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沒有希特勒,二戰會爆發嗎?

RostGroot


如果沒有希特勒,那麼二戰也一樣會爆發;畢竟沒了希特勒,還會有東特勒、南特勒和北特勒。只要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仍然存在,只要經濟大蕭條依然會出現,那麼德國是一定會走上戰爭之路的。只不過與有希特勒的那個二戰不同的是,沒有希特勒的這個二戰的戰爭進程,有可能會和我們想的有些不太一樣(畢竟希特勒是個極端民族主義者,而且他的政策一向是反俄,換作其他人則未必會將“生存空間”放在東歐)。


首先來談談凡華體系的影響,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建立,其實是確立了英美法這三個資本主義老牌強國確立和維護了自己在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最上層地位;這也就是說,這個體系是專門用來打壓那些可以挑戰老牌資本主義強國上層地位的新興資本主義國家(比如德國)。因此。處在這個世界體系框架內的德日等國的發展也就隨之受到了這一體系的嚴重阻礙。所以,為了打破這個阻礙其發展的世界體系,並重新建立一個對德日等國有利的新世界體系,德日就必須通過戰爭的方式來達成自己的目標。

不過,由於此時的德國經濟還處在經濟恢復期,而且還收到了不少來自英美等國的援助(當然是有條件援助),因此德國和英美法等國家之間的矛盾還並不明顯(當然這跟當時德國國力和軍事力量虛弱也有著很大關係),雙方之間的關係也較為緩和。雖然凡華體系這個戰爭的導火索一直存在,但由於局勢還尚且樂觀,因此並未有人去點燃。而接下來爆發的經濟大蕭條則直接點燃了凡華體系這個戰爭導火索。經濟大蕭條的爆發,直接使整個資本主義國家都陷入了巨大的危機,而英法等國為了緩解這場危機,一方面加緊了對殖民地的剝削,另一方面則加緊了對德國戰爭賠款的追要。這直接導致本來就因為經濟危機而元氣大傷的德國再一次受到重創,通貨膨脹現象在德國異常嚴重(當時甚至發行了一億馬克面額的紙幣),許多人前一天的全部積蓄還可以買一輛小汽車,而現在連樹皮都買不起了。這直接導致德國國內的民族主義和復仇主義情緒高漲,民眾從對英法的仇恨轉移到了魏瑪政府的身上,認為是現有政府的不作為導致了德國的沒落,之後又轉移到了對資本主義制度的懷疑,隨之而來的則是法西斯主義和共產主義在德國的興起;這直接導致德國當時的統治階級,即容克貴族和大資本家必須選擇一個有利於自己的勢力結盟以繼續保證自己在德國的統治地位,最後他們選擇了法西斯勢力,即納粹黨進行結盟(畢竟這群人再傻也不會傻到跟一個反自己的結盟)。


而在納粹獨攬大權後,便開始緩解經濟危機所帶來的混亂;但是這種緩解只是假象,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總有一天會露出真面目的。但是德國既沒有英法遍佈世界的殖民地,也沒有美國那麼雄厚的底子,而和平發展還受到了凡華體系以及《凡爾賽條約》的巨大阻礙。因此為了進一步緩解經濟危機並摧毀凡華體系,德國才點燃了這個埋藏已久的“戰爭導火索”。正所謂時事造“英雄”,在德國國內法西斯浪潮如此之大的情況下,希特勒及其納粹黨能夠一枝獨秀也是起源於當時大環境的影響,即經濟危機造成法西斯浪潮流行的影響。在凡華體系和經濟大蕭條的雙重影響之下,即使沒有納粹黨,照樣會有其他法西斯政黨上臺並發動戰爭(當時德國共產黨上臺的可能性為0);這正如我們開頭所提到的一樣:“沒有希特勒,也一樣會有東特勒、南特勒和北特勒。沒有納粹黨、也一樣會有純粹黨、精粹黨和翡翠黨。”


二戰吐槽君


我認為依然會的。首先,受一戰戰敗影響,處於低谷期的德國充斥著許多對現狀不滿的人,並分佈在各個階層。那這一戰戰敗的影響有多大呢?德國海軍和陸軍廢了。海外殖民地基本沒有了。就連德國本土都被割出去一部分,由於但澤走廊被割讓,德國還出現了東西版圖不能互連。另外還有一筆足要讓德國幾代人才可以還清還的賠款(2010年德國才還清)。至於尊嚴和地位就不要奢想了。這些對於德國人是一個難以忍受的恥辱。

