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發大會要來了!代表委員說了這些金點子!

旅发大会要来了!代表委员说了这些金点子!

2019年全省旅遊產業發展大會即將在宜春召開

這既是省委、省政府交給我市的一項重要任務

也是提升宜春城鄉面貌

豐富人民文化旅遊生活的一件大事、喜事和盛事

市兩會期間

“將旅發大會辦出宜春特色、辦成全省標杆”

成為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們熱議的話題

大家紛紛建言獻策

下面就一起來看看他們都說了啥

旅发大会要来了!代表委员说了这些金点子!

羅光榮

市人大代表、銅鼓縣委書記

作為我市承辦全省旅發大會的主會場,銅鼓將運用高科技手段,融入文化內涵,創新互動體驗,彌補硬件不足。秋收起義紅色沉浸式體驗中心將運用VR和3D全息投影技術,讓遊客身臨其境體驗戰爭年代紅色故事、感受紅色文化;樹立“今天的精品,明天的文物”理念,以國家4A級旅遊度假區標準來建設項目、打造項目,湯裡文旅康養度假區,就是按照國家4A級旅遊度假區標準打造的;高標準打造“百里生態風光帶”,整體推進全域秀美城鄉建設,著力打造中國最美山村;實行“一對一”對口接待方式,對各類工作人員進行精心選拔、精細培訓,會務、接待、安保等服務保障全部對標一流;充分挖掘銅鼓特有的文化內涵,將紅色文化、客家文化、生態文化全面融入參觀項目,推動文旅深度融合。

朱利平

市政協委員、市文廣新旅局副局長

我市擁有厚重的歷史文化、紅色文化、月亮文化等,但系統的產業鏈條尚未形成。下一步,市文廣新旅局將加大文化遺產保護力度,積極推進文化遺產合理適度開發,推進非遺進景區。將以承辦此屆大會為契機,創建一大批國家4A級旅遊景區,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旅遊產業精品,引導各地因地制宜建設各具特色的公共文化設施,讓更多文化資源、文化要素轉化為旅遊產品,不斷拓展旅遊產業空間,進一步推動旅遊產業特色化、優質化、效益化發展。

楊鵬

市人大代表、萬載縣鵝峰鄉黨委書記

自確定萬載縣為重要參觀點以來,鵝峰鄉著重在環境整改、品位提升、科學統籌上下功夫,全面整治公路沿線和各村組“髒、亂、差”現象,目前已完成萬載縣下達的全部整治任務。在重點路段主抓了幾個精品綠化點建設,以現有綠化為基礎,新栽種了一批花卉苗木,加強了對東田村零源組及昌慄高速公路連接線兩個精品點的打造,加大了對萬芳公路沿線、宜銅高速公路兩側村莊新農村建設資金支持力度。

喻輝

市政協委員、宜春市玲輝農牧有限公司總經理

全省旅發大會在宜召開,我市應藉此機會形成農業旅遊的全域旅遊發展理念,以全域發展理念完善規劃,體現地方旅遊資源特色,注重環境生態治理,實現農業旅遊與精準扶貧、秀美鄉村建設相結合。要完善規劃編制,按照統一規劃、合理佈局、統籌兼顧、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加強和完善全市秀美鄉村建設、全域旅遊總體規劃,加快重點旅遊點建設。要做到先規劃後開發、先儲備後開發,統籌協調建設、國土、農業、交通、文化等部門進行產業規劃,保持規劃思路的連續性、系統性和權威性。強化規劃的實施力度,切實保障旅遊產業高水平建設和可持續發展。

再來看看還有哪些代表委員給宜春的發展建言獻策

旅发大会要来了!代表委员说了这些金点子!

切實解決企業用工難題

滕冬林 代表

據瞭解,目前全市許多重大項目和規模企業都存在用工短缺現象。有的靠大幅增加員工工資、延長工作時間來保障基本生產;有的甚至招入60歲以上人員;有些相互間還出現“挖人”現象。以奉新縣工業園區為例:園區現有企業237家,其中,工業企業117家,資產在2000萬元以上的企業98家。至2018年底,園區共有企業幹職工2.1萬人,缺工達2500多人(其中普工達2000人以上)。隨著園區的做大做強,入園企業將越來越多,用工矛盾將成為阻礙園區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為此,建議市政府制定相應政策,一是支持、鼓勵企業加速科技創新,在推進企業內部技改的同時,加大新技術、新設備、新理念引進力度,用科技緩解用工壓力,達到減員增效目的;二是提升招商引資門檻,注重項目科技含量,少引進或不引進勞動密集型企業,讓企業和整個園區朝精幹、高效方向發展;三是在積極引導本地和周邊縣市勞力到園區就業的同時,到一些經濟相對落後且勞力資源豐富的地區招工,確保園區企業用工充足。

