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了不起,10個他們自己的發明,造出直升機、潛水艇、木牛流馬


農村人也愛發明,他們不只會種地。甘肅平崆峒區村民陳連學只有初中文化程度,他沒有見過飛機也沒有坐過飛機,但是他是有名的飛機制造者,在自家樓頂搗鼓自己的“直升機”。“直升機”銀白色,機翼飛機長約4.20米、寬約10.5米、高約1.60米。

陳連學說他製造的這架飛機連續試飛兩次還沒有成功,但他不氣餒,打算再次試飛,圓了自己的飛天夢。

安徽含山,農民張勝武駕駛自建的潛水艇。潛水艇空間很小,能容納1人,裡面設有壓力錶、潛望鏡、氧氣瓶、電動馬達,由兩葉螺旋槳驅動。由5個廢舊油桶改裝,長6.5米,艇重1600斤,耗時兩年製成,花費資金3萬多元。

湖北省鄖西縣馬安鎮的蘇道成,今年67歲,他痴迷發明和機械製作。曾因製造飛機被稱為“農民科學家”,40多年完成發明1000多種,稱為“機械怪俠”、“發明大王”。圖為蘇道成製作的玩具。

吉林省永吉縣西陽鎮大崗子村李景陽,發明了“木牛流馬”,這款木牛重300多斤,可以前進、左轉、右轉,尾巴可以左右搖擺,體內可以放200多斤糧食,後背還可以坐人騎行,採用蓄電池供電。

李景陽是村裡的一名木匠,他根據《三國演義》裡描述製造,木牛流馬是他一生的夢想,為了圓這個夢他省吃儉用,幾乎傾盡了所有。他的產權,他給出的價格在100萬元左右。李景陽說,想繼續研究三農方面能用得上的東西。

北京通州漷縣鎮馬務村45歲的農民發明家吳玉祿,自己發明了會拉黃包車的機器人。機器人重150公斤,加上黃包車重約300多公斤,由鐵板、齒輪、電線、電機等組成,成本約8000元。每充一次電,走6小時,每分鐘能走30-40步路,每步0.6米。它身高約1.8米,手繪的黑眉毛,乒乓球做的眼睛。在黃包車上裝置著方向盤,控制著黃包車的前進、後退和停止。機器人的眼睛和嘴巴主要是由電動機控制。


山東省日照市山海天旅遊度假區肖家村,村民郭長海向村民和過路行人展示他的新作“導彈護衛艦”。只有初小文化水平的他,當過27年船長,2005年賣了漁船,利用年輕時學的木工手藝,做起了艦艇模型。他利用廢舊木板、飲料罐、廢鐵絲、廢鐵管等材料,近10年的時間打造了6艘艦艇模型,每艘艦艇模型1000多個零部件,均配有電子裝置,可實現水陸兩棲。

江西鄱陽縣饒埠鎮畲塘村農民朱清華髮明瞭“排石床”,他利用自己自學的農機知識,從一開始打穿房間的一堵牆,利用連接到屋外的手扶拖拉機的傳動輪上,產生振動,給倒立床提供動力。到改進後安裝電動馬達作為動力,可360度旋轉的倒立“排石床”,併成功的排出了妻子右腎內的結石,使妻子的身體得到康復。

浙江溫嶺市塢根新方村的民房頂上,村民劉新湧向大家展示自己創意發明的光能節電器。

農民的自主發明東西很有很多,這是自動行走式投餌機。

農民張行來在草莓園裡試用自己發明的田間採摘管理車。他們都有自己的夢想,他們用自己的發明不斷創新,他們很辛苦,更不容易,讓我們給他們點贊,為他們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