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歲東北農民鑽研8年,造出諸葛亮“木牛流馬”,獲2項國家專利


喜歡看《三國演義》的朋友都知道,諸葛亮為了輔佐劉備,造出了“木牛流馬”,專門用來在崎嶇的山路上運送軍需物資。但令人遺憾的,由於缺少史料的記載,後人無法瞭解其製作原理和工藝,這種“木牛流馬”早已失傳。不過,東北吉林一名6旬農民,成功復原了山寨版“木牛流馬”,一起來看看吧。

俗話說,高手在民間!吉林省吉林市永吉縣西陽鎮農民,69歲的李景陽,在八年多來,他先後研發製作了三個能拉車的“木牛流馬”,並獲得了兩項國家專利。圖為李景陽在家人的幫助下調試自己發明製造後經改良的“木牛”冰上拉爬犁的功能。

李景陽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只上過6年學,但他從小對機械物理著迷,長大後他成了一名木匠,專門為四里八鄉的鄉親們蓋房子、做傢俱。到了晚年,李景陽卻閒不住,喜歡折騰一點發明創造。圖為2018年8月28日,李景陽騎著自己發明製作的電動小馬車拉著老伴劉玉琴上街,引來大人孩子爭相乘坐。


“流馬”“木牛”分別於2014年底和2015年底打造成功,“流馬”高1.4米、身長2米,能拉車;“木牛”高1.2米、身長2.16米特別能“幹活”,不僅能拉裝載300多斤重物的大軲轆車,牛肚子裡還能裝進200多斤的糧食,後背上還能騎上一人,不拉重物可載重5人。圖為李景陽在整理自己發明製造的第一代“流馬”。

“流馬”“木牛”通身黃褐色,頭部為全木質雕刻,外觀惟妙惟肖。關鍵零部件為鐵質,使用蓄電池供電,一次充電能使用兩個多小時,前進、轉彎,行走自如,堪稱現代版的“木牛流馬”。圖為李景陽和老伴各騎一頭自己發明製造的第三代和第二代“木牛”在院子裡遛彎。

東北地區氣候寒冷,一年有四五個月被冰雪覆蓋。愛折騰的李景陽,給兩頭木牛掛上了鐵掌,解決了原來上冰面打滑的難題。

李景陽希望能夠跟景區合作,批量生產“木牛流馬”,讓更多的人可以在旱冰場感受騎行的樂趣。各位朋友,有夢想誰都了不起!你覺得李景陽的心願能否實現?在你的身邊,這樣的“牛人”多不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