在這種情況下,沒有希特勒德國照樣也會有另外一個人發起二戰,無非是時間的問題。而29年經濟大危機後德國那些本就憤怒的民眾更是群起激昂。希特勒只是充分利用了這一現狀。我們需要知道一件事,一個人的思想不會憑空產生的,肯定有他生長的土壤。而一片較為廣袤的土壤,又怎麼會只會長出希特勒這一個?所以當時不幹現狀的德國人遲早會再次挑戰國際秩序。正如1919年法國著名元帥福煦所言,“這不是和平,這是二十年的休戰”(而當時的希特勒還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

接著我們再看看世界大戰這次詞吧。二戰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屬於很典型的世界大戰。那麼世界大戰肯定不會只侷限於歐洲。而二戰的戰場範圍不包含歐洲、北非、中東、東南亞、東亞、和四大洋。在當年軸心國的主要成員是德國、意大利和日本。日本和意大利雖然不是一戰戰敗國(而且他們均在一戰的條約中各獲其利)。但是他們對周邊的擴張野心卻很大。而二戰的主戰場除了歐洲就是亞太地區了。無非就是沒有希特勒或許二戰的時間會延遲,而且世界大戰的範圍可能會比較有限。

還有受一戰影響,當時主導世界秩序的英法兩國實力均受到不小的創傷。面對不穩定的局勢和一些後期和重新崛起的大國在各種領域上的挑戰他們表現的越來越無力。一些後起大國看到這種局面難免沒有打算挑戰世界格局。甚至在二戰前美國還曾制定過挑戰世界格局的一項大的戰爭計劃。也就是通過武力向英國、日本、墨西哥、中國等國開戰,當然這個計劃最終被羅斯福給否決了。總之當鮮有世界秩序主導者無法再有利維持世界秩序的時候,新的世界大戰爆發也就在所難免。在這裡得提紅警中的一個有趣背景,愛因斯坦製作時光機,穿越回去,殺死了希特勒。回來後卻發現斯大林發起了二戰。

所以雖然就後世的角度看,希特勒是二戰的重要發起者,但這只是表象的一部分而已。


黎塞留的野望


假如……假如沒有希特勒,德國依然會發動戰爭,二戰爆發不可避免。但結果和過程可能會有所不同。德國發動戰爭是有著複雜的時代背景和民眾基礎,如果把二戰爆發的所有原因都簡單地歸咎於一個或幾個獨裁者未免過於簡單。

第二次世界大戰不是孤立存在的事件,它是一戰歷史的延續,是歐洲列強相互之間的長期利益爭奪的必然結果。德國是一個快速崛起的後起之秀,在歐洲的歷史上是屬於後來居上者。德國發動二戰後被千夫所指,其原因就在於它是在全球討厭戰爭的大形勢下發動了侵略,還有最重要一點是它把種族滅絕融入了軍事之中。

沒有希特勒的德國,仍然會發動戰爭,依舊會被人詬病。但也許可能會因沒有種族滅絕的政策而被人迅速接受。無論怎樣,戰爭的爆發是不可避免的,這源於德國一戰後複雜國內外形勢及人民壓抑許久的情緒的大爆發。

德國在一戰戰敗後所選擇的共和制,並不是德國民眾民主意識的提高,而是一種帝制崩潰後對歐洲強國政體的機械效仿。作為勝利的同盟國,它們沒有給德國恢復生機和滋生民主的任何機會。他們的目的就是從德國身上榨取最大利益,防止德國的崛起。因此德國的海外領地被英法日澳肢解。

《凡爾賽和約》是德國再次爆發的直接動力源。根據和約,德國的軍事發展幾乎被完全限制,進攻性武器一律不許生產。萊茵河西岸地區還要被協約國駐軍佔領15年,萊茵河東岸大範圍內作為軍事緩衝區。除了在軍事上難以翻身外,戰勝國還緊緊的掐住了德國的經濟命脈。和約使德國損失大量的領土、人口和資源,而且德國還要向戰勝國支付一千多億金馬克的賠款,德國與德國人民已經被逼上了絕境。

