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官職並不高,為什麼名氣那麼大?

寫戲寫人生


包拯的官職其實並不小。包拯擔任過權知開封府事,三司使,樞密副使等高官,屬於國之重臣。

包拯名氣最大的官職當屬權知開封府事,電視劇中包拯斷案入神的包拯,其所擔任的職位就是權知開封府。


這裡有一個誤解,很多人以為包拯擔任的是開封府尹,其實不是。北宋年間,開封府的最高行政長官確實是開封府尹。開封府是北宋的都城,開封府就相當於如今的北京市市委書記兼北京市長,妥妥的正部級。

但是開封府尹比較特殊,在北宋年間一般只有皇族才能擔任,而且擔任過開封府尹的皇族有很大幾率成為未來的皇帝,比如說趙光義當還是晉王時就擔任過。所以說開封府尹其實是正國級。所以在一般的情況下,開封府尹是不設的,只有一個代理的開封府尹,也就是權知開封府事。


包拯並非皇族,自然不能擔任開封府尹,只能擔任權知開封府事,也就是代理的開封府尹。但是即便是代理,也是位高權重,放在今天也是正部級。

權知開封府開事之後,包拯後來又擔任過三司使得職位。

北宋年間,三司使掌管全國錢穀出納、均衡財政收支,為中央最高財政長官,有著“計相”之稱。如果放在今天,三司使的地位還在中央財政部長之上,應該相當於專門管經濟的國務院副總理級別,屬於副國際。



三司使之後,包拯又擔任過樞密副使,又是一個副國級。

北宋年間,樞密院是全國掌管軍事的最高機構,樞密院的最早長官為樞密使,副長官則是樞密使副。樞密院如果放在今天,應該相當於總參謀部和軍委的集合體,樞密使應該相當於總參謀長兼主持日常工作的軍委副主席,樞密副使則相當於副總參謀長兼普通的軍委副主席。

由此可見,包拯從擔任權知開封府事開始,就已經是正部級的高官了,而且是有實權的那種。而接下來的三司使和樞密副使,都是副國級,真可謂是位高權重。


小鎮月明


包公即包拯,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東)人,北宋名臣。

關於包拯官職高不高這個問題,我們來看一下他的履歷。

天聖五年(1027年),包拯登進士第,時年二十八歲,按照宋朝制度,考中進士就可以當官,但包拯是個孝子,他信守聖人“父母在,不遠遊”的說法,儘管這話後面還有半句“遊必有方”,包拯還是等到三十六歲時父母亡故後才正式出仕,任天長縣(今安徽天長縣)知縣。

三十八歲時,包拯因政績升任知州,清正廉潔,受到上司重視和世人稱讚。

慶曆元年(1040年),包拯調任端州(今廣東肇慶)知州。端州出產硯臺,經常要進貢,此前的知州都趁進貢之機大肆斂取數十倍於貢數的硯臺,用來贈給當朝權貴。包拯在任一年沒拿一方硯臺回家,僅僅生產夠貢品而已。

