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傳媒
以這個話題來看,這個世界大致分為兩種人,一種是喜歡向別人展示自己生活的,一種是不希望自己的生活引人注意的。
在新奇感消失之後,這兩種人體現的尤為明顯,本來大概呈現五五分步,但是在這種信息資源時代,大部分人面對朋友圈的那種高收入群體是有種自卑感的,和別人的朋友圈相比你的是暗淡無光,所以就體現在你只有看到令你驚奇的事物或者確定你的朋友圈見過的少的時候才會分享。所以朋友圈沉默的時間比較多。點贊同理,現在的每個人都活的很累,潛意識裡不想參與到別人的生活中。所以當個隱形人看看他們的生活就挺好的
阿廉情感在線
我是一個90後,很多人都說現在的90後都不喜歡發朋友圈了,而我恰恰相反。
前兩個月,我發現我也不要把自己的隱私告訴別人,什麼心情自己知道,什麼好事自己明白,所以,我有一個月是朋友圈空白的狀態,甚至把朋友圈的入口也給關了,就是有做的這麼極端!
有一次,我點開自己的朋友圈,查看往日的朋友圈,發現自己是這麼的可愛,這麼的天真,我發現,以前發的朋友圈,都是一種記憶,一種禮物!
所以,我現在每天都發朋友圈,每一件事都說,因為,我的朋友圈是給自己記錄的,是自己的一份回憶,不需要取捨別人,不需要為了誰的點贊和留言,這就是我一直玩朋友圈的原因。
晚安少年菌
當發朋友圈的心理動機越來越難被滿足時,就不愛發了。
就像喝海水解渴,越喝越解不了,就不喝了。讀大一的時候,加入了學生會的部門。
每次搞完活動,都會被本部門的照片刷屏朋友圈。
大家都發了,我不發豈不是顯得我很不合群?於是我也跟著發了,收穫了一波同部門的贊。我得到歸屬感了嗎?
並沒有,只滿足了一時集讚的虛榮心。倒頭來還覺得自己挺虛偽的,又附和,一點都不酷。
發很喪很喪的朋友圈,是希望得到關心。但事實上,朋友圈更歡迎積極向上的內容,而不是負能量。
我敢保證,大多數人基本都不懂怎麼安慰人。點個贊好像幸災樂禍,評論除了客套話,也不知道該說點什麼。
打開聊天框卻開始猶豫,彼此的關係都不太熟,這樣的關心會不會顯得八掛。
在朋友圈寫了一大堆心裡話,是想要得到理解。卻引來更多的誤解,甚至被貼上了“原來你是這種人”的標籤,多麼令人沮喪。
立了很多flag,是渴望得到鼓勵。卻換來一堆的嘲笑與否定,無論善意惡意,自己都恨不得從來沒說過。
分享高光時刻,是為了告訴自己和他人,每一步努力都在實現理想自我。卻換來喜歡炫耀愛裝逼的印象,成為茶餘飯後的揶揄。
喜歡發朋友圈,也是為了刷存在感,降低孤獨感。
可每條朋友圈似乎都被別人自動屏蔽了一樣,像安靜沉入湖底的石子。
這個世界人人都很忙,誰都沒有義務滿足你的心理需求。
我受傷,發朋友圈安慰不了我;
我傾述,發朋友圈沒人理解我;
我奮鬥,發朋友圈激勵不了我;
我成功,發朋友圈認可不了我;
我孤獨,發朋友圈溫暖不了我;
朋友圈什麼都難以滿足我,我為什麼還要發?
