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專家談中國教育現狀 網友:期待教育變得更好

著名教育專家顧明遠曾經歷數了目前中國教育中存在的幾個悖論,讀了之後深以為然。結合自己的理解,找幾條感受最深的,來跟大家分享下這幾個中國教育問題中的現狀。總體來看,顧明遠說得非常現實,概括得非常精準,感覺條條都擊中了中國教育現狀的“要害”。

悖論1:理論上談素質教育,實踐中卻把教育質量停留在考試上

近年來,教育公平不斷被推進,教育質量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當談到教育質量時,卻出現了這樣的悖論:理論上,大家都在談素質教育如何如何,但是在實踐中,卻在踐行應試教育,總是把考試分數放在第一位。同時,為了達到分數的提高,不斷做著違背素質教育的事情,增加了學生的負擔。

教育專家談中國教育現狀 網友:期待教育變得更好

悖論2:一面規定減少考試次數,一面又開展各種監測

教育部門一再規定,要減少學生的考試次數,但是另一方面卻每年開展各種監測。這種監測,說是抽樣監測,但是試想,學校每個班都要做好準備,結果是反而增加了學校、教師和學生的負擔。教育質量的監測,只用一種單純的考試來測評,是否科學?這樣的測評,還是一種以分數來決定一切的思維方式。在這樣的測評方式下,老師和學校只有把壓力轉嫁給學生,造成更重的課業負擔。

悖論3:嘴上說愛每一個學生,卻有學困生和“三好生”之別

教育主管部門要求教師,要把愛心獻給每一個學生,不能區別對待,但是卻從另一個方面,人為地將學生劃分為三六九等。比如,每年評選所謂的“三好學生”,這不就是將優秀生拎出來使其“高人一等”嗎?讓大多數學生來仰望少數的“三好學生”是否合理?學生正在成長中,發展不是線性的,學生是需要激勵的,是需要榜樣的,但不能把學生定格在誰是好學生、誰是差學生上。

教育專家談中國教育現狀 網友:期待教育變得更好

悖論4:高喊素質教育,卻把升學率作為政績

一些地方一方面高喊素質教育,另一方面卻不斷地給學校、教師施加壓力,把升學率作為自己的政績。但是,升學率是一個常數,每年全國升學率都有一個定數。一所學校提高了,另一所學校就會降低,不可能每所學校都年年提高。追求升學率就像盲目追求國內生產總值(GDP)一樣,汙染了環境,出了問題將來治理則要付出成倍的代價。

悖論5:一方面說要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另一方面卻佈置很多難以完成的“作業”

教育主管部門規定要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小學低年級甚至要求不留作業,但是,學校在執行的時候,教師又佈置了許多的家庭活動,很多所謂“作業”孩子根本無法獨立完成,最終讓家長代勞,許多家長覺得苦不堪言;一方面學校減少了學生的家庭作業,另一方面家長又送孩子上各種補習班,學生負擔日益加重。總之,教師和家長一起,不讓學生有空閒的時間,不讓孩子有自由的遊玩活動,不相信孩子需要在玩耍中成長。

教育對一個國家民族來講,關係到國家的興衰、民族的未來;對一個家庭來講,關係到一家的幸福;對學生個人來講,關係到一生的前途。教育需要健康發展,就要根除這些存在的悖論。其實,在教育方面還有很多的悖論,這裡就不一一例舉了,大家可以留言來說說你們的看法。

教育專家談中國教育現狀 網友:期待教育變得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