在這樣的戰後條約框架下,德國沒有催生出真正的民主與和平,但卻將要壓榨出歐洲新一輪的戰爭和災難。因為戰勝國的這種極端的壓榨只能使德國埋下復仇的種子。遺憾的是作為趾高氣揚的戰勝國根本沒有人意識到這一點,而是加大對德國制裁的聲音甚囂塵上。當時還在擔任議員的丘吉爾卻意識到:過重賠款壓力會衍生仇外情緒,將來可能會破壞《凡爾賽和約》的力量。

看看德國當時的困境,1923年,一美元可兌換4萬億馬克,1000億馬克才能購買買一個麵包要花克,3000億馬克僅能購買一升牛奶。1929年,全球經濟危機爆發,德國經濟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失業人數達600多萬,七八口人的家庭只靠一個養活。因此,納粹主義的誕生地不是慕尼黑,而是凡爾賽。

在德國這樣的困境下,政府的無力再加上國際的壓力,倒逼著德國鐵腕強人和新的政府的出現。此時的德國政治領袖,誰能把德國人民從危機中解救出來,誰就會成為民眾擁戴的領導人。即使此時沒有希特勒的出現,其它的政治強人也會出現,萬事俱備,只欠強人。1930年9月,德國共有640萬選民把選票投給了納粹黨及其希特勒。西方戰後框架下的先天不足的德國式民主,最終造就了納粹黨,不得不說這也是對戰勝國遏制德國政策的一種諷刺。

1933年希特勒上臺後,德國民眾重獲“新生”。最顯著的就是生活得到改善,解決了民眾的溫飽,就業率達到了100%。德國人此刻的理想就是要時刻準備為元首、人民和祖國奉獻。積極響應元首的號召,建設美好德國。德國人民用那山呼海嘯般的激情徹底宣洩著心中的不滿和壓抑,那是一種感激、信任與愛戴,那是一種由衰敗轉向強盛、由屈辱轉向驕傲的群體宣言。在這種情形下,希特勒的決定就是德國的方向。

德國一戰後這種複雜的國內國際形勢,戰勝國無情的壓榨及凡爾賽和約的條條框框,使得德國這輛戰車遲早得爆發,這種歷史背景會孕育出無數個希特勒式的人物。即使沒有希特勒,那必然還會有別的什麼特勒。所以,沒有希特勒,二戰同樣會爆發。


野史也是史


如果評選20世紀最著名的政治人物,希特勒不出其右,甚至三觀不成熟的年輕人將其當為“偶像”。這雖然政治不正確,但是可以反映出希特勒機具煽動性和人格魅力。

筆者認為,即使沒有希特勒,德國也會發動二戰:

民主演變成民粹時一切皆有可能

在軸心國的政權中,只有德國的納粹黨是通過民主選舉上臺的。1932年11月德國大選,納粹黨得票33%,到了1933年3月,納粹黨得票率44%。希特勒在1932年4月總統選舉中,以36.8%的得票率屈居第二,第一名的興登堡得票率53%。在1934年8月2日興登堡去世後,在全民表決中,獲得了90%的支持率就任國家元首。

這會給我們顛覆性的認知,希特勒即使再位高權重,也要傾聽民意的聲音。從這點可以看出,當民主演變成民粹時,即使沒有希特勒,其他當選領導人也可能被民意挾持而發動二戰。

路徑依賴

德國納粹黨在1919年成立,1921年希特勒成為納粹黨的領袖。正如一個剛創業的公司,一個籍籍無名的納粹黨登上權力的寶座,離不開納粹黨吹噓的夢想和情懷。

納粹黨利用當時德國軍民在一戰中籤訂不平等的《凡爾賽條約》怨氣和l歐洲大陸的反猶歧視,隨著廣播電臺的普及,納粹的主張很快地聚齊了人心。正所謂謊言說了一萬遍就成了真理,況且納粹黨提出的主張在1939年還實現了,這讓德國民眾更加支持納粹向外擴張路線。


