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導師:考研複試時,這5類考生容易被淘汰,快來看看!

研究生導師:考研複試時,這5類考生容易被淘汰,快來看看!

2019年碩士研究生複試已經過半,結果可能是幾家歡樂幾家愁。順利通過複試的學生,則會欣賞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喜悅;沒有通過複試,尤其是初試環節分數較高但慘遭淘汰的同學,則會憤憤不平。於是,複試環節充滿黑幕的消息不脛而走。

我的一位在高校工作多年的朋友N次參加研究生複試,總結了複試環節被淘汰的學生的幾個原因如下。

研究生導師:考研複試時,這5類考生容易被淘汰,快來看看!

1、科研基礎不好

在科研績效考核門檻越來越高背景下,作為導師,肯定傾向於招收科研基礎較好、能夠為導師創造科研績效的學生。因此,那些參加過大學生創新項目、英語過6級、甚至在讀書期間發表過小論文的學生,在面試環節的得分自然不低。相反,初試環節分數雖高,但讀書期間表現平平,對於面試專家提問一問三不知的考生被淘汰的概率較大。從科研基礎這個角度看,通常學校檔次越高、考生參與科研項目的機會越多,科研基礎就越好。相反,學校檔次低、尤其是三本院校的學生,科研基礎往往不好。有些奇怪的是,一些雙一流院校非優勢學科的考生變現並不突出,反之一些四非院校優勢學科的個別考生依靠個人的努力,通過獲得國家獎學金、主動參與學科競賽、社會實踐證書的亮點展示,往往在面試中會反超所謂的名校考生。因此,屌絲逆襲的現象在複試環節可能發生,但不是大概率事件。

2、誠信方面存在瑕疵

有的同學急於在評委面前表現自己,在面試環節把自己本科期間文娛、體育方面的亮點過於渲染。如果評委裡面有這方面特長愛好的專家,很容易露餡。例如,一女生在面試環節說自己曾經在學校舉辦的運動會上跑出百米12秒的成績。要知道,這個成績,已經十分逼近全國大學生運動會冠軍的記錄。如果不是受過專門訓練的體育特長生,斷然不會跑出如此優秀的成績。這個女生的話一出口,當場被一位擅長田徑項目的面試專家提出質疑。弄巧成拙的結果,使得眾多評委發生聯想,對這名女生的科研誠信態度也發生了懷疑。自然,這名女生的面試分數很低。其實,平心而論,這名出身普通二本院校的女生非常上進,初試成績也很不錯。就因為一句不經意的話,一個積極要求上進、立志讀博士的學生慘遭淘汰。

研究生導師:考研複試時,這5類考生容易被淘汰,快來看看!

3、專業相關度太低

最近幾年,跨學校、跨專業的學生日益增多。雖然依靠提前介入、死記硬背,這些學生在初試中成績不錯,但在面試環節往往表現不佳。以朋友所在的雙一流農學學科為例,最近幾年,在考生中出現了體育、法學專業背景的考生。對於這樣的考生,在面試環節的專業基礎測評、專業課筆試中通常表現不佳。即使複試通過,也會面臨著培養難度大、無師願導的困境。

4、性格過於活潑或內向

科研的核心是創新,對從業者的毅力、主動性、抗壓能力等性格品質特徵其實要求較高,這也是很多高校在研究生複試時增加心理測試環節的主要原因。性格過於活潑、過於內向的人其實並不太適合從事這項工作。性格過於活潑的學生,愛好通常廣泛,很難將主要精力聚焦於枯燥單調的科研。性格過於內向,科研過程遇到的壓力難以釋放,容易導致心理問題。作為面試專家,都是閱人無數的、從業多年的教師,很容易從考生的穿著打扮、言談舉止中對學生的性格特徵做出判斷。

研究生導師:考研複試時,這5類考生容易被淘汰,快來看看!

5、複試筆試環節大意失荊州

很多初試成績不錯的考生,尤其是忙於畢業論文、畢業設計,沒有充足時間準備專業課複試的應屆生,往往認為,初試成績高,面試只要表現不要太差,就可以穩保通過複試,容易忽略對複試筆試環節專業課複習,結果大意失荊州。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幾年,很多高校加大了複試環節分數在研究生錄取中的權重。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面試環節除了表現特別突出、表現特別欠佳的學生,大部分考生的面試分數很難拉開檔次。然而在複試環節的專業課筆試中,拉開幾十分的分數差距則是大概率事件。從這個角度看,初試名列前茅、複試慘遭淘汰也並非不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