慶曆三年(1043年),包拯進京,任殿中丞。同年後經御史中丞王拱辰舉薦,任監察御史裡行,隨後改任監察御史。

慶曆五年(1045年)八月,包拯擔任契丹正旦使,出使遼朝。此後歷任三司戶部判官,次年出京任京東路(路是宋朝的行政區劃)轉運使。

慶曆七年(1047年)四月,改任尚書工部員外郎、直集賢院、陝西轉運使。

慶曆八年(1048年)五月,包拯調任河北路轉運使,六月入朝任三司戶部副使。

皇祐二年(1050年),包拯受任為天章閣待制、知諫院。

皇祐四年(1052年)十月,包拯任龍圖閣直學士、河北都轉運使 。數月後,轉任高陽關路安撫使。隨後當過瀛州、揚州、廬州等地知州,兼任刑部郎中。

至和二年(1055年)十二月,包拯因擔保推薦官員失誤獲罪,貶為官兵部員外郎、池州(今安徽池州)知州。

嘉祐元年(1056年)八月,包拯復職為刑部郎中、江寧知府。同年十二月,被召任權知開封府,遷升右司郎中。

嘉祐三年(1058年)六月,升為右諫議大夫、代理御史中丞。

嘉祐四年(1059年),包拯以樞密直學士之職暫任三司使。

嘉祐六年(1061年)三月,升任給事中,正式擔任三司使。 數日後,拜樞密副使。不久,調任禮部侍郎,但包拯推辭不受。

嘉祐七年(1062年)五月二十四日,包拯病逝,終年六十四歲。宋仁宗親臨弔唁,併為其輟朝一日,追贈禮部尚書,諡號孝肅。

以上出現的官職有低的嗎?有。如知縣這種小官,但那只是包拯剛出仕時候做的官,他這一生,代表過宋朝出使遼國,一國使臣,官職不高?包拯最高的官職是三司使和樞密副使。

三司使是北宋最高財政長官,管理鹽鐵﹑戶部﹑度支,總管國家財政,被稱為"計相",地位略低於參知政事(副宰相),放到今天,類似於財政部長。樞密副使,樞密院二把手,相當於現在的軍委副主席,也是略低於參知政事。

綜上所述,可以很清晰地看出,包拯的官職不是最高的,他沒當過宰相,但絕不算低,畢竟,戰功赫赫的狄青也才做到樞密副使而已,當然,這跟宋朝的重文輕武政策有關。

受影視劇等的影響,包拯最為人熟知的反而是開封府尹這個職位,然而他並沒有做過開封府尹,他當的是權知開封府,代理的,而且只當了一年零三個月,但這反而更能體現出包拯的官職不會太低。

開封府尹起源於五代,看似只是個首都市長,但其實它的意義比首都市長要重要的多。開封府尹位在尚書之下、侍郎之上,一般是從一品或二品官銜,不常設,五代、宋初任開封府尹者,多為事實上的儲君,如周世宗、宋太宗、宋真宗於即位前都曾任此職。

包拯在權知開封府尹上任職時間段,所以戲曲或者小說、評書中所說的斷案如神、三把鍘刀、打龍袍、鍘美案等等,通通是不可能的,是虛構的,是人們為了歌頌包拯而創造出來的,當然有一點,包拯的確很清廉,上面說的硯臺就是一個例子。

另外再說幾個關於包拯的誤區,首先說明包拯的確斷過案,但不多,最出名的是在他天長縣知縣任上時斷了一場離奇的偷牛案,包拯因此名聲大噪。

還有包拯不黑,頭上也沒有月牙,符合這個形象的只有水冰月。真實的包拯長什麼樣我們不知道,因為史書上沒有明確記載,這就說明很可能包拯長得不是非常帥,因為太帥肯定會有記載,也不是又黑又有月牙這麼有特色,因為這麼與眾不同怕也難逃八卦蒐羅,比如某某高官天生異象的記載什麼的。

不論包拯長相如何,他都是一個清正廉明、秉公執法、不畏權貴、剛直不阿的好官,是當時官場的豐碑式或標杆式的人物,他也因此得到了各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都稱呼他為“包青天”。

至於包拯名氣為什麼那麼大?焦裕祿、雷鋒為什麼出名?因為宣傳,宣傳要學習他們,包拯也一樣,封建社會清官少,什麼渴望這樣官大還清廉的清官,所以他們的名氣就大了。


平沙趣說歷史


問:包拯官職並不高,為什麼名聲那麼大?

包拯(999一1062)字希仁。

包拯不盡是開封知府,坐開封前還任過知縣,調京後任監察御使,後任三司副使,嘉祐元年權知開封府,嘉祐六年升職樞密副使。直至逝世。樞密副使,主管軍事的副職,相當於副宰相。

包拯任樞密副使,政治局,權知開封府。開封知府,京官,相當於現北京市長市委書記,比地方知府權力要大的多。

包拯不畏權貴,任監察御使時曾七次彈劾江西轉運使貪官王逵,三次彈劾外戚權貴張堯佐。

包拯為官,敢於懲治權貴們的不法行為,堅決抑制官吏們的驕橫之勢,能夠及時懲辦無賴刁民。

由於包拯執法嚴明,鐵面無私,敢於碰硬,貴戚官宦也不得不有所收斂,聽到包拯的名字就感到害怕。開封府廣泛流傳有這樣的話:"關節不到,有閻羅老包。"來贊喻包拯的鐵面無私。

由於包拯一生為官正直無私,百姓稱他為"包青天",士大夫們則尊稱他為"包公"。





金蘋果老楊


包公就是包拯,他的職位其實挺高的,他曾經做過河北轉運使,相當於現在的河北市長,還做過三司使,主管全國錢糧,相當於現在的財政部長,樞密副使,相當於現在的國防部副部長,但他最為人熟知的是開封府尹,也就是戲裡唱的包龍圖打坐開封府,他確實做過開封府尹,不過只有一年多。包龍圖的名號是因為他被封為龍圖閣直學士。



