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喜鳥的喜與憂

4.43元/股,報喜鳥(002154)的股價,在近日創下近兩年新高。但對這家正邁入第二個本命年的溫州企業而言,依然面臨著不少隱憂。

林辰/文

猶如一隻在低谷蟄伏太久的“靈禽”,在預告2018歸屬淨利翻番後,報喜鳥股價在9個交易日內上漲24%。而上一次如此大角度的拉昇,還是報喜鳥宣佈創始人吳志澤及其女兒吳婷婷持股超20%,成為公司實際控制人前夕。

但無論是報喜鳥終結股權分散歷史,讓其“飛入”吳志澤家族,還是從2016年近4億鉅虧的低谷中走出,獲得5245萬元的歸屬淨利。作為溫州首家國內上市的服裝企業,其服裝主業所遭遇的困境、多元化投資的頻頻失利,以及股權收攏下“二代接班”的猜想,都讓涅槃重生的火焰燃燒的更加撲朔迷離。

持續高企的庫存、應收款

營業總收入31.15億元,較2017年增長19.76%;歸屬淨利5245.43萬元,較上年的2539萬翻倍。2月23日,報喜鳥的業績快報,以“企穩回血”的姿態昭然於世,但在同一天,一份2018年度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和核銷資產的公告,或許也證實著此次利好仍是一場“表面繁榮”。

據這份長達6頁公告顯示,報喜鳥2018年計劃對1.71億資產進行減值準備。值得注意的是,在報喜鳥首度陷入虧損的2016年,其資產減值損失就曾高達3億元,這項數字在2017年也達到1.6億元。

另根據披露,1.71億的計提金額已是2017歸屬淨利的6.6倍。而在10項擬計提資產中,存貨、可出售金融資產、應收賬款、股權投資四大類佔據了95%的份額。以計提金額最高,佔據5494萬的存貨為例,根據上年三季報,報喜鳥的存貨金額已經高達8.958億,較半年報時的7.07億,又增加了1億元以上,在總資產中的比例也突破20%。

對此,財經網詢問了報喜鳥董事辦,在應對庫存高企,提升週轉效率有何舉措,但截至發稿,未得回應。

不僅是積壓貨物的增加,報喜鳥的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同樣形勢嚴峻。據財經網梳理,2018前兩季度,其經營性現金流淨額為負,且從273萬的缺口擴大到6515萬,直到第三季度才轉正為1405萬。但相比2017年同期6837萬的正面淨額,這份數據在年底最終能上升至何種地步仍待存疑。畢竟,與現金流息息相關的應收賬款,一直以來也是報喜鳥的所面臨的又一難題。

根據上述資產減值公告顯示,報喜鳥在2018年年末的應收賬款賬面餘額高達5.199億元,而半年前的應收賬款只有4.24億元。此次年度計提的3341萬元,除按常規賬齡計算方式外,還存在個別因涉訴存在回收不確定性的賬款。

“庫存高,應收賬款風險累加,是傳統服裝業,甚至是傳統制造業的通病。”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向財經網這樣評價。對比2018前三季度營收19.2億,淨利3.5億的九牧王(601566),其存貨同樣高達8.26億,但應收賬款只有1.4億。

不過,對於下游壓力,報喜鳥並非“束手無策”。在業績預告中,報喜鳥特別提及了新的貨品政策,稱“為提升加盟商和公司的市場競爭力,已提高加盟商貨品買斷合作模式(發貨即確認收入,並允許一定比例退換貨)佔比。”對此,清華大學品牌營銷研究員孫巍向財經網表示,這種模式有利於加快資金週轉、提高廠家利潤。但沈萌則認為“這會造成收入數字虛高,但實際現金流有限。對於上市公司而言,一般投資者只關注營收,而對於退換貨不關心。”

力有不逮的多品牌孵化

事實上,相較在銷售模式上頻繁地“做文章”,報喜鳥略有“青黃不接”品牌矩陣,或許才是決定其命運的關鍵。據財經網梳理,其自2007年與LG集團合作,拿下品牌代理權,並在2012年拿下後者商標使用許可權的HAZZYS,已經成為集團第二大支柱品牌。

根據報喜鳥多份財報披露,這家來自韓國,定位英倫風格,卻由中國企業運營的休閒服飾品牌,在中國17年的營收超6.5億,2018上半年也超過4億。相較第一大品牌報喜鳥“巋然不動”的44%營收佔比,其份額已從26%逼近30%。

若從坪效看,據財經網粗略估計,2018年上半年每平方產生1.195萬元銷售額的HAZZYS,其坪效也是報喜鳥的3.36倍。由此可見,定位休閒,高速成長的HAZZYS,顯然比進入品牌成熟期,卻在商務男裝向休閒風格轉型的大潮中遲鈍的報喜鳥更為討喜。

