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幗不讓鬚眉!資中縣宋家鎮擁躍村這位女“第一書記”了不得

春雨濛濛中,沿著一條蜿蜒曲折的鄉村公路前行,翻越山嶺,經過片片林地,最終到達羅鈞兩年多來工作的地方——資中縣宋家鎮擁躍村

修通致富路 一身幹勁群稱讚

擁躍村位於資中縣城西南方,屬於建檔立卡貧困村。全村有人口276戶、908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26戶、83人。目前,尚有17戶、57人未脫貧。

3月15日,羅鈞與駐村工作隊隊員易翔如往常一樣,準時來到村裡。天上的小雨,溼滑的小路,沒有阻擋他們開展工作的步伐,走訪貧困戶、走訪產業發展大戶、與村兩委討論近期工作計劃和推進情況。這一天,一如既往地忙碌。

巾幗不讓鬚眉!資中縣宋家鎮擁躍村這位女“第一書記”了不得

羅鈞(前)和易翔在走訪路上

現在,村裡的道路有了變化,一些基礎設施相繼配置到位,村民也跟她十分熟絡,這一切,皆是真情駐村的結果。

2016年6月17日,羅鈞正式進駐擁躍村的日子。從上一任“第一書記”朱冠宇手中接過扶貧接力棒,來自資中縣行政審批局(原資中縣政務服務中心)的她開啟了嶄新的駐村工作。

沒有農村生活經歷,也沒有農村工作經歷,初來乍到,羅鈞有些“懵圈”,不知道該從哪裡著手。

道路現狀,是羅鈞來村裡報到的第一天,擁躍村黨支部書記向玉良帶著她瞭解的第一項村情。當天查看的路況,讓羅鈞至今印象深刻。

這條路是“一碗水”到蓼葉溝水庫的一條主幹道,也是村裡5個組100餘戶村民出行的主要通道,長4.1公里。三十多年前,村民依靠人力挖出這條路,經過暴雨洪水的沖刷,早已坑坑窪窪,溝壑縱橫,車輛根本進不去,甚至有的地方有塌方跡象,十分危險。

此後,羅鈞開始進行走訪工作,瞭解群眾的生產生活現狀,收集群眾訴求。

收集到村民訴求後,羅鈞開始為實現村民願望而奔走,她四處跑項目要資金,也積極將村裡的情況向派出單位彙報。最終,200多萬元支持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的項目資金落戶擁躍村,加上村民自籌的9萬多元,2017年6月,公路正式動工建設。4個月後,5個組的村民有了便利的出行通道。

幫扶貧困戶 發動家人朋友參與

“羅書記特別好,幫了我們家很多,吃的、穿的、用的,好多都是羅書記送來的……”說起羅鈞,擁躍村3組貧困戶劉玉蘭有些激動,聲音哽咽,眼含淚水,她說,有了羅書記的幫助,她就有了支撐。

劉玉蘭今年70歲,老伴患有多種慢性病,需要長期服藥治療。兒子兒媳外出打工6年沒有和家裡聯繫,兩個孫子都是劉玉蘭和老伴照顧長大的,如今大孫子已經入伍,小孫子還在上初中。家裡的主要收入來自老兩口的低保及劉玉蘭種莊稼、養家禽家畜所得。

巾幗不讓鬚眉!資中縣宋家鎮擁躍村這位女“第一書記”了不得

羅鈞(中)在劉玉蘭家走訪

儘管已經脫貧,但羅鈞第一次走訪這個家庭時,依然看到了他們生活的不易。在後來的駐村工作討論會上,羅鈞主動提出與劉玉蘭一家結成幫扶“對子”,為這個家庭提供精準幫扶。

劉玉蘭的小孫子性格內向,也沒什麼玩伴,羅鈞的兒子與他年齡相仿,因此羅鈞想讓兒子在幫扶工作上發揮作用。

2017年初的一天,羅鈞帶著兒子及兒子的兩名同學和一名家長來到村裡,幾個小朋友一起上山割兔子草、玩遊戲、看課外書,玩得十分開心。臨走時,三個小朋友還拿出自己的零花錢共計300元,捐助給劉玉蘭。接過愛心款,劉玉蘭連聲道謝。

實際上,除了幫扶劉玉蘭一家,對村裡的其他貧困戶,羅鈞也在利用多種渠道和手段幫扶他們。

2017年底,羅鈞向自家的兄弟姐妹、親戚朋友發出倡議,希望大家一同為擁躍村的脫貧攻堅事業出力。後來,大家紛紛響應,積極捐款,不久便籌集到5000多元。羅鈞用這筆善款為村裡的每戶貧困戶買了一套四件套及棉絮。2018年春節前夕,羅鈞帶著兒子,將物資挨個送到了貧困戶家裡。

“在幫助貧困戶的過程中,我也希望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兒子,並不是每個人都擁有優越的生活,將來自己有能力時也要多幫助他人。”這是羅鈞最真實的想法。

找準突破口 村民養殖畜禽不愁銷路

扶貧工作不能僅靠“輸血”,更要“造血”。在“造血”方面,羅鈞做了很多思考。

擁躍村位於林區範圍,林地多耕地少,搞種植無法形成規模,果子甜度也達不到。在瞭解到村裡大部分村民有養殖雞、鴨、兔等畜禽的習慣後,羅鈞決定在養殖業上尋找突破口。

如何突破?正在琢磨之際,羅鈞突然想到自己有一位朋友是縣城某酒店的老闆,酒店平時接待宴席多,需要的雞鴨肉用量較大,而該朋友也是熱心公益之人,羅鈞便想到與這位朋友合作。

經過溝通,羅鈞與朋友達成協議,由村裡的農戶養殖雞鴨,酒店按照市場價進行回購,解決了養殖戶的銷路問題,為村民增收提供了渠道。

擁躍村5組村民李海兵就是與酒店建立聯繫的第一批養殖戶。2018年7月,酒店老闆為其提供了價值5000元的雞苗和雞舍,並借了5000元給他作為週轉金。去年9月,李海兵第一次向酒店銷售了30只雞。

巾幗不讓鬚眉!資中縣宋家鎮擁躍村這位女“第一書記”了不得

羅鈞(右)與向金玉交談

李海兵的妻子向金玉告訴記者,到現在,他們家已經累計向酒店銷售了400多隻雞,實現純收入1萬多元。

羅鈞走近向金玉家的雞舍,一邊詢問雞的生長情況,一邊告訴她要注重衛生防疫等事項,向金玉連連點頭。

羅鈞告訴記者,看著李海兵通過養雞有了收益,好幾戶村民都有意向加入養雞行列。

駐村工作隊隊員易翔2018年7月開始駐村工作,在與羅鈞共事的幾個月裡,他看到了羅鈞展現的幹勁和衝勁,也看到了擁躍村在羅鈞駐村期間發生的可喜變化。

再有3個月,羅鈞在擁躍村駐村就滿3年了。兩年多里,羅鈞與這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人一事建立了深厚的聯繫和感情。羅鈞說,在擁躍村駐村的日子,將是自己生命中一次難忘的經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