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谷一:我的成就離不開黃一鶴,沒有他就沒《難忘今宵》

新京報訊(記者 楊暢)央視首屆春晚總導演黃一鶴因病醫治無效餘4月8日凌晨辭世。新京報記者獨家聯繫到李谷一,在她心目中,“黃一鶴導演既敢想、敢說,又敢幹、實幹,他不僅是個改革派,也是位大智慧家。”

一臺晚會演唱9首歌曲

1983年,央視首屆春節聯歡晚會正式舉辦前夕,李谷一在節目組後臺首次見到了黃一鶴,“當時他風風火火跑來跑去的,時間特別緊張,我也沒來得及跟他講話。”李谷一記得,第一屆春晚其實並沒怎麼彩排,直播過程中節目也有些銜接不起來,但黃一鶴創新地啟用了和場外觀眾電話互動點歌的形式,讓李谷一在舞臺上一連演唱了包括《鄉戀》在內的9首歌曲。

李谷一:我的成就离不开黄一鹤,没有他就没《难忘今宵》

李谷一在1983年春晚上演唱歌曲。

如此一來,不僅讓李谷一在春晚舞臺上完成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表演,更為那首在當時還戴著“靡靡之音”帽子的《鄉戀》正名,一夜之間傳遍了祖國大地,“黃導是肯定這首歌曲的重要人物,他的思想特別活躍,而且敢於嘗試,他的所作所為都是為群眾需求服務。從《鄉戀》開始,我們的文藝發展也打開了一扇門。大家總是說李谷一很紅,但我能有今天的成就,是與他分不開的。”

《難忘今宵》的誕生與黃一鶴有直接關係

1984年除夕,央視春晚接近尾聲時,李谷一演唱了一首《難忘今宵》:“無論天涯與海角,神州萬里同懷抱,共祝願祖國好……”從此之後,這首歌不僅傳進千家萬戶,也成為了歷年以來春晚的固定節目。

在李谷一的記憶中,這首《難忘今宵》的誕生也與黃一鶴有著直接的關係,“1984年,黃導考慮要為晚會寫首體現家國情懷的結束曲,希望能讓所有炎黃子孫一起慶祝新年,他就請了著名詞作家喬羽和著名曲作家王酩聯手創作了這樣一首歌。”李谷一說,黃一鶴是一位非常尊重演員的導演,“當時他很謙虛地問我對這首歌的意見,我說那咱們先錄音吧!結果錄完音發給他之後過了一個星期,他就給我打電話說,這首歌通過了!於是就有了一直唱到今天的《難忘今宵》。三十多年過去了,黃導的遠見流傳了下來。”

李谷一回憶道,這些年她與黃一鶴的聯繫一直沒有中斷,“有一年,我從藝五十週年演唱會請他來看,他還很高興。但是我最後一次見到他,是在央視的一檔欄目上,當時他的身體已經不太好了。”如今聽聞黃一鶴逝世的消息,李谷一表示很難過,“我永遠銘記他的知遇之恩,希望老哥一路走好。”

新京報 記者 楊暢 編輯 佟娜 校對 危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