接下來我們要澄清幾個誤會

第一,包龍圖不黑,真正的包拯長的面如冠玉,很英俊,還有一把漂亮的鬍鬚,是古代標準的美男子,我必須說的是他頭上也沒有月牙。



第二,他確實在開封府打坐過,但沒有什麼鍘美案,潘仁美的原型是潘美,乃是宋初第一大將,不是什麼奸臣,而且他當時已經去世了,也沒有什麼狗頭鍘虎頭鍘龍頭鍘,包拯任開封府尹是辦過的最大的案子是因為權貴在河流上游亂修園林,導致河道阻塞,包拯把這些違章建築全部強拆了



第三,包拯不是嫂子養大的,也不是貧下中農出身,他出生於詩書世家,有良好的教養

好了,誤會說完了,接下來說不誤會的地方

第一,包拯確實不畏權貴正是因為鐵面無私得罪了很多權貴,細枝末節不講,只說一件事

包拯在做御史大夫時彈劾時任三司使張方平使其下野,宋祁接任後又彈劾宋祁,使其罷免

第二,包拯確實鐵面無私

從他拆除違章建築就可以證明

第三,包拯確實愛民如子

第四,包拯確實清廉自守,從不貪汙



還好包拯的人品沒讓大家失望,接下來說為什麼包拯會被神話?

一個原因,人民歌頌什麼,證明這個時代缺什麼,整個封建社會最缺的就是清官,甚至我們扳著手指頭就能數清古代的清官,人民對青天的渴望只能化作話本小說中的神話後的包拯,包青天,海青天


大聖王陽明


包拯的官確實當得不是很大。他最高的職位就是樞密副使,相當於軍委副主席。軍委副主席的官看起來很嚇人,但是,咱們看看宋朝當過這個官的人多得數不過來,有幾個能被我們記住呢?這樣一想,包拯確實就很了不起。

(包拯)

包拯的名氣為什麼那麼大?這當然得力於《三俠五義》《龍圖公案》這樣的演義小說,以及各種各樣多如牛毛的評書、戲劇、圖書、電視電影。正是這些普及率非常高的藝術形式,讓包拯在中國的名字幾乎家喻戶曉。

雖說小說戲劇是後世的藝術加工,甚至其審案的本領有些誇大,其可以審斷鬼神案子的說法,更是有些把包拯神話。不過,包拯真實人生中所體現出來的那些閃光的東西,確實也是非常值得頌揚的。

一是“孝”。“孝”在古代禮治社會是立身之本,包拯對父母非常孝道。他考中進士以後,先是去建昌縣當知縣,相當於縣長。後來,為了照顧父母,他請求改任和州的監稅,相當於一個州的稅務局長。官職沒有以前那麼重要了,但他不在乎。後來更是辭官回家,專心侍奉父母。處級官不當了,回家照顧父母,現在有沒有一個人能辦到?包拯直到父母都去世了,才再次出來當官。

二是“廉”。慶曆元年(1041年),包拯擔任端州知府。端州這個地方,有一個非常有名的特產——端硯。只要在這裡來當官的,都會利用這個優勢,拿這種端硯去送人,搞關係。或者自己收集一些端硯,聚斂財富。但是,包拯在端州當了三年知府,除了朝廷要求上貢的,他沒有拿過一塊端硯送人搞關係,也沒有帶一塊端硯回家。

(宋仁宗)

三是“直”。包拯在上調中央,擔任監察御史的時候,當時,宋仁宗有個很寵愛的張貴妃,不斷給宋仁宗吹枕頭風,請求宋仁宗任命她伯父張堯佐為三司使。這是一個僅次於副宰相的大官。因為張堯佐沒什麼本事,包拯上書反對。宋仁宗沒法,改為讓他擔任宣徽南院使、淮康軍節度使、景靈宮使、同群牧制置使等一大堆官職。雖是一大堆,但都是閒官。包拯又上書反對。指斥張堯佐是“清朝之穢汙,白晝之魑魅”,抨擊仁宗“失道敗德”。宋仁宗只得免去張堯佐這些官職。不過過了一段時間,宋仁宗免不過張貴妃的哭鬧,又再把張堯佐任命為宣徽使,只有一個閒官。但包拯卻並不就算了,再次到宋仁宗面前據理力爭,甚至口水都噴到宋仁宗臉上了。宋仁宗回宮後,張貴妃跑過來問情況。宋仁宗發火道:“你就知道天天說什麼宣徽使,你不知道朝中還有個包御史嗎?”

