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處世三妙:藏巧於拙、動靜相宜、用晦而明

為人處世三妙:藏巧於拙、動靜相宜、用晦而明

為人處世三妙:藏巧於拙、動靜相宜、用晦而明

藏巧於拙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辯若吶。有真智慧的人常常不屑於耍弄權術,賣弄聰明,人前顯擺,表現的本份自然,甚至看上去有些愚笨,其實是隱藏著大智慧。能工巧匠經過多年的歷練打磨,爐火純青,在基礎技能上顯得笨拙,背後實際上是出神入化的精華。善辯的人,學識飽滿,巧舌如簧,縱橫捭闔,卻言拙意隱,懂得止語沉默的修養和智慧。

唯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鐵棒磨針,愚公移山的故事傳頌千年,質樸的道理卻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藏巧於拙,能讓自己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不斷精益求精。

為人處世三妙:藏巧於拙、動靜相宜、用晦而明

動靜相宜

靜若處子,動若脫兔,以靜制動,動靜相宜。

做到動靜相宜,要懂得知止。《禮記·大學》:“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有慮,慮而後有安,安而後有得。”知止不殆,止者,所當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

人若不能知止,心必逐物而棄道,隨欲而失德。人懂得止,明理止欲,適可而止,即可返樸還淳,歸根曰靜,靜曰覆命。

靜能克服人身上的躁氣,讓人返璞歸真,清心寡慾,隨心隨性,朝徹見獨。

為人處世三妙:藏巧於拙、動靜相宜、用晦而明

用晦而明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人要懂得韜光養晦,龍蛇屈伸之道。寓清於濁,把清楚寄於渾濁,即使清楚明白也不過於表現,用謙虛收形斂跡。

地低為海,人低為王。做事謙虛低調,不飛揚跋扈,不好大喜功,不自以為是。

人要善於示弱,守弱,如水一樣,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接近於道的本性。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韓榮)

為人處世三妙:藏巧於拙、動靜相宜、用晦而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