咻咻遊戲
我就是典型的越來越不發朋友圈,越是熟悉的人,看了,我不怎麼點贊,反倒是不是特別熟悉的人,我看了後,可能要點贊一下,特別是自己一個部門的同事,自己的下屬,發朋友圈,我基本不怎麼點贊。
先說下,不怎麼發朋友圈的原因:
1、朋友圈沒啥經濟含量。如今朋友圈,基本就是廣告、微商、心靈雞湯充斥,真正有內容的,太少,所以,不怎麼看了。我把大量時間花在悟空問答,也不花在朋友圈裡,原因就是,朋友圈裡的含量,不如悟空問答。
2、刷朋友圈太耗費時間。因為發的人太多,你要翻下來,好幾個小時,太浪費時間,結果就是發現翻一圈下來,啥都沒有。
3、工作新聞商業信息太多。很多朋友,都是轉發其單位信息,差不多也是領導要求吧,包括我自己也如此,特別是孩子的學習,學校經常讓發一些學校工作信息,太無聊,但你必須得發,我發了都不看,所以,有時候挺對不起其他人看到我轉發那些無用無效信息。
4、你想要知道的人,不玩朋友圈,那些不熟悉的,卻天天刷朋友圈。實話說,有時候我打開朋友圈(幾天一次),就是為了看看老朋友們、老同學們,長久不聯繫,究竟在幹嘛,但發現,他們八十年不發一條,反倒是那些不也太熟悉的人,無病呻吟,好吧,不看了。
5、沒法對朋友圈進行分類。朋友圈,只有一個功能,你就是你不想看他(她)信息時,可以屏蔽掉,但因為工作業務接觸的人太多,朋友圈各類人太多,沒法進行分類分層級看信息,如此,魚龍混雜,導致真正想要看的,看不到,不想看的,天天看到。
至於熟悉的人,為何不點讚了,我個人覺得,原因如下:
1、太熟悉了,沒有必要點贊。真正關係好的,熟悉的,你只要看到就行了,不點贊,並不代表你沒看到。
2、太熟悉了,點贊,特別是下屬,會覺得你時時刻刻在監視他(她)。如我們部門的同事,就不怎麼點贊,太熟悉了,他(她)要是發個啥,你都點贊,他(她)會有壓力,覺得,你隨時在監視他(她),如此,不好,假裝沒看到。
3、點贊沒有意義了。因為動不動就點贊,大家把點贊當做一種報到模式,點贊,表示你看到了,所以,只要有人發信息,就人人一陣點贊,如此太氾濫,就乾脆不點讚了。
烏魯木齊那些事兒
這是流行文化逐步降溫的必然客觀規律。朋友圈的出現,充其量就是一種網上社交媒體,由盛而衰,自律現象。就像當年交誼舞、KTV一樣,總會被新鮮的方式取代。熟悉的人看見你的朋友不點贊,無非是懶了,不要太在意。你目前還處在靠別人點贊刷存在的階段嗎?點贊不點讚的,不要放在心上,不多塊肉,也不少塊肉,該幹嘛幹嘛吧。
第一,你要寬容朋友。朋友不一定向你這樣,這麼關注朋友圈,這麼在意別人的評價,也許朋友的心理比你強大,根本不需要刷存在感。你要寬容朋友們已經對朋友圈麻木了、厭倦了、提不起興趣了。你發的那些東西,你自己美美噠,別人都煩透了。人家不點贊已經很客氣了,也許人家早就噁心得想吐了呢。我就是不看朋友圈的人了,我懶得看,同質化東西太多,手機推送的新聞都看不過來,哪裡有時間再翻看朋友圈。我懶得點贊,不是對朋友不尊敬,而是我根本沒有看,線下不影響我對朋友的友情,我只是不願意把太多時間浪費在刷朋友圈上了。
第二,你要心理成熟一點了。朋友圈興起的時候,一些人喜歡刷朋友圈,當然了,主要是為了分享自己的快樂,也不可否認,許多人也是為了刷存在感的。所以,有一個詞,體面活在朋友圈裡。還有一個詞,假裝活在朋友圈裡。朋友圈裡都展示的是自己最美好的東西,有個相聲段子,在自家魚缸前自拍發朋友圈——“我在普吉島潛水呢”。太關注朋友圈,過於受朋友圈影響,都是心理不成熟、不自信、安全感不強的表現。也就是說,內心不自信,就要靠外界的認可來獲得安全感,這就是你看見熟人不點贊而焦慮的本質。
第三,越來越多的朋友圈不發朋友圈了,這是由盛而衰的規律,這股子新鮮勁過去了,發來發去都是這些東西,新聞、雞湯、養生、微商、推銷、曬娃、炫富,許多人早就膩歪了。再說了,朋友圈魚龍混雜,加了許多陌生人,你發朋友圈就安全嗎?你的家庭信息都暴露無遺,這是不安全行為。點贊太累了,記得朋友圈剛流行健步走,你給我點贊,我給你點贊,好像禮尚往來。慢慢地就累了,每天都要點贊,你給我點贊,我必定要回敬一個,好像不點贊就對不起你一樣。就像你請我吃飯,我不回請一下就是小氣了。點贊真的成了負擔了,再說了,我明明不認可你的信息,我還要點贊,難道不違心嗎?
