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外包裝就能識別是純糧酒還是酒精酒,方法很簡單,容易掌握

很多消費者去商場超市買酒,大部分都是看品牌價格,幾乎很少有人會看瓶身上細細的文字,而瓶身上的標籤呢,總會打上一個“執行標準”或者“產品標準號”的東西,這是什麼呢?


從外包裝就能識別是純糧酒還是酒精酒,方法很簡單,容易掌握

當你選購酒產品的時候,第一件事是什麼?當然是打量外包裝上註明的信息,看一看生產廠家、生產日期什麼的。商品標籤上的“信息”很有用。

在這之前我們要明白中國白酒按國家標準分為3類:

一:固態法白酒

以糧谷為原料,採用固態(或半固態)糖化、發酵、蒸餾,經陳釀、勾兌而成的,未添加食用酒精及非白酒發酵產生的呈香呈味物質,具有本品固有風格特徵的白酒。

一瓶固態法白酒,酒精和水佔98%,幾百種有機分子佔2%,酒的優劣,不決定於那98%,只決定於這2%,這2%中,最重要的是酯類。

酯類分子有大有小,酯類大分子是這樣產生的:微生物把脂肪轉化為脂肪酸,再轉化為脂肪酸酯。

二:液態法白酒

以含澱粉、糖類物質為原料,採用液態糖化、發酵、蒸餾所得的基酒(或食用酒精),可用香醅串香或用食品添加劑調味調香,勾調而成的白酒。

勾兌的香精都是小分子,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很高,有的甚至也溶於水,所以,液態法白酒兌水後不會有析出,不會呈現白色渾濁。


從外包裝就能識別是純糧酒還是酒精酒,方法很簡單,容易掌握

三:固液法白酒

30%固態法白酒+70%液態法白酒。但是絕大多數酒企加的固態法白酒都不夠30%,即便加夠,兌水也僅呈現微微淺藍。

明白了這些,我們再來看代碼。首先看這個圖:


從外包裝就能識別是純糧酒還是酒精酒,方法很簡單,容易掌握

請注意這個GB/T20821這個就是液態法白酒的國家執行標準,也就是大家常說的食用酒精勾兌酒。

酒類生產流通,必須要一套標準原則。有液態法白酒標準、固液法白酒標準、以及各種香型的執行標準。

GB/T20821 液態法白酒GB/T20822 固液法白酒GB/T10781.1 濃香型固態發酵標準 (五糧液,瀘州老窖,劍南春等)GB/T10781.2 清香型固態發酵標準 (寶豐酒,汾酒等)GB/T10781.3 米香型固態發酵標準GB/T14867 鳳香型白酒 (西鳳酒等)GB/T16289 豉香型白酒GB/T20823 特香型白酒 (四特酒等)GB/T20824 芝麻香型白酒GB/T20825 老白乾香型白酒 (衡水老白乾等)GB/T21820 地理標誌產品 捨得白酒GB/T21822 地理標誌產品 沱牌白酒
GB/T22041 地理標誌產品 國窖1573白酒GB/T23547 濃醬兼香型白酒 (白雲邊等)GB/T26760 醬香型白酒 (茅臺酒,郎酒等)GB/T26761 小曲固態法白酒

能夠標註液態法白酒的產品還是比較少見的,大部分 “酒精酒” 會通過各種方式隱藏自己的真實身份。

【方式一】:通過選擇 “衛生執行標準” 迴避這一問題。如GB2757是所有酒類生產企業必須遵守的衛生標準,一般無需標註。如有某款產品標註這個代碼,那麼很有可能是心虛!

【方式二】:採用地方標準,企業標準魚龍混珠。那麼,什麼是國標,地標與企標呢?


從外包裝就能識別是純糧酒還是酒精酒,方法很簡單,容易掌握

有不少 “酒精酒” 通過選擇地方標準,企業標準來繞開工藝及酒質問題。所以,當您看到標準號為DB,QB開頭,就需要多一份留意了。

提醒大家:這種鑑定方法只能作為參考。我們可以判別哪種酒別喝或少喝,但不能確定哪種酒是絕對沒問題的。

有不少酒明明是食用酒精勾兌,卻偽造自己的身份標註了純糧固態的執行標準。

如今很多GB/T10781.1-2006 濃香國標,GB/T10781.2-2006 清香國標都被玩壞了,明明產品使用了食用酒精,卻不顧法律規定胡亂標註。

最後,執行標準裡的 “優級” “一級” 又是什麼意思?

這一般出現在GB開頭的國標。通過這兩個標註可以看出酒質的好壞,優級 > 一級產品。

真正的白酒愛好者會選擇優級產品。一級產品相對來講要差些。比如醬香型白酒,必須是使用大麴釀製的才可以標註優級,如果是使用麩曲工藝只能標註一級。


從外包裝就能識別是純糧酒還是酒精酒,方法很簡單,容易掌握

即便是標記了優級的產品,價格差別也很大,這是因為優級產品中也有高低之分,有非常精品的有機產品,也有剛踩數據標準線的優級產品。所以,這種識別方法只能作為一種參考,並不能完全確定標註優級的一定是好酒。

歡迎全網搜索“國酒說”,為你帶來更多酒類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