四是“公”。宋朝的文人,是喜歡搞圈子的。從范仲淹發起的慶曆新政開始,文人就起朋黨。比如說改革派和保守派,比如說洛黨和蜀黨,比如說熙寧黨人和元祐黨人。為此,歐陽修還專門寫了一篇《朋黨論》的文章,認為“好人”結成朋黨,是可以的。但是,歐陽修忽略了一個問題,“好人”還是“壞人”,有標準嗎?

(范仲淹)

包拯就不搞圈子。比如說,慶曆新政開始的時候,改革派和保守派進行著殊死搏鬥。包拯先沒有發聲。後來上書批評范仲淹的人事改革,認為范仲淹派往各路的按察使權力過大,缺乏監督,會造成新的腐敗。包拯一開口,讓保守派歡欣鼓舞,認為包拯在支持他們。可後來,當改革派失敗的時候,包拯又上書,反對取消“精貢舉”的新政,認為這項制度對於選拔天下有用之才非常有用。顯然,包拯是不結朋黨,他公正無私,只相信自己的眼光。

這樣的一個包拯,在歷史上能不千古傳名嗎?


張生全精彩歷史


在京城裡,有一種勢力叫官二代!在古代叫做太子黨。這類人在民間胡作非為,而他們敢於胡作非為的資本就是有個當大官的爹。他們基本上每天都在犯法犯罪,只是沒人敢查而已。為啥領了免死金牌的人最後也都被殺了,因為他們犯的死罪次數比金牌免死的次數多得多得多。比如,雍正重臣隆科多,他的兒子就因為嫖娼跟其他嫖客大打出手,還被送到知府衙門,知府得知是隆科多的公子趕緊給放了。像這種人如果落到辦公手裡,一律依法判刑,就是當朝宰相來了也沒用。比如,龐太師,也得親自登門,為他的門人子弟求情。

開封府知府可不是一個低職位,當時的開封是京城,包公的職位相當於首都市長了。這個屬於職位可大可小的,往小了看,京城裡比他大的官多的是;往大了看,他可以傳喚除了皇帝以外的所有人到開封府喝茶。這就是包公出名的地方,他從來不顧及對方是誰,只要犯了法就全部抓了來判。

所以,包公當時就是把這些官二治理得服服帖帖,沒人敢鬧事。這是他深得百姓擁戴的理由。


優己


包公官職並不高,為什麼名氣那麼大?

包公(999年一一1062年7月3日)終年64歲。字希仁,廬州合肥人(今安徽合肥肥東人,北宋名臣。1027年,北宋仁宗朝,登進士第。

包公又名包拯,以廉潔著稱,執法嚴峻,不畏權貴,剛正不阿,鐵面無私,申案英明決斷。敢於替百姓說話,抱不平,百姓人稱包青天。包拯官職並不低,累遷監察御史。多次彈劾權貴。最著名的鍘美案,就是經包拯親手判刑,涉及到趙王宗親的一件案子,將一王子處己極刑。而改編的。

許多戲劇,小說,極力宣染包拯的剛正不阿,英明決斷。也在一定的範圍之內宣傳了清廉公正的,老百姓心中的清官形象


用戶5894663192


包公官職並不高,為什麼名氣那大?其實,剛開始包公的官職是不大,但隨著包公的斷案如神,產除豪強,為民除害,名氣就漸漸大了起來。加上老白姓的大力宣傳,口口相告,名氣力就大了起來。包公秉性剛直不阿?不畏強權,敢於為民請命,於是一路走好,直升至開封府衙。又官至付樞密使,進爾丞相。可謂一路高升?且官行清廉。敢於為民請命。在老白姓中的口風極好。由此可見宣傳的魅力有多大。他也是大宋以後老白姓口中的大清官。直至今日,以然為老白姓所稱頌。可見老白姓對政府的清廉是多麼重視。


順其自然65491946


相當於現在北京市市委書記,加市長,加檢察院長,加法院院長,兼任國防委員,又好多時候擔任國家元首的特使,監察全國,和部隊!職位還不算高嗎?他的名氣主要是來自於他的廉政勤政,愛民如子,他的名氣是國家百姓給的,能不高嗎?


l千年獨孤l


因為他是當時政府樹的電影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