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菜的無土栽培技術,需要注意的問題,新手必看

生菜起源於地中海沿岸,喜歡冷涼溼潤的環境條件,是我國南方地區秋冬春季的主要蔬菜之一。生菜以葉或葉球供食,口感柔滑或爽脆,味鮮甜。其營養價值較高,含有較豐富的礦物質和維生素,含鐵量較高,對壞血病有特效,並含有略帶苦味的窩黃素,具有促進人體血液循環、清熱解毒、安眠鎮痛的保健功能。在歐美、日本等國家是西餐作色拉冷盤的主要蔬菜,也可炒食。近年生菜大棚尤土栽培有定的發展。

生菜的無土栽培技術,需要注意的問題,新手必看

(一)栽培方式

大棚無土栽培生菜的方式有多種,常採用的有基質栽培、營養液膜栽培和深液流栽培,而以深液流栽培的效果較好。

(二)播種育苗

1.栽培季節生菜為喜冷涼的耐弱光性作物,不耐高溫,生長適溫為15~20℃,結球的適溫為17~18℃,溫度超過20℃不易結球。以秋冬季和春季栽培為宜,如華南地區栽培季節為9月至翌年5月。南方其他地區的播種期可根據當地的氣候情況適當提早或延後栽培。近年採用設施栽培技術,某些耐熱品種如全年生菜、萬利包心生菜等也可在夏季栽培,但產量稍低。

2.播種育苗生菜在25℃以上發芽較困難,其種子外充會阻礙氧氣的進入,導致發芽困難,超過28℃則完全抑制發芽,因此在夏季播種時要對種子作適當的低溫處理。播種前,可先用清水浸泡種子3~4小時,搓洗控幹水後,用溼紗布包好,置於15~20℃的恆溫箱中進行低溫催芽。一般經2~3天,種子便可露白。隨即可將種子直接播種在盛裝固定物如小石子、陶粒等的定植杯或盛裝育苗基質的育苗盤中,每杯播種1~2粒種子,播後在其上覆蓋一層基質;也可用2.5釐米x2.5釐米×2.5釐米的岩棉塊進行育苗,每塊岩棉塊內播1粒種子,隨後輕輕擠壓,然後在其上用遮陽網覆蓋,淋足清水,保持溼潤狀態,待幼苗具2-3片真葉時移入定植杯中,一般葡期需15~20天。

生菜的無土栽培技術,需要注意的問題,新手必看

(三)定植

當幼苗其6~7片真葉時即可定植到栽培床上,每平方米的泡沫定植板可種植40株,每畝植19200株左右。

(四)營養液管理

1.營養液配方適於生菜生長的營養液配方為(克/噸):硝酸鈣621,硝酸鉀444,磷酸二氫鉀330,硫酸鎂500,硝酸銨69。或採用日本園試配方:硝酸鈣945,硝酸鉀809,磷酸二氯鉀153,硫酸鎂493。這些配方均適宜生萊的生長。生菜對營養液中鐵元素的含量變化不敏感,不易出現缺鐵症狀,而其他葉菜如雍菜、芥藍等則易出現缺鐵症狀。

2.營養液濃度與酸鹼度管理般EC值控制在1.0~2.5毫西/釐米,前期低,生長中後期EC值應提高。每7天左右取樣檢測營養液濃度1次,若營養液濃度發生變化而不能滿足植株生長的要求應及時進行補充與調整。生菜耐酸性較差,水培對pH值要求較嚴格,生長髮育的最適pH值應控制在5.5~7.0,pH值低於5時會傷根,並出現缺鈣症狀,可用0.5%~1.0%的氫氧化鈉溶液加以調整;pH值大於7時,可用硝酸或磷酸進行調整。

生菜的無土栽培技術,需要注意的問題,新手必看

3.營養液深度管理定植初期由於植株較小,根系不發達,因此可深些,營養液深度保持在10釐米左行,以浸至定植杯底部1~2釐米為宜,隨著根系的伸長與生長,可逐漸降低水位,將液麵降至5~8釐米,讓一部分根系暴露於空氣中,以增加根系吸氧機會,促進根系發育和植株的生長。

4.營養液循環與補充營養液循環的主要目的是增加營養液中的溶氧量及使養分供應均勻,以滿足植株生長。營養液一般每天循環2次,上、下午各1次,每次1~2小時,夜間不循環。每天注意補充所消耗的水分,同時每7大左右檢測1次EC值的變化,補充所消耗的營養液量。由於生菜生長期短,一般在栽培過程中如果沒有出現較大的生理性病害,營養液不需要進行更換,可連續使用3~4個月,生產2~3茬作物,以降低肥料生產成本。

5.有機生態型栽培採用有機生態型系統的,以30米×6米的塑料薄膜大棚為例,可用磚砌成簡易栽培槽,槽內寬為96釐米,每座大棚內可設置3條栽培槽,每條栽培槽內可增加1~2條灌溉用的塑料滴灌帶進行灌溉供液或灌清水。營養供應可採用一次性施肥方式,即在定植之前每立方米基質中混入10千克消毒有機肥,外加2千克複合肥(15-15-15),定植後20天左右開始追施,每隔l0~15天追施1次,其餘時間淋清水。

生菜的無土栽培技術,需要注意的問題,新手必看

(五)溫度管理

生菜喜冷涼氣候,生長適溫為15~20℃,最適在晝夜溫差大、夜問溫度低的環境中生長。白天氣溫可保持在18~20℃,超過25℃應放風,夜間氣溫保持在10~12℃。

(六)適時採收

當植株達到採收標準時應及時進行採收。不同品種類型、不同栽培季節,其採收期有所不同,一般不結球生菜生長期為60~90天,結球生菜生長期為100~120天。

生菜的無土栽培技術,需要注意的問題,新手必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