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以下趨勢:越是全面放開戶口,三四線就越加速收縮!

昨天,大家都在討論一份文件發改委印發的《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然後我簡單的說了下看法,是群發消息。

今天,重點的把這份文件看了看,發現了很多重要、不同於以往的改變。

01

首先,人口淨流出的三四線涼了。

2019年對於中小城市的發展態度有了些變化。

2018年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中提出:中小城市和建制鎮要全面放開落戶限制;加快培育新生中小城市,引導特色小鎮健康發展。

在2019年的文件中,卻罕見提到了這一句“收縮型中小城市要瘦身強體,轉變慣性的增量規劃思維,嚴控增量、盤活存量,引導人口和公共資源向城區集中”

這說明,人口淨流出的三四線不能再攤大餅發展了。

有學者統計了2000年和2010年兩次人口普查數據。發現10年以來一個很觸目驚心的現象——

中國有三分之一的國土人口密度在下降,中國行政意義上的600多個城市中,有180個城市的人口在流失。

但同時,地方政府依然大規模賣地、搞基建,出現了很多爛尾樓,房價依然居高不下的奇葩現象。以後收縮型中小城市,將會避免土地、公共資源浪費。

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思路轉變。會影響未來20年的中國中小城市的發展格局。

02

另外一個明顯的變化就是積極鼓勵大型城市、中型城市的落戶限制。

城區常住人口 100 萬—300 萬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戶限制;

城區常住人口 300 萬—500 萬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開放寬落戶條件,並全面取消重點群體落戶限制;

超大特大城市要調整完善積分落戶政策,大幅增加落戶規模、精簡積分項目,確保社保繳納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數佔主要比例。

通過對大城市、超大特大城市的落戶規定,我有了一個更加明確的認識:

中國城市發展方向有了新的變化:從鼓勵中小城鎮發展到鼓勵向城市群發展。

發現了沒?剛剛過去一年,上述城市的落戶政策有了大幅度的改變。

1、2018年,全面取消落戶限制的還是中小城鎮,常住人口 100 萬—300 萬的Ⅱ型大城市還在探討積分落戶制度;2019年,常住人口 100 萬—300 萬的Ⅱ型大城市已經全面放開。

2、2018年,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還在強調城區、新區、縣級怎麼落戶,主要以吸引人才到新區、縣域落戶為準,而現在,明確規定要大幅增加落戶規模。

我來總結一下吧。

對比2018年、2019年落戶政策的不同:

人口淨流出的中小城市,不能再隨便擴張、瘋狂建樓了;

大型城市統統放開戶籍限制;

超大城市、特大城市要抓緊搶人!

03

這個政策,具體會涉及到哪些城市?請看以下表格。

直接獲益的,是超大城市、特大城市、以及I型大城市。以北上廣深,省會城市等一二線城市為主。


警惕以下趨勢:越是全面放開戶口,三四線就越加速收縮!



其次是人口基數比較少、經濟實力稍弱的省會城市。

以及在城市群中的三線城市、人口淨流入的限購城市。

警惕以下趨勢:越是全面放開戶口,三四線就越加速收縮!


警惕以下趨勢:越是全面放開戶口,三四線就越加速收縮!


如果不限購,人口淨流出的話,即使在上述表中,也是沒什麼優勢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從2016年開始,三四線城市普遍大規模的房價上漲,而上漲的本質在於棚改貨幣化政策,以及三四線接盤俠按揭的槓桿影響。

棚改貨幣化、加槓桿買房只是短期的曇花一現,

影響樓市最基本的、最長遠的還是人口。

所以,落戶政策,可能會讓三四線房價下跌的預期來的不那麼快,但無法阻止房價下行的趨勢。

通過前兩部分的分析,大家也都能明顯感覺到:一二線的重要性在提升,貨幣流向、政策支持又從三四線轉移到一二線了。

我想這次落戶政策可以看成是未來樓市的一個分水嶺。

從16年開始,一二線大規模的最嚴格調控已經邊際放緩,三四線的上漲已經是過去式。

一二線的寒冬已經沒有了,基本面開始回暖。

2018年、2019年的政策都提到了“人地錢掛鉤”,也就是說,分給一個城市的財稅、土地指標,都和這個城市的落戶人口數量有關係。

說的直白一點,搶人大戰會大幅度提高地方政府收入。

想象一下,當各個城市的目標不再強調GDP,而落戶人口數量成為新的KPI的時候,會是多麼白熱化的搶人狀態。

這兩年依然是省會城市、二線城市經濟發展的爆發年,錯過了這波人口紅利,以後到老齡化社會,就只能等著哭了。

04

最後還是要聊聊,新的落戶政策對樓市的影響。

其實很簡單,對標兩個城市就行了。

落戶政策放開,無外乎就是兩種模式。

一種是西安模式,一種是天津模式。

西安大幅度放開落戶是從2017年開始,爆發於2018年。2017年,西安樓市均價上漲40%以上。均價6000元/㎡左右的房價紛紛破萬。到了年底,新房一直漲,二手房價格上不去,西安樓市本來已經歇菜了。

沒想到2018年,西安樓市憑藉落戶放寬政策再一次爆發。2011-2016年,西安年均人口增速僅4.6萬人。2018年,全西安落戶人數已經超過70萬人。

所以即使在限購約束之下,西安樓市依然通過落戶政策實現了量價齊漲。

再看天津,2018 年 5 月 16日,天津發布“海河英才”行動計劃放寬落戶條件,在津無工作、無房、無社保,年齡不超過40週歲的全日制高校畢業本科生可“零門檻”直接落戶。

沒想到,發佈不到一天時間,居然有30萬人申報。“天津公安”APP系統、落戶的微信號居然掛掉了……後來,天津在4天內給落戶打上4次“補丁”,搬出了調檔案的殺手鐧,直接卡住了一半左右的人。

貓叔記得,在宣佈天津放寬落戶的那天,粉絲和平區的230萬老破小學區房直接漲到了280萬,被一位北京的買家當晚全款定下……但之後,因為天津及時規範了落戶規則,天津房價也並沒有出現大漲的情況。

所以未來城市的房價,很有可能是“一城一策”,到底是”西安模式“還是”天津模式“,就看大家的選擇了。

如果是天津模式最好,但如果是西安模式,迫於調控的壓力,新房的價格會繼續被備案價限制——很可能出現的情況是,二手房房價上漲沒什麼人買,新房價格很低但很難買到。

後續的情況當然還要繼續觀察,

不過,如果你的城市在放寬落戶,你恰好又是剛需,那我的建議是抓緊搖號。


警惕以下趨勢:越是全面放開戶口,三四線就越加速收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