在希特勒執政的前六年裡,德國的基礎設施建設發展迅速,世界第一條高速公路就是在此期間修建的;受大蕭條影響的700萬失業的德國人就業;讓教育和文化水平大幅度提升;公然撕毀《凡爾賽條約》,1935年收復薩爾區,1938年收復法國控制的萊茵河,得到捷克斯洛伐克的蘇臺德地區。

在嚐到這些甜頭後,德國人民已經形成了對納粹路線的路徑依賴。一戰結束後的,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嚴重製約了德國的發展。在此背景下,德國人民熱切希望有鐵腕,強硬的領導人帶領國家前進。撕毀《凡爾賽條約》容易,但是摧毀一戰後的秩序確實困難。

德國在被整個歐洲大陸孤立,與英美法缺乏政治互信,中間也沒有雙方值得信任的國家斡旋,德國走中間路線已經行不通是當時人民的共識。德國陷入了納粹鼓吹的只有發動戰爭才能維持經濟發展和獲取絕對安全感的思想漩渦,而這個對外擴張路線不一定需要希特勒來執行。

高福利造成的財政赤字

在1939年二戰爆發前,從表面上看,德國已經脫離大蕭條陰霾,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但是當時德國卻有一個隱患:德國的高福利社會入不敷出。


1939年德國民間的財政開支是160億馬克,軍費開支是200多億馬克,而財政收入只有170億馬克。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這190億的虧空去哪填補呢?

當時德國的稅負非常低,個人所得稅的起徵點是6000馬克,相當於普通的工人幾乎不用繳納所得稅。個人的所得稅動不了,只能拿企業的所得稅開刀了。二戰時期德國的企業稅從20%提高到40%。除此之外,發行國債,花未來錢;接著勸富人捐款;增加奢侈品,煙,酒稅率。

這些辦法都用盡了,還是遠遠不夠。到了1937年年底,納粹德國的經濟部長亞爾馬·沙赫特辭職,原因在於納粹高層戈林嫌用市場經濟的辦法過於緩慢。從1938年4月開始,納粹開始盯上猶太人的財產,連哄帶騙,最後直接硬搶,把猶太人最後一顆金牙拔掉後推進毒氣室。

這些搜刮來的民脂民膏一部分用來支付納粹軍費,一部分用來高福利社會的支出。直至猶太人的財產被榨乾之後,二戰德國民眾的胃口已經被納粹喂得越來越大,為了維持統治穩定,只能走向對外擴張的道路。


在歷史長河中,雖然個人能起到影響作用,但是總體趨勢是不會改變的。二戰時期德意志民族的虛榮已經無法用確定性的東西能夠滿足,陷入了昔日榮光無法自拔,而希特勒只是充當了一個投食者。


梓蕤


★戰爭的爆發有深刻的背景,是不以個別人的意志所轉移的!假如沒有希特勒,二戰照樣會爆發!迄今,人類歷史上爆發過兩次世界大戰。一戰,是歐洲列強爭奪世界霸權和殖民地的產物,在19世紀末20年代初,法德、俄奧和英德之間的“三對矛盾”已十分尖銳,無法調和。先是德國、奧匈帝國和意大利建立了針對俄羅斯和法國的三國同盟,德國成為三國同盟的核心;隨著英德矛盾的發展,英國調整同法國、俄羅斯的關係,在1904年和1907年分別簽署英法協約和英俄協約的建立,這樣,歐洲兩大軍事集團對峙的局面形成,最終引發一戰。

戰爭是政治的繼續,是各種矛盾的集中爆發。一戰之後,帝國主義時代的老矛盾都未解決,新矛盾卻又產生並日益尖銳,如軍事實力發展較快的德、意、日三國要求重新劃分世界勢力範圍等。期間,資本主義發展史上最嚴重的一次全球性經濟危機,因1929年紐約證券交易所股市崩盤而爆發。西方國家大蕭條所帶來的動亂,使法西斯主義惡性發展。雖然,1920年時成立了“為防止武裝衝突、加強普遍和平與安全”的國際聯盟,但由於該國際機構受英法兩國的操縱,只是幫助大國重新劃分勢力範圍,鞏固了戰後世界體系,缺乏對侵略行為的有力制裁,無力阻止法西斯勢力的擴張。比如納粹黨迅速膨脹為德意志第三帝國第一大黨,阿道夫·希特勒上臺後建立起集權統治的法西斯體制,並且加緊擴軍備戰。到1933年11月,法西斯運動遍及23個國家,半年後增至30個國家。希特勒坐大,法西斯倡狂,日本侵華、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亞、西班牙內戰、慕尼黑陰謀等,將人類一步一步推向二戰的深淵!以史為鑑,“希特勒”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綏靖主義作崇!!!


