翹望:古城的春天

翹 望 :古 城 的 春 天

翹望:古城的春天

記者 馮楨

中國有100多座古城,但是,保留較為完整的可謂是鳳毛麟角,屈指可數。六朝古都北京的城牆、城門樓子等大都拆毀,眾多的四合院拆毀,至今人們仍可聽到梁思成、林徽因夫婦為之抱頭痛哭的聲音;十三朝古都西安古城內很少能看到歷朝歷代留下的建築遺存,徒剩下修復的城牆在風中訴說曾經的過往;同樣是六朝古都的南京,古城內也沒有多少歷史建築了,不土不洋、不南不北、缺少個性特色的南京,被人稱為“蒙面城市”;入列八大古都的其他城市洛陽、開封、杭州、安陽、鄭州等情況也相差無幾,都有相同的遭逢。可以說,中國100多座古城,基本上是古風不再,古韻不存,古城不古。

當歷史老人重新審視和打量中國大大小小的古城時,不無遺憾地發現,歷史風貌保留較為完整的只剩下麗江、平遙等幾座小城。這些小城一下子因此變得為貴起來,成為中國660多座城市中分外耀眼的明珠。

那時,大同人甚至很不服氣地說,要是當年我們的古城不拆,哪能輪得上小小的平遙出盡風頭佔盡風光呢?可你畢竟是拆了,拆得千瘡百孔,一度還有被摘掉歷史文化名城帽子的危險,再說這樣的話就有點兒不夠厚道了。

天佑大同,佛佑大同,大同真是有幸,歷史上雖曾遭遇多爾袞屠城斬城之痛,後來經過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才逐漸恢復了元氣;雖也遭際解放後盲目短視的大拆大建,讓古城飽受毀損,但是,大同古城的骨架猶在,歷史風貌猶存,所以她榮幸地成為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特別是2008年以來實施的古城保護與修復工程,利用傳統設計、傳統材料、傳統工藝、傳統結構修復了7.24公里的城牆,修復了華嚴寺、善化寺、法華寺、文廟、帝君廟、關帝廟、純陽宮等十大古建,修復了部分四合院,使得大同古城一下子變得渾穆厚重、雍容典雅,閃耀著大古都的灼灼光華,被譽為古城保護的典範。

古城復興的腳步一度有些遲緩,而今,復興的號角再度吹響,大同名城又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據悉,今年3月1日,春暖花開時節,古城復興的13個推進項目將集中開工,一場古城復興的宏偉戰役即將打響。這消息,真是讓大同人興奮啊!古城是大同歷史文化的重要承載,是大同發展旅遊業這一新的支柱產業的龍頭與主體,龍頭不昂,產業何以騰飛?這大概也是這些年來制約大同旅遊經濟發展的最大瓶頸。現在好了,龍頭要高昂,那麼,旅遊業的騰飛也就指日可待了。

興奮之餘,不少大同人又有所擔憂,這十幾個推進項目能不能和古城文脈相吻合?會不會由於過度商業化對古城造成新的傷害,甚至使古城變得不倫不類?因為,古城的魂就在於“古”,損害古容古貌、古風古韻,無異於使古城失血失魂。麗江、大理等古城因為過度商業化廣受病詬,被著名學者馮驥才稱為只有軀殼沒有靈魂,這種深刻的教訓應當汲取。

這種擔心似乎多餘,剛剛召開的大同市古城復興現場推進會上,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張吉福明確指出,古城修復的核心在於保護和利用,而非大拆大建。在古城復興中,要把握《大同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這一“總綱”,突出保護傳承,留住城市記憶,讓老百姓共享古城建設的成果,建設中要秉持保護街區傳統格局與空間肌理的原則,守住大同歷史文脈,激發古城無限活力。要突出規劃設計,匠心打造特色,把握好古建與使用的關係、單體與整體的關係、古城與業態的關係等,做好核心景區、商業街區和特色名店的規劃設計,為古城的一磚一瓦注入文化的靈魂。要探索多種業態模式,凸顯建築形態、豐富旅遊業態、彰顯文化元素,避免同質化、低俗化、過於商業化,充分體現“食、住、行、遊、購、娛”功能,讓古城建設不留遺憾,經得住時間和發展檢驗,真正成為一項民生工程、時代工程。

因此,大同古城的未來大有盼頭。我們翹首期待那個春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