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烧去的上亿纸钱,地府真的会收到吗?还缺一个重要环节

清明节刚过,各地起火的消息不断,为之牺牲的消防战士也令人痛心,作者有问过长辈,难道非得在这个最容易起火的季节烧纸钱吗?实在是清明节祭祖的习俗已经在中国有几千年历史了,所以人们的思想不好改。当然烧纸钱这得从有纸的年代才开始,大概是在南北朝时期,用纸代替钱陪葬的习俗慢慢流行起来,而那个时候,也仅仅是用纸代替钱,并不需要焚烧。

清明节烧去的上亿纸钱,地府真的会收到吗?还缺一个重要环节

至于焚烧纸钱给过世的亲人这个事情,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说我们受到了印度等地区的宗教习俗影响,他们认为火可以将这些祭品都交到神灵的手中,而另外一种说法则是我国道教一直都烧符咒的仪式,所以大家觉得既然符咒可以通过焚烧的方式传递给神灵,那么纸钱烧了之后也能传到亲人的手中。

清明节烧去的上亿纸钱,地府真的会收到吗?还缺一个重要环节

当然,烧纸钱也是南北朝时期提倡薄葬的一个结果,毕竟之前的墓葬已经发展到陪葬各种金银,白白便宜了盗墓贼,而烧纸钱或者是用纸钱陪葬就要好很多。在古代纸张还是比较贵重的,所以像那些做好的花花绿绿的纸钱一般的老百姓是消费不起的,而且当时钱的概念和我们现在的纸币不一样,他们的钱指的是铜钱,所以很多电视剧中,我们可以看到,纸钱都剪成了铜板的样式。

清明节烧去的上亿纸钱,地府真的会收到吗?还缺一个重要环节

而到了现代,人们的生活水平变高,觉得也应该给过世的人烧同样甚至更多的钱,也就出现了上万圆的面值,每次烧个几十亿都不成问题。而且在这些纸币上还会印有什么地府银行的字样,那么这些东西地府真的能收到吗?我们从《西游记》当中可以了解到,还差一个重要环节。在这本名著当中,有一个唐太宗地府还魂的故事,这里面有对地府“金融系统”的介绍。

清明节烧去的上亿纸钱,地府真的会收到吗?还缺一个重要环节

地府当中有个“金银一库”,这里面存了很多钱,唐太宗正是借用了这些钱才得以顺利返回人间,而这些钱其实都是相良寄存的,相良是什么人?在人间其实也就是个没什么钱的普通人,但是他常常会行善积德,这样他烧去的纸钱才能累积下来,而唐太宗为了还他这些钱,便在人间建了一座寺庙来还债,也就是说,人间和地府的钱是不能直接兑换的,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要做善事,只有这样,你烧去的纸钱才能在地府兑现,不过祖先能不能收到,那还得看他们的功德了。

当然,我们说这些都是建立在相信的基础上,烧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得做善事才有可能兑换,如果你是个崇尚科学的人,相信没有这回事的话,那么你是不是可以用花代替纸钱去祭祖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