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廢棄合同籤“理財協議”騙了30萬 原理財公司業務員被判五年徒刑

日前,一男子為還高利貸,竟以投資高收益理財產品為名,用廢棄空白理財合同詐騙數人,共計30萬元。

2018年5月,河東警方接到朱女士的報警稱,2017年10月,她與致富理財公司的業務員老張簽訂了理財合同,共計8萬元,為期6個月,年利率百分之十,但到期老張一直未返款,而且再聯繫時,老張手機關機。

沒過幾天,河東警方又接到一起報案,李女士稱她和騰達理財公司的業務員老張簽訂了一個5萬元的理財合同,合同到期後,老張並未給付。同樣類型的案件,業務員的名字也相同,這難道是巧合嗎?

經過調查,民警發現,致富理財公司確實有一個業務員叫老張,不過早在2017年6月就離職了,那朱女士的合同又是怎麼回事呢?

通過調查,民警瞭解到老張名叫張某,55歲,高中文化。因為好賭,欠下了很多高利貸,無法償還。

正在騰達理財公司做業務員的張某便偷藏了好幾份加蓋公章的廢棄空白理財合同。不僅如此,他還找到了一家做移動支付的公司,以公司的名義租用了一臺POS機。他利用廢棄的合同與客戶簽訂理財協議或續簽,並將款項直接劃轉到自己的賬戶內。嚐到了甜頭的張某,一發不可收拾,連騙數人,但隨著兌付合同的時間越來越近,害怕東窗事發的張某便一走了之。

隨後,張某應聘到致富理財公司繼續做業務員,但這裡的管理比較嚴格,為此張某頗費了一番腦筋。他先是將公司的理財合同複印下來,同時在網上找了一個刻章的,偽造了一枚公司印章,然後,又如法炮製地租用了刷卡POS機。做足了準備的張某,用偽造的合同和朱女士簽訂了“理財協議”,還“貼心”地提供了現場支付的服務,用早已準備好的刷卡機將朱女士的8萬元轉移到自己的賬戶。這些錢全部被張某用來填補自己的高利貸虧空。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警方於2018年12月將張某抓獲歸案。經審訊,犯罪嫌疑人張某交代了他詐騙朱女士、李女士等8人共計30萬元的犯罪事實。河東區人民檢察院對犯罪嫌疑人張某提起公訴,因其主動認罪,如實供述了罪行,依法可從輕處罰。日前,河東法院以詐騙罪依法判處其有期徒刑五年,並處罰金人民幣1萬元;涉案贓款繼續予以追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