讓綠於路 還路於民

何非兒 鄔李雲 委員

目前,宜春中心城區城市治理還存在短板,尤其是老城區交通環島、道路中間的綠化帶已經成為道路交通的“硬傷”、市民出行的“堵點”。讓綠於路、還路於民的呼聲很高。

據瞭解,中心城區交通環島和道路中間的綠化帶多建於上世紀末和本世紀初。這些建於十幾二十年前的道路基礎設施,初始確實發揮了很好作用。但如今城市變化巨大,人口、車輛劇增。有數據為證:2008年宜春機動車數量為63.9623萬輛,截至2018年9月底則為90.9395萬輛,10年內增加了近30萬輛。同時,中心城區人口在10年間也淨增30萬人!與時俱進治理城市是我們宜春城市治理的特色,也是宜居生態城市的創新。建議從“讓市民出行更安全舒適”的角度和把“城市治理得更好”的高度,統籌規劃好道路基礎設施建設。建議如下:

把老城區道路管網等作為解決市民出行的重點工程,納入城市建設總體設計,高起點規劃、高標準落實,避免重複建設。

對市民反映強烈的“堵點”,建議採取一事一議的原則,儘快疏“堵”,還路於民。

整修拓寬人行道、完善道路配套設施,如適量增加體現城市文化的廣告牌、道路指示牌、方便市民的垃圾桶等硬件設施,真正讓宜居城市更宜行。

加大城區機動車和非機動車分道行駛實行力度

羅進 委員

自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以來,宜春中心城區城市面貌煥然一新,市民文明素質得到較大提升。但是中心城區道路交通問題還存在短板,其中機動車和非機動車混行問題尤為突出,既影響了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也對市民交通安全造成了威脅。為此,提出如下建議:

改造綠化隔離帶。綠化隔離帶既佔用了寶貴的道路資源,又阻礙了交通視線。建議將中心城區的綠化隔離帶逐步改建成隔離墩或隔離護欄,規範道路兩旁停車泊位設置,改善非機動車通行條件。

合理設置隔離設施。在通行條件允許的中心城區道路均設置隔離護欄或隔離墩,嚴格實行機動車和非機動車分道行駛;隔離設施開口設置要合理,避免開口過多影響非機動車通行。對通行條件不佳無法設置物體隔離設施的道路,要完善隔離標線標識,引導非機動車在非機動車道內行駛。

加大管理力度。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各大路口由交警引導非機動車走非機動車道。通過交警、志願者加大管理和引導力度,讓市民養成各行其道的出行習慣。

推動公共文體設施場館向公眾免費開放

章學彭 委員

當前,我市還存在公共文體設施和場館向公眾開放不夠、場館設施利用率不高等問題。建議進一步加大文化體育設施場館向公眾免費或低收費開放力度,促進全民健身運動的蓬勃開展。

加大文體設施場館建設和開放力度。市、縣兩級要加強公共文體設施建設的統籌和規劃,積極為文體設施場館向社會開放創造條件,加大各類體育場館免費或低收費開放力度,加大博物館、紀念館、圖書館、文化館等免費開放力度。

加快設施場館開放管理人才隊伍建設。對場館開放管理人員進行相應的業務培訓,鼓勵具有特長的居民參與設施場館開放志願服務,加強對體育場館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為體育場館開放工作提供人才儲備。

積極推進風險防控和安保機制建設。協調當地公安、醫療等部門建立健全有關加強設施場館開放安全保衛方面的工作機制,加強設施場館開放治安管理和安全保障。

加大設施場館開放經費投入。加大對設施場館建設與開放的經費投入,多途徑籌措經費,不斷改善設施場館條件。

鼓勵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場館開放。支持社會力量通過投資、冠名、合夥制、捐贈等形式參與設施場館建設和開放工作,充分發揮其在資金、技術、項目、運營、評估等方面的優勢。

宜春的發展離不開各方的努力

期望宜春未來更美好!

旅发大会要来了!代表委员说了这些金点子!
旅发大会要来了!代表委员说了这些金点子!

好看的人才能點這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