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要不得的是短視

人生要不得的是短視

你為什麼輸給了自己的人生,為什麼過得這麼不如意?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說辭,各有各的理由。但是大多數輸的人,有一個共同的毛病,就是短視。

我們總是隻看到眼前,總是惦著我們看到的那一根蔥,想把它據為已有。

我常常聽見不少體制內的人在飯桌上談論他們的工資,誰誰漲了一級,二百塊錢,誰誰這次沒漲上,少拿一百多。

我常常看見超市門口大爺大娘排著長隊,他們起得跟我一般早,有時更早,我起早的目的是跑步,是要敲字。他們起早的目的,就一個,要排隊。

排隊做什麼,因為超市今天有免費的雞蛋,每人限領五個。

人生要不得的是短視

我們的悲哀在於,我們總是缺少遠大的理想,說理想或許有點過,或許有點空,說目標可以。

我常說,一個人應該有三個目標。一個是近期目標,就是近期你要學啥做啥,要達到啥水平。比如說要通過一次考試,要拿到證。比如說最近有個工程,你要按期把它幹完。再比如你剛入手一本書,一週內你把它讀完。

第二個是中期目標。就是三到五年,你要幹成啥,要從目前的狀態改變到哪一個更新更好的狀態。比如你要讀研,比如你要在三年內換房買車。還比如年輕人要在三年內戀愛結婚。還比如三年內,你完成一次積澱,具備跳槽的各種條件,三年後你要順利跳到你早就看中的那個平臺去。

第三個自然就是遠景目標了。這遠景目標,我們常常把它稱作理想,其實它不是理想,更不是夢想,它就是我們的遠景目標。

比如這輩子你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你要通過哪些努力,通過哪些方式,抵達到哪個高度。你要成就什麼,要給自己贏來什麼,要讓自己到達什麼樣的地方。

人生要不得的是短視

三個目標,決定了我們的人生要分三步走。要分三種狀態來實現。

三個目標合起來,我們的目標才算是完整的,才算是合理的。

但是大多數的人,只有一個,頂多兩個,他們把第三個丟了,或者他們沒有能力建立起第三個。

光有一個兩個要說也不可怕,但問題出在,他們把第一個和第二個世俗化了。

將人生的目標世俗化,或者功利化,是我們寫就人生敗筆最關鍵也最可怕的一個原因。

但是大多數的人,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相反,他們津津樂道,他們沾沾自喜,他們以為他們的目標是對的。

人生要不得的是短視

什麼樣的人才叫可悲,就是短視。

只盯著眼前,只盯著那點雞毛蒜皮。今天這頓飯誰請,昨天我請了A,前天A請了B,今天怎麼也該B請我和A了。他要不請,就是一個不值得交的人。

今天有單位請我去寫一篇稿子,說好給三百,改天還有一家單位,說有材料可寫,我還能掙三百。

單位上要發福利了,一人一筐蘋果,我等啊等,怎麼還不發啊,新領導真不是東西,說好的要發,但遲遲不發。

街上又新開一家火鍋店,開業三天大酬賓,半價,我必須得去吃啊。

想想看,我們的生活,日復一日,是不是陷在這樣的斤斤計較裡,是不是陷在這樣的瑣碎裡,是不是被這種蠅頭小利給坑著給纏繞著?

人生要不得的是短視

我們的眼光被我們看得見摸得著的一些具體的利益困住。我們的手腳被我們前面的一些小誘惑縮住,只要我堅持一下,就一下,我就能得到它了。

目前這家單位雖說平臺不錯,能讓我見識到太多別處見識不到的東東,還能從長遠培養我提升我,但它給的工資低啊,昨天有新單位要挖我了,工資比這裡多幾百。雖然單位小點,雖然沒有培訓沒有啥長遠,但給的錢多啊,我得去。

只盯著眼前的人,永遠看不到遠方。

心中沒有遠方的人,永遠不會走得太遠。

短視是一種病,它讓我們的雙眼被那一點點利益所迷所困,它讓我們的步子在決斷前變得猶豫變得不知往哪個方向邁。於是我們會習慣性地做出一個決定,先把這點東東得到。

久而久之,我們的生活,就只剩這一點點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