總之,對於這個問題,你別在意了,朋友圈不發朋友圈是自然規律,不要大驚小怪,這個流行的社交媒體已經熱過去了。熟人不給你點贊,你也別敏感了。說不定人家早就不看朋友圈了。就算熟人給別人點贊,偏偏不給你點贊,又何必在意?你靠別人點贊活著嗎?你靠熟人評價刷存在感嗎?退一萬步講,你發的東西值得別人點贊嗎?你何必這麼敏感,太敏感的人容易不幸福,你首先要解脫這種敏感思維吧。
職場火鍋
因為現在的朋友圈已經變味了。。。無聊的人才會愛發朋友圈,其實他們內心很孤獨,希望引起大家的注意,而且人們看到那些天天曬照片,曬旅遊,曬美食的圖片已經變得很反感,乏味無趣,開始審視疲勞。
天天發朋友圈的朋友,彷彿在時刻告訴你他們在幹什麼?讓大家多多關注自己!但事實是,大家都挺忙的,沒人關心你!久而久之適得其反,跟他互動的人也沒見幾個,所以發朋友圈這樣的人已經變得越來越少了,因為他們現實中很有可能把自己活成了反面。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圈子,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有些人則是比較低調,不喜歡天天曬這個曬那個,不喜歡公開自己的生活方式。
不要每天留意別人在朋友圈天天過得有多快樂?事實未必!你是為自己而活!自己活的開心了比什麼都重要!
王大媽美食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不喜歡發朋友圈了,而熟悉的人為什麼看見了都不願意點贊?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擊中了現代人在社交軟件上的矛盾、複雜心理,也擊中了現代人在人際交往中的內斂、含蓄、窺視與看客特質。人其實很複雜,既想讓人關注自己,又害怕別人關注自己。發不發朋友圈,點不點贊,給那些人點贊,似乎都成了一道道難題。與其複雜的為難,不如簡單的操作,乾脆不發朋友圈,也不為朋友圈點贊,省得費心費力還不討好甚至得罪朋友圈裡的朋友。
有很長一段時間,我每天都發一條朋友圈,內容都是自己拍攝的照片和自己寫的文章。每天一篇,一天不落,連自己都有點小小的感動,感動自己的堅持,也感動那些每天都為我點讚的朋友。臨睡前一定要將自己當天所發朋友圈的照片和文章再認真閱讀一遍,生怕出現錯字或者語言上有不夠妥當的地方。小心翼翼,總是擔心某個措辭或者某些話語不當,會引起特定人群的反感。
剛開始的時候,每天點讚的人數非常多,留言評論的也很多。我有一個習慣,凡是留言評論的一定回覆,有時候不好回答的就直接用表情符號,使用最多的表情符號是咧嘴笑。有時候光回覆就需要30分鐘左右的時間,雖然累點,但很快樂,覺得自己的作品有人關注有人評論,有莫名其妙的成就感。雖然這種成就完全是虛幻的,卻仍然樂此不疲,照樣每天發佈朋友圈。
直到去年年底,我不再朋友圈發佈任何內容,也不給朋友圈上的任何內容點贊和留言評論。我開始刪除不經常聯繫的朋友,退出各式各樣的群,將朋友查看朋友圈內容設置成“近三天可見”,為自己的朋友圈瘦身,也不再參加任何朋友圈推出的活動。
