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夫妻“一条龙”,鸡打头鱼扫席,一口大锅每年烧菜2000桌


老刘夫妇是江西松溪人。15年开始,利用农闲时间,靠一辆三轮车和一些简单的灶具、碗碟、折叠桌椅开始经营流动饭店,俗称农村酒席“一条龙”。今天承接的是十岁生日宴。因为适逢雨季,临时厨房和屋前禾场搭起了彩色的简易防雨篷。

按市场行情一百元一桌的加工费,东家希望优惠一点。因为都是朋友,刘师傅很爽快的答应每桌优惠十元。

这起宴席是东家自备食材,刘师傅负责加工。宴席前两天东家就把列好的菜肴、调料清单送过来,让刘师傅帮调算要买多少菜,避免浪费。

下午老刘夫妇就开着满载桌椅碗筷的小货车来到东家做“头胚”。所谓“头胚”就是给第二天的正席做准备,杀鱼、剁鸡、切肉、油炸等,一直忙活到晚上9点多。

以前,办事前几天就开始叫人帮忙搭棚、垒灶台、借桌椅、杀猪、买菜。现在一个电话全解决了,而且饭菜质量还挺高。”正在切笋的东家高兴地说。

干流动饭店的一般是夫妻两个人,男的掌勺,女的配菜做帮手,有时宴席的桌数较多,根据需要带上几个帮厨。

用废油桶支起的炉堂随便找个空地加上一口大锅,就成了临时灶台。炉堂里可添加很多柴火,火力可以调节,煮出的米饭松软。

临时厨房要同时支几个这样的土灶台,分别用来煮饭、炒菜、熬汤。12桌以下就只用一个锅炒菜就行了,超过12桌又得另支两到三口大锅才能忙得过来。

帮厨的女人要洗菜、煮饭、洗餐具、摆桌凳、上菜,宴席过后还要收拾“残局”。撤完餐具要进行清洗、清点等工作。她们的薪酬有些是按桌计算,也有按天计算。通常情况下,一名女帮厨一天的收入在100-200元左右。流动饭店让村里的闲置妇女劳动力多了增收的机会。

“开席啦,开席啦。”随着开席的鞭炮一响,帮厨们立即从厨房转战到厅堂,手脚麻利地端汤送菜,汤类菜肴上桌前洒点姜葱更鲜美。这一带的风俗是鸡打头,鱼扫席。

夫妻俩利用农闲时间,一年要办2000桌酒席。每年10月之后进入了流动饭店的旺季,曾创造过一次承接56桌宴席的纪录。用他的话说:累得腰都直不起。流动饭店的悄然兴起,带动了服务业的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