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59天,還有黃疸,大夫說沒事,是真的嗎?

窮得瑟swallow


其實寶寶黃疸是比較常見的現象,也是家長比較關心問題,是不是寶寶就一直這麼黃了,怎麼別人的寶寶都是白白淨淨的。其實家長們先不要慌,醫學上我們把未滿月(出生28天內)新生兒的黃疸,是由於膽紅素代謝異常,引起血中膽紅素水平升高,而出現以皮膚、黏膜及鞏膜黃染為特徵的病症,是寶寶中最常見的問題。所以說是很多寶寶都會出現的家長先不要太過於擔心。



但是寶寶黃疸也是有時間限制的,若生後24小時即出現黃疸,每日血清膽紅素升高超過5mg/dl;如果持續時間長,足月兒>2周,早產兒>4周仍不退,甚至繼續加深加重或消退後重複出現或生後一週至數週內才開始出現黃疸,均為病理性黃疸。


而生理性黃疸是指單純因膽紅素代謝特點引起的暫時性黃疸,是在寶寶出生後2~3天出現,4~6天達到高峰,7~10天消退,早產兒持續時間較長,除有輕微食慾不振外,無其他臨床症狀。



所以說你可以從寶寶的出生週數,出現黃疸的時間來判斷寶寶的黃疸是生理性還是病理性,因為不知道你的具體指標我就不能下判斷,但是你提到了,醫生說沒事,那一般是屬於生理性了,如果你不信就可以驗證一下,圖個安心也好。因為生理性黃疸會自行消退的,如果是病理性就交給醫生處理吧!你也急不來是不是。



而面對生理性黃疸的話,媽媽可以堅持母乳餵養,讓寶寶吧胎糞給排出,多帶寶寶曬曬太陽,但要注意防曬,這樣做時幫助寶寶生理性黃疸是減退的哦!


(圖片均來源互聯網)


愛兒屋


小兒黃疸的護理是新手爸媽們在照顧寶寶上遇到的第一個難題,之後會慢慢消退。其實新生兒黃疸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家長們無需過多擔心,只要按照以下方法護理,黃疸很快就可以消退啦!

1、勤餵母乳

在新生兒黃疸期間,媽咪可以勤餵母乳,增加寶寶排大便的次數。一般來說寶寶一醒一哭就可以餵母乳了,在中途可以用乾淨的奶瓶給寶寶喝些白開水,如果母乳不夠的話記得要及時補充奶粉。

2、適當曬太陽

太陽裡的藍光可以促進寶寶體內膽紅素分解代謝,能減輕黃疸的程度。所以在家裡的話,媽媽可以讓寶寶隔著玻璃適當的曬太陽,當然在曬太陽的時候,媽媽要把寶寶的眼睛用眼罩遮擋起來,避免對寶寶的視力造成傷害。在曬太陽期間,我們可以給寶寶喝點水,補充體內缺失的水分。

3.觀察寶寶的便便情況

只要寶寶的大便次數以及顏色正常,黃疸從腳開始慢慢消退,就可以放心了。如果寶寶變得愈來愈黃,精神及胃口都不好,大便顏色變淡,開始嗜睡,容易尖聲哭鬧等,都應該及時去醫院檢查。

深測淺評


新生兒黃疸指的是 新生兒時期由於膽紅素在體內積聚,,而引起鞏膜、皮膚、粘膜、體液和其他組織被染成黃色的現象,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兩種。引起黃疸的原因多而複雜,病情輕重不一,重者可導致膽紅素腦病(核黃疸),常引起嚴重後遺症。

生理性黃疸 60%足月兒和80%以上早產兒在生後2-3日即出現黃疸,5-7日最重,足月兒一般10-14日消退,未成熟兒可延遲至3-4周,但一般情況良好,食慾正常。

病理性黃疸 具備下列任何一項即可視為病理性黃疸。1、黃疸出現過早(出生後24小時內)。2、黃疸程度重 3、黃疸進展快 4、黃疸持續時間過長或黃疸退而復現。 5、血清結合膽紅素>34.2。 病因可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感染性:新生兒肝炎、新生兒敗血症、尿路感染。非感染性:新生兒溶血、膽道閉鎖、胎糞延遲排除、母乳性黃疸、遺傳性疾病、藥物性黃疸等。

臨床表現:生理性黃疸 出生後2-3日全身皮膚髮黃,頭面頸、軀幹、腿部及口腔粘膜比較明顯,5-7日達到高峰,之後逐漸消退。在此期間,寶寶體溫、體重、食慾及大小便均正常。 病理性黃疸 新生兒溶血癥出生後24小時內出現黃疸,並迅速加重;感染引起的黃疸程度重、發展快,血清膽紅素迅速增高,且黃疸持續時間過長或黃疸退而復現。

僅供參考,具體情況還是要根據小兒情況和檢查結果來判斷,醫生說沒事,估計孩子是沒什麼事情,不要嚇唬自己,網上的東西只能作為參考,畢竟自身沒經過系統的學習,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過分的相信搜來的東西反而會耽誤自己。


小豆子健康知識普及者


中藥材,茵陳。是去黃的。去藥店買一些回來煮水給孩子搽臉搽身體。我大兒子剛剛滿月的時候也是黃疸高,醫生說要照藍光。因寶寶太小捨不得,後問中醫他笑著說買5元錢的茵陳就可以了。


大約在冬季020608


大夫都說沒事了,那肯定不嚴重,寶媽一定要放寬心,多觀察並按時複查。

平時多帶寶寶曬曬太陽,注意把眼睛遮住,不要曬到眼睛,最好是10點之前和4點以後的太陽,因為寶寶皮膚都嬌嫩,很容易曬傷的。

也要讓寶寶多吃多排,這樣有利於黃疸的排出。


用戶11819645042


這是生理性的,每天早晨睡醒空腹吃益生菌,排排便慢慢就消退了,主要是大人要放寬心。


王鴻遠Why


首先要看孩子血中膽紅素值是多少,如果高要照藍光,或吃退黃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