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變化呢?這要從我到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支教經歷說起。2018年3月,受組織部門選派,我從渤海之濱來到黃河之南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支教。這裡是黃土高原與青藏高原交匯地帶,是以藏族為主的多民族聚居地區,海拔高,地勢高,交通閉塞,地貌獨特,氧氣稀薄,陽光透徹。這裡的一切對我來講都是新鮮的,幾乎每個週末我都要到附近村落和山峰去看看,我用相機拍攝下看到的與眾不同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回到住處,挑選美好的圖片,配上相應的文字,在朋友圈展示。
這樣展示了一段時間,好多朋友看到我發佈的精美圖片和精美文字,就以為在青藏高原腹地支教是一件十分美好的事情,甚至認為那裡一切都很好。但是,他們哪裡知道這裡的另一面,包括高海拔缺氧,包括飲食不習慣,包括半夜難以入睡,包括孤獨寂寞沒有朋友,包括交通不便觀念落後等等。這些在我的朋友圈裡不可能出現,我的朋友圈裡只有美好,因為我用發現美好的眼光大量這裡的一切,一切都用如初見的心態寫進文字,飽含深情。他們哪裡知道,在朋友圈裡抱怨、哀嘆對當地人會有怎樣的傷害;他們哪裡知道,所有圖片都是精心挑選後的呈現;他們哪裡知道,所有的文字都是飽含深情的呼喚。
有了這樣的錯覺和誤解,我覺得朋友圈還是少發甚至不發不任何信息才會更安全,否則讓人猜想,讓己難受。還是不發佈的好,還是不點讚的好。
別了,我的朋友圈。但願我的朋友圈裡的朋友過得都比過去好。不發佈,不點贊,不等於不牽掛。願一切安好!
美文美生活
哈嘍,我是亞梅吖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會把自己的心情,遇到的事啊,吃的什麼飯啊,發個朋友圈曬一下,與大家分享一下。
慢慢的朋友圈也成了炫富,秀恩愛的工具了,小情侶每天都在秀恩愛,出去玩了,吃點好吃的了都會發個圈曬一下。
其實這些本來也是沒什麼,但有些人就會心生嫉妒,所以就不會看你的朋友圈,更不會給你點讚了。
發個朋友圈與朋友分享一下心情挺好的,但千萬別太過了 這樣就容易影響你在朋友心裡的形象了呦!
亞梅吖
我現在就處於這種狀況。
- 朋友圈也很少發,即使是發,也是發孩子的成長進步的足跡和影像。
- 朋友圈點贊也少了,不想動手,動也象完任務,草草收場!
- 和朋友聯繫也少了,偶爾碰到,也只是寒喧幾句了事。
我不知道其他年齡段的交往狀況,只是偶爾聽說,他們也如我有同感。
那麼,我們的“朋友圈”究竟出了什麼問題呢?是我們老了?可90後、00後、10後,他們還年輕呢呀?
慢慢,我想到了人內心的變化,也許和這有關吧:
- 物質的豐富與繁榮,我們的選擇更多。
- 生活雖多彩,獨處很難得。
- 體驗過了多姿,修身正當時。
- 始於新鮮好奇,終於社交疲勞。
一種社交,一個朋友圈,一種狀態,持續久了,誰也會疲倦。
只有不斷學習,不斷完善自己,才是永不停歇、永不疲倦的腳步。
沸騰的靈感火花
第一是朋友圈的廣告太多了,大部分是朋友發的,拉黑她吧不好看,不拉黑實在是煩
第二是朋友圈的“演員”越來越多,旅個遊曬,吃個飯曬,買個口紅💄也曬,馬路邊看見個老外還曬🙄️,我真是服了,日子好不好自己明白就行,願意活在美顏相機裡誰也攔不住,
第三喜歡看看抖音裡搞笑視頻或者頭條裡有用的文章
所以幾乎不看朋友圈,有急事的自然打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