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電混合動力和插電混合動力有什麼區別?應該怎麼選?

喵兒113365961


油電混動(HEV)和插電混動(PHEV)並不是技術維度的分類,它們的本質區別只是後者電池容量更大(支持較長距離的純電動行駛)以及多了一個外接充電口。

但是根據國內政策,插電混動屬於新能源,享受補貼和免購置稅+車船稅的福利,以及大部分限牌城市可以輕鬆上牌並且不限行,油電混動則沒有這些優待。

混動車其實是一種易做難精的動力系統,並不是叫混動就節能的。現行的新能源政策,客觀上滋生了很多短平快造出來的“應試”產品濫竽充數。僅僅是在原汽油發動機和變速箱的基礎上並聯一個電機再配上充電口和一套大電池組就成了名義上的混動車。這麼說吧,凡是沿用汽油版同款渦輪增壓發動機、保留傳統有級變速箱、只有一臺電機或雖有多臺電機但相互獨立的插電混動,都屬於低效混動(我個人更願意叫它“偽混動”)。這種車只是把油動系統和電動系統簡單地塞在一臺車上,並沒有把兩種能源優勢互補地“混”起來,充其量只能算油電兩用車或者雙能源車,而且既費油又費電。它嚴重依賴充電樁和大電池當遮羞布,如果沒有充電條件,等電池電量用到警戒值,發動機強制啟動之後,NVH差、動力下降、油耗升高的缺陷就會暴露無遺。所以這樣的動力系統也只能做成插電混動,利用奇葩的工信部油耗算法才跑出一個百公里油耗1-2升的成績。如果做成油電混動,你會發現它的省油表象蕩然無存。

再澄清兩個誤區:

  • 純電續航不是衡量混動先進性的指標,電池能量密度和油電經濟性才是。

  • 動力狂暴也不是衡量混動先進性的指標,選用大功率電機配合大容量電池就能做到。

那麼到底怎麼選呢?這還得看你買車的城市是否限牌限購。

非限牌城市妥妥買油電混動,不用糾結。要知道,插電混動的售價當中,電池的成本佔比很大。咱們先以“新能源領導者”比亞迪來說,秦Pro汽油版起步價7萬多,插電混動起步價14萬多,貴了一倍,大部分差價都用來買電池了,更強的動力只是大電機附帶的產物。

再說豐田,前不久卡羅拉的PHEV版本——雙擎E+剛剛上市,補貼後18.98萬-21.28萬。相比HEV雙擎僅僅是換裝了容量更大的鋰電池並增加了外接充電口,就比HEV版本貴了5萬塊。要知道卡羅拉HEV本身就是一款真正高效的混動車,在不能從外部充電的情況下就能把油耗控制在百公里5升以下,平均每公里油費3毛左右,而且平順性、靜謐性和動力響應(響應快和動力強是兩回事兒)始終都很優秀。而卡羅拉PHEV就算是你永遠都只用電不用油,每公里電費1毛,比HEV省2毛,跑25萬公里才能把買車的差價省回來。而且如果你只用電,說明你每天的通勤里程不會超過純電模式的續航,也就是50公里,那這25萬公里你要跑將近14年,恐怕那時候你早就換車了。


限牌城市情況就不一樣了,因為想免費拿牌的話只能買插電混動。但是PHEV劃不划算,不同的限牌城市還不太一樣。

  • 比如上海的拍牌限購,一個燃油車號牌十萬,送牌的雙擎E+比需要拍牌的HEV雙擎貴5萬,乍一看買雙擎E+相當於省了5萬。但別忘了上海的藍牌是跟人走,按目前政策是終身制,人在牌就在;而綠牌是跟車走,車轉手牌子就沒了。所以雙擎E+這個車相當於是花5萬買個跟車走的牌照,兩個壽命週期就抵回一塊終身汽油牌照了,這就讓它的政策優勢大打折扣。