勝算老兵


有沒有希特勒二戰一樣會爆發,希特勒的出現只是相對來說將二戰提前了,二戰的爆發是各種因素綜合一起的結果,二戰的爆發是不可避免的,因為一戰德國戰敗,德意志帝國被瓜分,奧匈帝國解體,英法兩國被打成二等殘廢。




獲利最大的就是美國和日本,作為勝利的一方,協約國集團制訂了殘酷的打壓德國的政策,德國海軍被撤銷,只保留極少量的陸軍,在賠償問題上,德國要被迫付出316億8000萬美元的天價賠償,這對當時的德國來說無疑是滅頂之災,但是,此時的德國對付英法尚可,如果面臨新加入的200萬美國軍隊,德國人實在沒有實力再做最後一搏了,雖然在巴黎和會上簽署了《巴黎合約》,但是德國人在內心中反抗情緒非常強烈,認為這是對德國的殘酷的剝削和壓迫。隨著後期兩次經濟危機的爆發,德國經濟趨於崩潰。


希特勒趁此機會上臺,德國民族主義情緒激漲,在希特勒納粹黨的煽動下,德國民族主義全面爆發,全面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開始整軍備戰,要那些那些壓迫者血債血償,奪回德意志帝國往日的榮光。


最終1939年9月德國、斯洛伐克和蘇聯從東西兩線閃擊波蘭,二戰爆發,二戰的爆發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不平等的戰後秩序引起的,即使沒有出現希特勒,當壓迫達到一個臨界點時,還是會點燃這個導火線,而希特勒只是一個助燃劑。


大飛哥愛歷史


假如沒有希特勒二戰真的不見得能爆發。



(正在演說的希特勒)


我一直相信人是可以改變歷史的,當一個人所處的位置月關鍵,他越有改變歷史的能力。

比如,漢武帝北伐匈奴,做出了前人所不能做出的成績,而這個決定充滿了風險,非一般人所不能。那麼,僅僅靠漢武帝就可以取勝嗎,顯然不是的,假如漢武帝不是恰巧遇見了衛子夫,而是遇到了別的姑娘,衛青和霍去病就得不到舞臺展示自己的才華,衛青會一直給公主家養馬,霍去病只會在民間長大成為普通人。

即便漢武帝對匈奴發動戰爭了,他們也只能作為小兵隨將領出徵,想要成長為將領,簡直比登天還難,假如遇到匈奴人的伏擊,軍隊全軍覆沒,他們在歷史上連個波浪都沒掀起來就消失了。

所以,衛青和霍去病能夠成長為不世出的名將,漢武帝能夠在前期對匈奴取得大勝,都和漢武帝恰巧遇見了衛子夫相聯繫。


(誰能想到衛子夫僅讓是漢匈戰爭的關鍵人物)


事實也證明,能打的是衛子夫的弟弟和外甥,而不是隨便哪個皇親國戚都有成為名將的能力。到後來,漢武帝讓李廣利對外作戰,就連西域的大宛國都差點沒打下來。而且在回師的途中,由於對士兵們不好,很多人在路上死去了,不可謂不悽慘。這樣的事情衛青做不出來。可見,皇親國戚不是成為名將的必要充分條件,它只會讓真正的名將提高上升的速度。

這也說明,一個人在歷史進程中具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旦某一個位置換了別人,歷史就會往別的方向發展了。

從以上結論不難看出,假如世間沒有希特勒,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走向很可能會有所不同。

希特勒的性格特點讓戰爭不可避免:

1,希特勒是一名好戰分子。

希特勒年輕的時候就非常好戰,當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希特勒迅速前往德國參軍,並且在戰爭中獲得了兩枚鐵十字勳章。



(希特勒只一戰中的照片,你們能認出那個是他嗎)

