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南風土丨隔壁的蘭州拉麵

2019-04-08 16:00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通訊員 金招靈

苍南风土丨隔壁的兰州拉面

在這個樓房櫛比、人煙繁盛的蒼南縣城老城區,有一家蘭州拉麵館,說起來與我頗有緣份。

十三年前,我剛調到蒼南縣城交警中隊時,開始光顧這家麵館。麵館在中隊西側,其後門與中隊隔著圍牆。臨街的一樓營業,樓上居住兼倉庫。隨時有客來吃麵,就得現抻現煮。店主總是巍然立在案板前,麵糰在他手裡揉掐捏拉,再抻再合……簡直變戲法似的,看得人眼花繚亂。他的妻子幫廚加收銀,另有親戚跑堂、送外賣。

那時候,我們中隊民警和協警有幾十人,加班加點是家常便飯。隊裡食堂自負盈虧,怕估摸不準造成飯菜浪費,很少加班。誤餐了,大家往往到隔壁吃拉麵,既可養胃,又方便實惠。

我那時工作忙,離家又遠,常以隊為家。有時晚高峰執勤回來,食堂裡不是飯涼菜罄,就是殘羹剩菜,便到隔壁來碗拉麵。於是我成了麵館的常客,與店主熟悉起來。

來自蘭州的店主夫婦特別吃苦耐勞,每天都要忙到深夜,第二天一大早就又開始張羅生意。最忙的是早、中、晚時段,顧客絡繹不絕,空當時也有零星的生意,好比城市交通的高峰、平峰,潮起潮落、川流不息。

在我看來,經營麵館與交通管理相似,一樣的節奏,一樣的忙碌!中隊值班室離麵館後門最近,隔壁傳來的洗碗聲、切菜聲,聲聲入耳,早習以為常了,還有那隨風飄來的陣陣面香,引起飢腸一陣騷動。尤其在下著冷雨的夜晚,出警歸來腹中空空恍覺蛙聲一片時,繞到隔壁來碗熱氣騰騰的牛肉拉麵,“哧溜哧溜”連湯帶面一掃而光,那是怎樣的滿足和愜意!

那幾年夏季用電緊張,一個月停電三四次。隊裡柴油機發電時的“隆隆”聲,使人感到說話都困難,影響了辦公秩序。有天中午隊裡停電,我去吃拉麵。一進門覺得奇怪,僅一牆之隔,怎會西邊有電東邊無呢?店主告訴我,雖是兩隔壁,線路卻不同,是輪流停電的。他很誠懇地說:“金隊,要不,你隊和我店之間拉一條備用電線,也好互相關照?”我一口答應。

當天晚上,臨時線路接通了。隊裡轟鳴的發電聲消失了,電腦正常運行,電風扇送來習習涼風……考慮到中隊電器多、用電量較大,我打算為店主分攤些電費,他卻執意不肯:“都是鄰居嘛,這哪成?”為了在停電時少用店主的電,我們只保證值班室的用電。

有幾次他說啥不收我的面錢,我說那怎麼行,你們做的是生意,如不收錢,下次我就不來啦!他知道我的脾氣,也不勉強了。

上面館的以“回頭客”居多,一般來自附近開店的、打工的,還有用餐沒規律的上班族。有段時間,旁邊的塘河橋頭進行封閉修繕,對岸的人過來吃麵要繞一大圈,因此麵館的生意驟然清淡,營業額減半。店主一家很是犯愁。一天捱過一天,終於盼來橋通了,又是顧客盈門。如今,對面兩幢高樓拔地而起,住戶多了,麵館生意更加稠起來。

一晃幾年過去了,我的工作崗位幾經變動,但間或會去吃碗拉麵。一見我這個老鄰居,手頭雖忙乎著的店主,總會熱情地跟我打招呼。有空時我們還會天南海北地聊聊。

他曾經問起中隊協警的工資漲了沒。我說剛招聘時,每月除了保險淨領650元,協警很辛苦,起早摸黑堅持上路,曬得黑黑的,嗓子都喊啞了。聽說從今年開始,每月領到1200多元了。他說,可不得漲嗎?如今房價物價都漲啦,當時牛肉拉麵7塊錢一碗,現在一律11塊了。可生意難做啊——這房租原來2萬多元,現已漲到4萬元……唉,誰都有本難唸的經!

上次去吃麵時,店主有些靦腆地問我教育局有人熟不。他說兒子下學期就上初中了,本已考上蒼南縣裡一所很有名的私立中學,但需捐資4.5萬元,每學期還要交綜合費8500元,三年下來費用實在負擔不起,想想還是讀公辦學校。他還捧出一疊獎狀,我一看真不簡單,小子去年期末考成績排年級第二名,曾獲得口算、英語單詞、語數測試等十多個獎項。

我諮詢了教育界朋友,他兒子在蒼南縣城小升初肯定沒問題,但就讀哪所學校,得看報名分佈情況。我叫店主放心,我定會盡力打聽。

但願麵館生意日漸紅火,店主兒子學業愈加優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