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風韻:楓樹嶺豐家源太平橋

楓樹嶺鎮夏峰片水系有兩支,一支叫前溪,一支叫後溪。豐家源村在前溪,村莊水口有石拱橋,橋上有屋,屬風雨廊橋。據宗譜記載,該橋建於明朝成化壬辰(1472),丁酉年(1477)兵毀,嘉靖甲申(1524)冬重建。高四丈八尺,長六丈六尺,新聿亭宇於上,高闊各一丈六尺,兩簷設楯以敝風雨。楯置凳以息行人,又塑神像以祈豐穰。其橋之所費計銀一百二十餘兩。至今近500年。

《富石豐氏宗譜》有《重建太平橋記》。

古桥风韵:枫树岭丰家源太平桥

重建太平橋記

距縣南郭五十里有曰太平橋,成化壬辰里人豐廷碧、廷瑗、廷三、廷四、廷璇、文仲、文儀等架木創屋於上,往來民德之,著於縣誌,彰彰可考。丁酉春,致兵賊回祿,迨五十餘年,累經架木通行,易為朽壞,過者危之。嘉靖甲戍冬,邑宰蘄水胡侯仲莫(謨)因兩公事會審,道經此橋,顧謂廷璇子孟元、孟正,侄鑛:所居違橋不遠,忍令其圯而不治之,病涉非輕,汝宜勉之。孟元應諭,夙夜不遑,首出銀谷木料,厥弟孟正、侄鑛各出其資財,忻然樂助。鳩工鑿石,經年捲橋,崇四丈八尺,長六丈六尺,新聿亭宇於上,高闊各一丈六尺,兩簷設楯以敝風雨。楯置凳以息行人,又塑神像以祈豐穰。其橋之所費計銀一百二十餘兩。僉謂厥工成矣,苟弗志之,何以記歲月而示後人乎?於是徵餘記之。餘於正德癸酉避流賊經往過之,承孟元止宿,意甚篤,義弗容卻。竊謂士一霄壤,莫大於盡繼述之善。今孟元輩能遵父志,重建其橋,可不謂之善述耶,其澤及人豈淺鮮哉。較之昔鄭子產以乘輿濟共,德及人之眾寡大不侔矣。餘樂道人之善者也,故為記之。

嘉靖戊子秋月吉旦,賜呂柵進士廣東屯田鹽法僉事欽授福建案察司副使三衢開邑方思道拜撰

注:《遂安縣誌》記載,胡仲謨,嘉靖元年至三年任遂安知縣,干支為壬午、癸未、甲申。記中嘉靖甲戍,應為甲申,即嘉靖三年(152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