2,希特勒有著強烈的種族優越感,和崇拜強者的性格

一戰的同盟國是奧匈帝國和德意志帝國,本質上來說,希特勒作為奧地利人,應該在奧匈帝國當兵,而在戰前,希特勒也受到了奧匈帝國的招兵詔書,可是他造假,導致體檢不合格。等在奧匈帝國被淘汰後,他又跑到德國去當兵了。希特勒不願意在自己的祖國當兵是因為他看不上戰鬥力低下的奧匈帝國軍隊,所以沒有歸屬感。反而對北方的另一個德意志民族建立的國家德意志帝國情有獨鍾。所以,他希望加入德軍作戰。你看,即便是同為德意志民族國家,希特勒也會分成三六九等。


3,希特勒追求完美

他曾經說過,軍服一定要帥氣,才能吸引更多的年輕人來當兵。所以,希特勒做事喜歡追求完美。但是,過度追求完美讓他變得偏執,容易走上極端。




這三種性格特點,讓他不停致力於使用武力手段解決問題,而且有一種斬草除根的想法。於是,希特勒所做的一切不是為了改善經濟,而是以改善經濟為手段,凝聚德國人,為發動戰爭做準備。

一開始大多數人是不認可他的,他的權利來自於興登堡的任命

在當時,德國雖然爆發了經濟危機,但大多數人只是關注於自己的生活和晚上的麵包還有沒有,對於希特勒宣傳的納粹思想是不認可的。

所以,在第一次選舉的時候希特勒並沒有被選上,他之所以能當上總理,是因為興登堡總統的特殊任命。



(興登堡)

興登堡利用自己的權利任命希特勒,其實是想通過他的能力給德國帶來改變,只不過當時興登堡有點託大了,他以為還在對德國政府有操控能力,希望能夠制約希特勒的狂熱想法。但他忽視了自己已經80多了,於是權利逐漸被希特勒竊取,最終讓他成為德國的領導人,從而將德國帶入了戰爭的深淵。而當希特勒大權獨攬後,就開始以各種手段給老百姓洗腦,謊言重複一千遍就是真理。結果,大多數人成為希特勒狂熱的信徒,德國被拖入戰爭的深淵。



說實話,假如當初興登堡還年輕10歲,希特勒只能作為副手老老實實改善德國經濟,想要發動戰爭是不可能的。而如果,興登堡不特殊任命希特勒,戰爭就更難來臨。


遊者走天下


即使沒有希特勒,第二次世界大戰也一定會爆發。二戰的爆發是必然,但是希特勒的出現則是偶然。因此,如果沒有了希特勒,第二次世界大戰可能會提前或延遲,也可能沒有真實歷史中波及的範圍那麼大,但是,德國挑起戰爭是毋庸置疑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當戰勝國英國、法國等國逼迫德國簽訂了著名的《凡爾賽條約》之後,曾擔任協約國聯軍總司令、帶領協約國陸軍抵抗住德國軍隊、最終取得第一次世界大戰勝利的法國功勳元帥福熙,對《凡爾賽條約》的評價是:“這不是和平,而是20年的休戰”。

深入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對當時的國際形勢極為了解的福熙,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呢?因為,《凡爾賽條約》對於德國實在是太過苛刻。通過《凡爾賽條約》,德國損失了12萬平方公里,約佔其本土13.5%的面積,失去了12.5%的人口和所有的海外殖民地。德國的工業也因此損失慘重。

一戰後德國失去的國土

同時,《凡爾賽條約》對於德國的日後的發展也進行了極為嚴苛的規定。德國的軍隊被要求只能有七個師,人數要控制在10萬人以下,德國海軍艦艇被自沉,空軍被解散。可以說,曾經強大無比的德國軍隊在《凡爾賽條約》的規定下,已經沒有了多少戰鬥力。

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雖然戰敗,但在戰場上,德國卻始終處於以少敵多的局面,而且德國還屢屢取得勝利。因此,在德國民眾看來,德國並不是被協約國擊敗的,而是被協約國利用國力生生拖垮的。

所以,德國人對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敗,本身就並不服氣,而嚴苛到苛刻地步《凡爾賽條約》,更讓德國民眾極為不滿。福熙正是看到了這個人口高達7000萬的歐洲大國民眾的情緒,才有了20年休戰的說法。

