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讓斑馬線容易造成堵車,專家建議取消,你贊同嗎?

日月同輝879


讓禮讓成為互讓,規則不應該僅限制機動車、同時應限制行人。

禮讓斑馬線是容易造成堵車的說法絕對屬實,當機動車的禮讓成為行人通行的籌碼時,這種讓行再也不是“禮”了。

高峰期擁堵時間大部分車輛和行人一定會出現“衝突”,斑馬線硬性規定的讓行使汽車不得不停,哪怕是斑馬線上剛剛有人邁出一步車輛可以正常通行也得停車,因為會被記為違章。信號燈一次交替假設放行20臺車,那麼對一位行人的讓行與否可能導致的結果有兩種:

  1. 不讓行這20臺車都可以不停留的通過下一個路口,在車輛通行後上一個路口才剛剛放行,所以行人有足夠長的時間通過斑馬線。

  2. 讓行這一個人假設其通過路況需要10秒鐘,這20臺車從起步到加速可能連一半都不能通過信號燈;這種循環一旦出現僅這一個路段內每個循環都有部分車輛不能正常通行,循環多次則是擁堵。

有一個現象非常有趣,一旦車輛開始嚴重擁堵後行人的數量也會倍增,那麼擁堵的車流則會被各個斑馬線截留成多個段落,行人不能完全通過之前車流無法移動。待車流能夠正常通行時,一定是行人通行的高峰期已經結束。

為了體現文明的禮讓導致汽車的嚴重擁堵是不爭的事實,每一次擁堵都是激發路怒症的病因,最終的結果是隻有讓行但絕不是禮讓,尤其是面對一些在斑馬線上閒庭信步的蠢貨,感覺有規則保護就不用換位思考了。

不過取消斑馬線禮讓也有些極端,畢竟還有些腿腳不便利的老人以及容易被驚嚇到的孩子,所以應該細化規則對行人和機動車同時約束不應該想一出是一出。

汽車禮讓可以使情況而定,行人禮讓汽車也應該視車流而定,如能夠判斷出在車流通行後可以正常且安全的通行讓一讓有有何不可呢?個人認為有兩種方式可以解決禮讓造成擁堵的問題:

  • 仍執行機動車禮讓斑馬線的規定,但細化規定出車輛禮讓的最長時間以及行人的通行時間,各路段擁堵程度的不同可以以指示牌的形式體現出來。或者按照統一標準執行最長時間,這樣的規定也許初期有些不太人性化不過一旦汽車和行人形成共識,通行效率會提升很多。

  • 第二點再簡單不過,安裝紅綠燈,只是成本過於高了。

禮讓應該是雙方共同體現出這種態度,單方的禮讓是人格魅力、單方被強制禮讓多少有些虛偽,以同樣的規則限制兩方是不是更合理呢?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天和Auto


應該改成一種明文規定的交通規則,而不是強制機動車讓行。下面說說我遇到的一個真實例子:

我在路口等紅燈,綠燈亮起後我開始通行,剛到達十字路口的對面斑馬線時,一個人仰首挺胸的闖了斑馬線的行人紅燈走出來,按照現在的規則他已經走入了斑馬線,我的機動車應該讓行,當時我沒有停車,因為是三車道,他還在第一車道,而我在第三車道,還有足夠的安全距離,而且我的車速也不快。我當時的想法是:我沒有違反交通法規,是行人闖紅燈違法,當時又是高峰期,我又是排頭車,不能因為他一人違法而導致大量的車不能通過路口而堵塞。

當時我就想好了,如果我被拍照,那我就要去申請行政複議,因為我沒有違反任何規則。

後來仔細查了幾遍,果然沒有被拍照。

我希望交通法規也應該加強行人的約束,也應該加強相應的處罰力度,做到跟機動車一樣也害怕被處罰,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治理行人和車輛之間的矛盾。


旅行攝影獅阿光


禮讓是相互的,而不是單一的,很多次明明是綠燈,斑馬線就搶上了一個行人,你走還是不走?不走下一個綠燈再上一個人你走還是不走?還有一次一大爺在斑馬線你老遠就停車讓他走他不走,給他打手勢請他走他不走,好吧您不走我走,剛要起步他啪一腳跨斑馬線上了,趕緊剎車,再讓還不動,起他就上,反反覆覆七,八次後面車都直按喇叭📣,沒辦法走吧,然後,然後就被罰了50元沒禮讓行人,我只想說大爺,您缺錢我可以把這50直接付現~


麥子84387287


本來不想回答這個問題的。後來看了一些評論,有些不同的聲音。說說我自己每天遇到的吧。我在福州市區工作,經常走五一路,群眾路,工業路等市區主幹道,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群眾路與五一路交界的這個十字路口,高峰期每次紅燈一亮起,總有一兩百號人結對闖紅燈過馬路(沒有誇張,我有特意數過幾次),左轉車道和右轉車道每次都要停下來等待行人,導致道路嚴重擁堵,通行緩慢。

我認為汽車禮讓行人是應該的,也是必要的,畢竟人的肉身之軀與汽車的鋼筋鐵骨相比出於極大的弱勢,但是這條交規也不能作為行人闖紅燈,隨意穿行的有恃無恐的籌碼。

還是希望在馬路上,不管是車主還是行人,多點理解。


閩CQL19


個人覺得你噁心人的斑馬線,現在不能取消.但規則應該更加細化.我曾經就在武漢300米長的路段上面,有三個禮讓行人的斑馬線.然後前面50米有紅綠燈路口.每到高峰期,那條路堵的就不行不行了.在武漢這種路段多了去了.禮讓行人的斑馬線,設置得太密集.嚴重的影響到了交通通行效率.也曾經碰到過在斑馬線邊上玩手機,一直玩10分鐘左右,我的車就在斑馬線前停了10分鐘的事情.所以個人感覺應該更加細化這個理讓規則.