  • 有些城市買藍牌車靠搖號拼運氣獲得指標,而綠牌車送指標,同時兩類指標都是終身的。這就相當於5萬買個100%中籤的卡羅拉雙擎,考慮到中籤率過低帶來的時間成本和機會成本,應該還不算虧。
  • 對於北京這類燃油車搖號,而PHEV車型同樣需要燃油車指標才能購買的城市,它也沒什麼競爭力。還是那句話,有燃油車指標直接買HEV雙擎了。
如果讓我一句話概括插電混動和油電混動的區別,那我想說:只造HEV的車企必定能造PHEV,但只造PHEV的車企不一定造的出HEV。

學究又不正經的雜貨鋪


油電混合動力汽車基本原理就是提高發動機利用率,同時儘可能的把汽車浪費掉的能量回收,低速行駛時可以用純電力驅動汽車,電池電量低的時候會啟動發動機來充電。低速行駛時發動機和電動機交替工作,減少發動機運轉時間。因為回收能量有限,所以沒有必要採用大容量電池。也不能以純電行駛更遠的路,一般不會超過2km。


傳統燃油汽車在等紅燈,低速起步,走走停停時發動機需要一直工作,其實這時候燃油效率非常低。大部分汽油被怠速消耗,這樣一來油耗就會升高許多。而油電混動在這種情況下只要電力充足,發動機是不會運轉的。或者發動機間歇工作(充電),這樣一來發動機運行時間減少油耗也會降低。所以油電混合汽車在市區內堵車時油耗也不會升高太多,始終在4-5升之間。

插電混合動力則是在油電混動基礎上加大了電池組容量,增加電動機功率,配上充電器,可以單獨為汽車充電。只要電池容量足夠大,純電力行駛里程也可以足夠長。很多廠家宣稱百公里油耗2升左右,其實純電力就能跑80公里,餘下二十公里油耗也就1-2升左右。所宣稱的兩升油耗是前一百公里油耗,過了一百公里沒有及時充電的情況下,只能用燃油方式來驅動汽車。油耗不會比同級車輛別省。



插電混動按照新能源汽車來對待,免稅,不限購這些都是油電混動汽車不能比擬的。


水墨丹青一世情


油電混合動力:

1、不能脫離傳統的燃油發動機工作;

2、電池的容量較小,僅在起/停、加/減速的時候供應/回收能量;

3、和汽油車一樣到加油站加油,不能外部充電,無需改變汽車的使用習慣;

4、起步更強勁,燃油費用相對更低。


插電混合動力:

1、可以是混動模式,也可以是獨立的電動模式;

2、電池的容量相對更大,接近純電動汽車,但很容易沒電;

3、比較適合有充電樁的用戶,短距離可以當做電動車使用;

4、比混動車更經濟,比純電動跑的更遠。


簡單來說,就是油電混合只能用油,插電混合是油、電兩種選擇。


關注易車頭條號,隨時掌握更多汽車資訊!


易車


油電混合汽車內有電池,容量很小,,不能在不充電,純電模式下行駛距離很短。在一定速度以內,電機工作,發動機不工作。當使用發動機時,充電開始。可以說是油與電混合,電來自於油。

插電混合動力區別於油電混合的特點就是可以外部充電。插電混合動力汽車電池容量大。可以使用純電模式以任何速度行駛。電池沒電時便會自動啟動混合動力。



插電混合動力是未來發展趨勢。特別是新型電池的發展,將是一個新方向。以後也是一塊大蛋糕。不過現在都在跟風。其實電池這一塊在技術上還沒有得到突破。這一點上,馬自達就做的很好。一直致力於燃油車。因為在這個行業裡,他深深知道電池的發展程度及有多大的坑!


煮酒笑醉生


說多說少,從本質來講,只有一句成語來形容:畫蛇添足。

車輛的自重是越輕越好(適度的),而增加一套驅動系統,就增加了車輛上無效重量,對車的增益上來講,不是多,反而是降低性能。

車的重量、容量都是有限的,需要斤斤計較的。而油電、插電形式有可發展的可行性嗎?


愛妳無理由


油電混合動力,有些車上面設計有發電機,插電的就沒有,只有油和電反正用完了就沒了,現在很多包頭車都是油電混合動力的,也就是先用柴油發電機組發電,然後電力直接驅動四個輪轂電機,這樣少了機械變速器,就能節省燃油減少排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