凡爾賽條約

尤其當波及全球的經濟危機爆發之後,英國和法國為了轉嫁壓力,更加緊了對於德國的搜刮和壓榨,德國經濟也因此陷入了極為困難的境地。國家和民族的屈辱加上生活的苦不堪言,新仇舊恨加在一起,德國人對於英法等國的仇恨也愈發熾熱。

而且,雖然經過了《凡爾賽條約》的削弱,但德國此時依然是毋庸置疑的歐洲大國,如果加上居住於奧地利和捷克等地的德國僑民,德國人高達8000萬。如此數量的德國人,再加上德國佔據世界一流的先進工業和科技,德國依然擁有挑戰整個歐洲的實力。

狂熱的德國

因此,心氣兒本來就極高的德國民眾,面對現實境遇愈發不滿。而希特勒也正是看到了這種德國人的情緒,才最終煽動德國民眾,獲得支持,並最終成為德國的元首。

但是,即使沒有了希特勒,也會有新的野心家和戰爭狂人冒出,德國民眾的這種不滿也不會有絲毫的減弱,德國人通過戰爭改變自身境遇的想法也不會有絲毫改變。因此,由德國挑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依然不可避免。

希特勒

區別在於,沒有了希特勒的狂熱和偏執,沒有了希特勒的天才,德國戰車也許不會走的那麼深、那麼遠,德國對於歐洲地區的傷害也許也沒有那麼重。


鳶飛九天2018


如果沒有希特勒,德國仍然會發動戰爭,卻不會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這是兩個概念。毫不誇張的說,沒有希特勒就沒有所謂“德意志第三帝國”,按照《第三帝國的興亡》作者夏伊勒的評價,這個人有“惡魔般的性格、花崗岩般的意志、不可思議的本能、傑出的智力、無情的冷酷、以及對人和局勢驚人的判斷力”。



所以德國曆史學家梅因克總結說: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說明在歷史生活中,個人具有突出的和不可估計的力量。

首先明確一個定義,世界大戰是指全世界主要強國和大多數國家參與或被捲入的戰爭,它與局部戰爭有著本質的區別。理性嚴謹的德國人不會瘋狂到挑戰全世界的地步,但希特勒的狂熱和自信恰似一種傳染病,它傳染了當時大多數德國人,盲目地跟隨他走向全面戰爭並堅信勝利。



甚至希特勒本人,也沒有預料到他的擴張會演變成如此規模的二戰,就如同成功吞併萊因蘭、奧地利、捷克一樣,他認為繼續當吞併波蘭時,英法一樣不敢與德國開戰,而我們知道,閃擊波蘭恰恰標誌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開端。

德國在一戰中戰敗後,遭受到《凡爾賽和約》規定中比較苛刻的懲罰,不僅失地喪權,民族自尊心很受打擊,因此法軍統帥福煦認為這是“20年休戰”,希特勒也正是在一定程度上利用了這種民族情緒,從而順利的攫取到德國統治權力。無論誰成為德國的領導人,為“順應民意”去反攻倒算是一定的,戰爭或許不可避免,但未必引發第二次世界大戰,而希特勒是個例外,如果沒有這個戰爭狂人:



第一,德國或許適可而止成為中歐霸主,未必挑戰歐洲秩序的底線。

德國對波蘭提出領土要求後,戰爭的陰雲密佈,在此期間羅馬教皇、美國總統羅斯福甚至意大利的獨裁者墨索里尼,都進行了調停,以免歐洲陷入大戰。在錯蹤複雜的歐洲地緣政治中,希特勒以德國經濟即將崩盤和機會稍縱即逝的論點,固執地堅持已見毫不妥協。而大多數政治家在那樣的情況下,會選擇見好就收,畢竟德國版圖已經達到了空前的地步,不一定冒險發動戰爭。



第二,德國軍隊的戰法不會有本質提高,在戰爭初期不會取得輝煌的勝利。

普魯士軍官團專業而認真,但其有一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刻板;而希特勒並非科班出身,他有著富於幻想的思路和驚人的直覺,並且不受傳統軍事思想的束縛,在他的發現和極力支持下,德國軍隊才有了裝甲集群突擊和“閃擊戰”等跨越式軍事革新,否則這個改變也許會到來,但來得沒有這麼快。

