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扶貧拓寬致富路

韓城日報記者 馮麗穎

打贏脫貧攻堅戰,產業發展是關鍵。2018年,韓城市按照中、省、市脫貧攻堅安排部署,圍繞鎮、村、戶精準施策,把“一鎮一園區、一村一產業”作為產業扶貧的主要載體,著力培育了一批特色富民產業,最大限度帶動貧困戶穩定脫貧、長效增收。

特色產業培育讓致富有門路

2018年,板橋鎮鋼鐵村的金絲皇菊在楊凌農高會上大受歡迎,三個小時就售出幾十盒產品。在市扶貧辦與板橋鎮鋼鐵村兩委的研究和探索下,去年,鋼鐵村採取“支部+合作社+貧困戶”的扶貧模式,大力發展集體經濟,金絲皇菊一項可使每戶貧困戶分紅收益1000元左右。板橋鎮鋼鐵村黨支部書記鄭東恩說:“下一步,板橋鎮鋼鐵村將圍繞金絲皇菊開發各類產品,帶動貧困戶及村民致富奔小康。”

產業多重覆蓋讓脫貧有保障

薛會芳是寺莊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近兩年,鎮級產業多重覆蓋讓薛會芳家的生活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她家每年不僅拿到光伏發電的1500元分紅,大球蓋菇種植也得到1000元分紅。這正是得益於西莊鎮鎮級產業多重覆蓋的產業扶貧方式。目前,西莊鎮已建成裝機量1700千瓦的分佈式光伏扶貧產業和500畝大球蓋菇扶貧產業基地,正在籌建的農業觀光項目“禹桑傳奇”工程預計2019年見效益,到時可實現全鎮316戶貧困戶分紅全覆蓋。

農業科技幫扶讓群眾有信心

“講得太切合實際了,希望以後多舉辦這樣的培訓。”果業中心在芝陽鎮培訓蘋果、花椒管護技術時,貧困戶鞏新學說道。近幾年,花椒市場行情穩中有升,鞏新學也種了幾畝花椒,但種植技術卻不成熟。果業中心的這場培訓從椒果樹病蟲害防治、果樹整形修剪等方面詳細的講解,使他收穫頗多。果業中心侯學軍主任說:“實用技術培訓重點圍繞市重點扶貧產業開展,針對不同村莊不同產業進行差異化培訓,把生產技能培訓作為重中之重,通過對貧困戶、果農椒農觀念的轉變、技能的提升,促進他們提高自身的‘造血’能力。”

產業扶貧是整個脫貧攻堅期內的重要抓手。當前,我市正依託現有資源,在特色產業培育上做足文章,進一步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幫助全市貧困人口實現長期穩定脫貧。

“2018年,我們擇優選擇實施產業扶貧項目36個,總投資1.94億元,投入扶貧資金5305.25萬元,覆蓋貧困戶5220戶次。”產業扶貧辦負責人告訴記者,與此同時,他們動員全系統力量深入全市8個鎮辦,逐村、逐戶進行建檔立卡貧困戶產業覆蓋情況核查,並依此建立完善了全市2494戶貧困戶產業覆蓋情況統計表,對產業覆蓋薄弱或未覆蓋的貧困戶落實相關鎮辦及時補短板,添措施,紮實推進產業扶貧全覆蓋。


產業扶貧拓寬致富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