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協文件引來“狂歡”看一些人的心態,“奔跑中國”動了誰的奶酪

今天一份中國田徑協會關於《關於進一步規範馬拉松賽事註冊、認證、國際聯絡及標牌申報工作的通知》以某種形式刷屏與很多公眾號以及頭條,那就是“奔跑中國”已被“踢出”、“不再是”(還有其它惡劣字眼)中國田協認證系列賽事。

田協文件引來“狂歡”看一些人的心態,“奔跑中國”動了誰的奶酪

我仔細閱讀了這篇文件:

第一,除了“奔跑中國”尚未被列入現時中國田協系列賽事外,全文並沒有提到“奔跑中國”;

第二,文件明確表明“中國田徑協會將不定期在官網發佈系列賽事、活動名錄,及加入辦法”,說明了中國田協並沒有排斥任何一個系列賽事加入,只要符合規章都可以批准。也就是隻要“奔跑中國”按程序報備,完全有可能被認證;

第三,退一步講,即便是非中國田協認證賽事,仍然可以搞系列賽。文件講的很清楚:“非中國田徑協會共同主辦的系列賽事活動必須在省、自治區直轄市級體育局或田徑協會註冊、備案”,系列賽仍可以主辦,如“李寧10公里路跑賽事”等。

田協文件引來“狂歡”看一些人的心態,“奔跑中國”動了誰的奶酪

就田協錄入的幾個系列賽事來說,沒有一個能有“奔跑中國”覆蓋面廣,影響力大。個人2017年以來參加過多場馬拉松賽事,其中就包括幾個“奔跑中國”系列賽,入北京馬拉松、廣州馬拉松、無錫馬拉松、南京馬拉松、紹興馬拉松等,你能說這些辦得不好?“奔跑中國”動了誰的奶酪?以至於這麼迫不及待地將其清除出去?

田協文件引來“狂歡”看一些人的心態,“奔跑中國”動了誰的奶酪

誠然,馬拉松帶動的長跑運動在中國這幾年才真正興旺起來,發展中出現這樣那樣的瑕疵或錯誤在所難免,譬如蘇州馬拉松的事情,我之前參加過的兩屆還不是“奔跑中國”系列賽事,去年蘇馬才第一次加入。

田協文件引來“狂歡”看一些人的心態,“奔跑中國”動了誰的奶酪

為什麼國人就不能給馬拉松賽出現的一些問題以一定的寬容,批評指正讓其健康發展?而是大規模口誅筆伐地炒作,翻燒餅一遍又一遍地“狂歡”,恨不得置“奔跑中國”或中國馬拉松賽於死地而後快。

就個人的感覺,“奔跑中國”系列賽一年有那麼多的賽事加入,並獲得CCTV轉播,一定是動了某些集團的利益。總的來說這個系列賽還是非常成功的,想拿掉它並非易事。於是乎大肆炒作其一些問題,以及狂飈被中國田協“踢出”、“不再是”等來打造輿論是一些利益集團卑劣的手法,也是那些喜歡炒作這那問題的媒體或人刷存在的手段,與頭條上經常炒作“老人”、“中國大媽”等字眼一樣卑劣。

中國的馬拉松正在發展期,與鄰國日本的水平不可同日而與,某些媒體、利益集團、大V們不是相互幫助其成長,而是企圖通過內鬥來獲得個人或小集團的利益,這就顯得無恥至極!

個人覺得,“奔跑中國”的創意非常好,而且基本是成功的,絕不會被中國田協拋棄,只會希望其改正一些問題而健康發展。我敢保證下一兩批名錄就會出現“奔跑中國。”

附中國田徑協會文件:

田協文件引來“狂歡”看一些人的心態,“奔跑中國”動了誰的奶酪

田協文件引來“狂歡”看一些人的心態,“奔跑中國”動了誰的奶酪

田協文件引來“狂歡”看一些人的心態,“奔跑中國”動了誰的奶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