此外,財經網還注意到,根據報喜鳥2018年的兩份政府補助公告,負責HAZZYS的上海迪睿一年的補助金額在千萬以上。而報喜鳥在2018年總體獲得的3543萬政府補助,已佔據當年歸屬淨利的67.5%。更值得關注的是,今年第一季度,企業也已收到2688萬元補助,佔同期歸屬淨利30%—38%。如此吃重的比例,讓兩份同期歸屬淨利翻倍的公告,多少有些“諷刺”。

戛然而止的跨界投資

如果說,源源不斷的政府補助,讓報喜鳥的盈利能力有些“虛胖”,那跨界互聯網金融、科技的多元投資,則讓耕耘傳統制造業多年的報喜鳥,有苦難言。

根據其2018年度資產減值公告,長期股權投資壞賬計提2961萬,可出售金融資產計提4635萬。前者意指運營“9.9元包郵”的小鬼網絡,後者則是在近期遭遇風波的某金融平臺。

據財經網梳理,2015年,報喜鳥創投公司設立,其當年投資的小鬼網絡、仁仁科技、樂裁網絡等公司全部虧損;2016年,則對虧損投資計提2967萬元;2017年,小鬼網絡營收2708萬,淨利15萬元,上述互聯網金融平臺淨利4607萬元,其餘四家公司合計虧損1261萬元。

而在2018年,報喜鳥在公告中披露,小鬼網絡業績出現大幅度下滑且至虧損,遂對所持的19.49%股份進行減值。同時,其所投資的金融平臺2018營收下降49.62%,淨利縮水6成。遂將原先投資5500萬元,持股10%的相關股份以1000萬元的價格出售給報喜鳥創投高層,而後者也同時擔任上海迪睿服飾的高管。這起“流血”出售的關聯交易,可謂兩邊不討好。

此外,從早期跨界房地產最終戛然而止,到追逐電商、互聯網風口,報喜鳥“盲人摸象”般的投資歷程,並非個例。公開資料顯示,同在2015年,七匹狼(002029)成立投資公司和產業基金,投資項目包括多米音樂等。但多米卻在去年2月停服。貴人鳥(603555)也於2015年投資虎撲體育成為第二大股東,但由於後續三年投資金額過多,主業不振入不敷出,其已於去年8月宣佈將股權出售以償還借款。

對於傳統服裝製造業在投資領域多面開花,卻未結碩果的現象,沈萌評價道,本土傳統制造業在遭遇主業天花板後,很少會繼續週期長的本業研發。因此,大量資金缺少出口。而收益又快又高的對外跨界投資,往往成為“首選”,但也隨之帶來巨大風險。

多元探路失敗,未來報喜鳥創投何去何從,是否將尋覓新的投資標的,財經網向報喜鳥詢問此事,亦未得到回應。

耐人尋味的股權集中

相對於報喜鳥對外投資的失意,其內部的股權變動,更加耐人尋味。

據財經網梳理,報喜鳥創始人兼董事長吳志澤的女兒吳婷婷,自2017年7月開始多輪增持報喜鳥股份,在去年7月與一致行動人吳志澤、上海金紗投資有限公司合計持有股份超20%,成為報喜鳥的控股股東,從而終結了這家溫州老牌服裝企業多年來股權分散的歷史。

而在此之後,吳婷婷繼續增持,根據今年3月初的最新公告,其與吳志澤已合計持有24.8694%股權。同時,報喜鳥多名董事高管減持股份的信息則高頻出現。這難免讓人對這家民營企業的“二代接班”議題產生遐想。

據公開資料顯示,吳婷婷生於1989年。比她大三歲的胡佳佳,在3年前美邦服飾(002269)正處危機之時,從父親周成建手中接棒。剛剛公佈的美邦2018年報則顯示,這家從溫州走出的本土休閒服飾黑馬,在連虧三年後,實現4036萬元的歸屬淨利,成功扭虧為盈。

同樣,1988年出生的周立宸,作為海瀾集團董事長周建平之子,也於2017年出任海瀾總裁。在品牌曾因“土味洗腦”廣告備受詬病,如今轉向更加年輕、國際、時尚風格的道路上出力頗多。考慮到“二代接班”問題在江浙商圈,尤其是溫州服貿行業的普遍性,報喜鳥股權向創始人家族集中所代表的隱含意義,不可小覷。

結語

1960年出生的吳志澤,在20歲時開始創辦服裝企業。並於1996年正式組建報喜鳥集團。在同行大賺貼牌代工費時,提早引入服裝品牌和私人訂製概念,且2007年成為溫州第一家國內上市服裝企業。如今,這位在服裝領域摸爬滾打近40年的“先鋒”,也已近耳順之年。但市場卻絲毫沒有變的平靜一些。多品牌孵化的力有不逮,持續多年的存貨週轉,上交大量學費的多元投資,以及不確定性增大的財富傳承,都成為束縛這傢俱有標誌意義民營服裝企業的鎖鏈。

2017年,HAZZYS更新了自己的LOGO,獵犬頸上的項圈消失,頭頂的皇冠變得更加現代簡約。運營其中國業務的報喜鳥,也剛剛從虧損中掙脫。只是,從拋卻重負,到真正頭頂冠冕,報喜鳥還有許多瓶頸需要被看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