌城市數量進一步增加,但新房價格上漲城市仍然較多,兩者形成鮮明對比。

二手房價下跌城市增至22個

國家統計局發佈的2018年12月70城房價數據顯示,二手房方面,有22個城市環比下跌。在此前的10月和11月,都有超過10個熱點城市二手房價格下跌,這是最近4年來首次出現。

如此看來,二手房價下跌城市數量進一步擴大,連續三個月有超過10個熱點城市出現下跌。

與新房相比,目前二手房市場的價格更能代表市場真實價格,特別是一二線熱點城市,二手房成交量佔比已經過半,北京、上海二手房市場成交佔比已經超過80%。

房價是大家最為關心的問題,那麼2019年的房市會如何走呢?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看下面這兩條消息:

上市公司上海三毛昨日晚間公告,由於房地產交易市場不活躍,公司位於深圳兩處住宅房產降價近200萬後仍無人競買,公司擬終止前述兩項房產的掛牌事宜,該房產已經撤牌。

無獨有偶,1月初,新華傳媒公告,旗下位於上海市商城路660號樂凱大廈的房產,將再次掛牌出售,掛牌價格調整為1.68億元,為首次掛牌價格1.87億元的90%。降價幅度約為1900萬元。

是不是有點過冬的感覺?不錯,2019年乃至未來幾年房價大漲的可能性正在慢慢消失,因為,房價上漲的邏輯已經慢慢在變化。

首先房價上漲最重要的兩個因素就是:城市人口持續流入和宏觀貨幣投放持續增加。

我們先說說,人口問題。前幾天任澤平的一篇研究報告《拯救中國人口危機刻不容緩——中國生育報告2019》刷屏了,裡面的主要內容就是我國的人口生育率在持續下降,並且開始出現負增長。

這就意味著,隨著時間的發展,需要買房子的人會越來越少。根據供給需求理論,在供給不變的情況下,需求越少,那麼商品的價格就會越低。房子也是商品,同樣適合。

我們在來看看宏觀貨幣政策。房價的高低跟每年的M2增速關係非常緊密。房價跟M2增速是正相關,並且相關度還非常高。

M2≈GDP+通貨膨脹率+資產價格增幅

換句話說就是:

資產價格增幅≈M2-GDP-通貨膨脹率

而各類資產中房地產所佔的比例幾乎達到一半,比如2015年,房地產在所有資產中佔比高達46%。

因此,當M2增幅降低時,房地產的價格勢必跟著降低,同時疊加人口出生了持續降低,那麼在未來我們對房價持謹慎態度!


投行大師兄


(A)一線城市限購最嚴無炒房客狀態下,剛需購買力使新建住宅房價微漲。別看一線城市高房價,是有資質、有需求和有能力購買者的首選。

廣州一手房環比上漲3%領跑北上深,但是一線城市二手房連續三月微跌。都是二手房成交為主,其中京滬二手房佔成交量的8成以上。

2018年1~12月,一線城市新房平均同比上漲0.5%,二手房平均同比上漲0.7%,標誌著一線城市樓市將率先蘇復。

(B)31個二線城市一手房比環均上漲0.7%,同比均上漲11.3%

2018年1~12月,二線城市新房平均同比上漲7.6%,二手房平均同比上漲5.8%

二線城市大多從2016年10月開始限購,限購之後郊區土地拍賣成交量較多;從而平抑地價傳導房價,市區房價堅如磐石仍有上漲態勢。以武漢為例:11號地鐵線先在郊區規劃和開建提升土地附加值,這樣土地拍賣更容易交成,同時能拉低全市的地價。

(C)35個三線城市環比上漲0.7%,同比上漲10.8%

2018年1~12月,三線城市新房平均同比上漲7.8%,二手房平均同比上漲5.9%

三四城市限購最松,想買房一般都能買到。問題是房產不具備吸引投資客的眼球,成交都是當地剛需和下屬鄉鎮的農村居民。前期房價漲過頭已無上漲潛力,未兩年為橫盤橫價。

從全國樓市來看一二線城市房價有上漲的潛力,堅持限購是必須的。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已說明民眾購房熱情不減,房產對民眾吸引力繼續存在。

看目前現象:張三剛需在觀望、李四剛需在等房價下跌、王五剛需卻買,各剛需買房前都嫌房價高、買房之後心裡反而希望漲,降價反而去開發商哪裡鬧事。此類心態的民眾支撐著我國樓市穩如泰山不動搖!

統計數據意味著一二線城市繼續限購不放鬆,一旦放鬆各類不同目的購買力將共同合力推動房價再次上漲。

更意味著未買房人盼望房價下跌好買一套計劃落空!我國樓市將朝著穩健的方向發展,繼續為地方經濟作出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