風輕揚4659811


我每天早晚接送孩子上下學,說說我的經歷吧。當綠燈亮起,路人與對面司機同時起步,汽車以百米衝刺在我的腳下急剎車,他想趕我面前搶過去,又怕被攝像頭捕捉所以急剎,關鍵是我心裡沒底,到底能不能撞到我,所以我要停一下急促的腳步讓司機先過,而司機又不敢過怕拍到,這樣我與司機禮節一番還是我先走。關於這個話題我想行人是弱者,而且部分人是老人與孩子,我也開車,也能遇到這種情況,有時候開車過班馬線也被拍過,也不是故意的與行人搶過,是兩可之間,所以兩者要相互配合,相互理解,有些大爺式的人過馬路,是否加快點腳步走,大部分司機都是趕時間上班的一路上得有幾個這樣的路口替他們想一想,哎理解萬歲吧!


雄鷹27340


感謝“禮讓行人”讓我重新拾起了自信。

每當我心情低落的時候我便不由自主的來到斑馬線旁,看著身邊一輛輛不同價格不同品牌的汽車不約而同的降低了速度並停在我身邊,車內的駕駛員用那種殷切中略帶焦急的目光對我行注目禮。在這炙熱的目光下我猶豫了,茫然了,無所適從了,剛剛抬起的腳又侷促的放下,放下後又猶豫的抬起。直到警察同志來到我的身邊,親切而又禮貌的詢問“嘛呢,還不趕緊過切”。

在人民警察關懷的目光下,我的信心回來了,一步三晃,走三步退兩步的走過那短短的斑馬線。紅燈亮了,望著身後停滯不前的車輛,聽著駕駛員懊惱的嘆息聲,信心極度膨脹著,腦海裡不斷的響起一個聲音“走回去,再走回去”。嗯,決定了,為了讓這和諧的一幕再次出現,我轉過身又抬起了腳…


MarilynManson657


我是司機,也開了六、七年了吧,大概20萬公里吧,開車還算穩當!

但是我想講個事情:

有次傍晚我在一個小縣城住宿,飯後散步,走到一個路口,馬路寬大但是沒有中間隔離帶,我等到了綠燈後過馬路,就我一個人!人少車多!但是走到一半,人行指示燈就紅燈了,那個路口又沒有什麼中間綠化帶或隔離帶什麼的,我不能在馬路中間吧,第一個車看看我讓我了,接著走,是個小貨車氣勢洶洶扔下一句找死嗎開走了,然後我小心翼翼過了馬路!

我覺得這種情況行人還是蠻弱勢的,中國好多路況不是那麼太好,能讓就讓讓行人吧!

雖然我是司機,但我也是行人,我的家人(老人孩子)也是行人,所以雖然會造成堵車,還是希望司機禮讓行人!


moon961


同意,交通規則,不單單是管制車輛,而是應該連行人一樣管住才對,我是一個老司機了 開車二十多年了,在我小的時候 和剛剛開車的時候 交通事故很少 尤其是車和人的交通事故 第一那會車也少 其實最關鍵的還是那會的人 看到車 都會首先選擇躲讓 首先選擇確保自己的安全 在通行 騎自行車的步行者 都一樣 大家再看看現在的人 雖然說現在的交通規則對機動車的規則越來越多 對司機的規則越來越多 確實司機和機動車也越來越規矩 可是呢機動車和非機動車 和行人的交通事故卻越來越多 說到底 這是單方面約束的結果 沒有禮讓行人的時候 還好點 禮讓行人以後 在紅綠燈路口 禮讓行人線上 閒庭信步 視死如歸的人 越來越多了 真不知道這個禮讓行人是誰提出的 哎 如果是規則就得誰都得遵守 不管是行人 機動車 還是非機動車 一視同人 誰的過錯誰承擔 不要分什麼弱勢群體 一律分的清清楚楚 只有這樣 公平公正了 每個人都會遵守規則 我們國人素質就會提高了 我們的交通道路也會暢通無阻了


隨風的心10


專家就是專家,老出餿主意。這個禮讓斑馬線不僅不應該取消,還應該強力執行,並且如果開車的在斑馬線撞死撞傷行人,應該等同刑事入罪,應該和酒駕一樣嚴格。因為不管是開車的,還是開飛機的,你每時每刻都會成為街上的行人,相信我們每個中國人都能感受到現在走在馬路上,是有多麼大的不安全感,如果不嚴格執行斑馬線法律,就不能保障行人的安全感,提出取消斑馬線禮讓的專家,請他們尊重中國人的人權,這是一個大國應有的風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