正是戰法的質變,讓納粹德軍在波蘭、在西線以及在蘇德戰爭初期都取得了巨大成功,甚至國內軍內的反對派也迷惘和順從起來,從而極大刺激了希特勒的自信心和野心,進而得隴望蜀,一步步把德國拖進力所不及的大戰深淵。正應了那句話,上帝若想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希特勒正是帶領德國走向了瘋狂。



第三,德國極有可能先與蘇聯開戰,成為英法美等西方國家的馬前卒和犧牲品。

英法美對蘇聯有著意識形態的本能仇恨,之所以在納粹上臺初期採取綏靖政策,就是希望禍水東引,利用德國來削弱斯大林的紅色帝國。希特勒準確的拿捏了這一矛盾,趁亂壯大和重新武裝了德國,他有一個最嚴重的戰略誤判,即西方無論在什麼樣的情況下都不會與蘇聯站在一起,哪怕是二戰的最後關頭,他仍然寄希望與英美單獨媾和。

換一個德國領導人,也許會清醒的認識到這一點,要麼聯蘇對抗英美,要麼拉著西方打垮蘇聯,而唯獨希特勒左右開弓,再次讓德國陷入兩線作戰的困境,這與其本人狂妄自大是非常有關係的。



上述任何一種可能性,都會因德國的“非希特勒時代”而實現,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在啟動的車輪就會戞然而止,局步地區的衝突或有可能,斷不會扯進如此眾多的國家。實際上,德國內部試圖除掉希特勒的“密謀集團”也是這麼想的,由於德意志民族服從權力和遵守紀律的性格,不在肉體上消滅希特勒,這個國家的戰略和政略就無法從根本上改變。

而希特勒已經逐漸被權力和初期的勝利衝昏了頭腦,做出了一系列自不量力的決策,二戰終於不可避免。


度度狼gg


小小小百科全書觀點!

二戰的爆發不可避免。一方面由於英法兩國對德國壓制的太狠了。德國就好像是一個火山一樣。憤怒在一直醞釀。直到有一個人出現點燃這股憤怒的復仇之火。如果沒有希特勒也會出現其他的領袖。退一萬步說,即使德貴不會發起二戰。那麼美國或者蘇聯,其中一個國家肯定也會發起二戰。因為當初一戰的爆發就是因為英法兩國壟斷著世界上大部分的殖民地利益。其他新興大國都沒有發展空間。他們想要發展就必須打破英法的傳統勢力壟斷,所以當初德國發起了一戰,但沒有成功。而二戰德國的爆發又是一個拐點。相信德國即使沒有發起戰爭。蘇聯和美國也會有一國發起戰爭。但我更偏向於蘇聯。斯大林的貪婪那可是眾所周知的事情。


而德國發起二戰的勇氣有沒有美國的背後挑撥離間這都不好說。因為在二戰期間美國一直都有在和德國做生意。在戰爭初期甚至美國還會向德國提供武器裝備。之後武器裝備方面少了一些。但是生活物品,軍需用品還是在一直提供。只有在後期美國參戰的時候。才斷掉了給德國供應物資的渠道。這也是為什麼德國後期突然後勤補給都斷裂的那麼突然。而德國二戰期間在歐洲掠奪的錢財基本上也都被美國賺去了。美國這一手可謂是一石三鳥。既挑起了德國的野心,又在德國身上賺足了利益。最後還利用掐斷德軍供給資源一舉擊潰德國的後勤系統。


相比起美國和蘇聯。德國更像是一個悲壯的鬥士一樣。本身身為歐洲強國。但無奈的是整個歐洲利益都已經被雙方瓜分。而且發起了奮起反抗的一戰也被打敗。一戰之後更是慘遭不幸。由於英法對德國的警惕。所以他們加大對德國的壓迫。導致德國通貨膨脹,經濟崩潰。大量的德國人忍受飢寒交迫的困境。這也為二戰埋下了仇恨的種子。希特勒的出現就代表著德國對於壓迫不滿的宣洩。而希特勒也不是二戰的發起者。嚴格意義上說二戰的爆發這也在英法等預料之中。因為他們殘酷貪婪的剝削會導致什麼後果,他們也一清二楚。希特勒的出現只不過是加速了德國發起二戰的一個導火索罷了。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支持一下。歡迎大家留言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