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學生需要補作文嗎?有什麼建議嗎?

小杰媽7



我是一名工齡20多年的語文老師,我覺得如果三年級的孩子去補作文,還不如把補作文的時間拿來讓孩子多讀書,多帶孩子出去玩。三年級的孩子補作文容易約束孩子的思維,讓孩子的思維變得死板;容易讓孩子對作文產生畏難情緒和牴觸情緒,別的孩子都在玩,他卻在補習作文;最重要的是讓孩子失去了很多捕捉生活中的美的機會。

1、讓孩子適當地讀一些作文,以發現規律,找到方法。

作為剛學寫作文的三年級孩子,適當的範文指導是必要的。家長朋友可以和孩子一起讀作文,並特別注意作文的評語,讓孩子發現寫得好的作文有什麼特點,從而發現規律,掌握必要的寫作技法。比如三段式的構段方法;開頭和結尾相呼應的技巧;利用典型事例抓住 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心理活動刻畫人物的方法;寫清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狀物的文章要抓住物體的形狀、顏色、味道、聲音,運用恰當的修辭手法進行描寫;場面描寫可以按照由整體到局部再到整體的方法進行。

2、有意識地指導孩子觀察生活。

經常帶孩子出去玩,指導孩子按一定順序觀察景物,鼓勵孩子把看見的記在腦海中,還可以記在隨手記日記本上;指導孩子關注特點鮮明的人物和有趣的事件以及感興趣的物品;引導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在做事的過程中體驗生活,並體會自己的心理活動;多到農村看看,觀察每個季節的景色變化以及田野間的蔬菜、瓜果的形狀、顏色。


在學校期間,要鼓勵孩子和小夥伴參加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和文娛活動,注意關注其他同學的生活、學習和勞動。

3、句子練習和片段練習。

句子練習包括讓孩子把句子寫具體,用上恰當的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讓句子變得形象、生動。

片段練習可以讓孩子描寫人物外貌、語言、動作(分解開來,每樣都讓孩子寫具體)勞動場面、活動場面、心理活動、做某件事情的經過、物品的形狀、顏色等,還可以仿寫課文中的片段。

4、注意寫好作文的開頭和結尾。

一篇好的作文離不開好的開頭和結尾,我們要指導孩子寫好開頭和結尾。比如開頭可以用開門見山、引發回憶、環境描寫、外貌描寫等方法;結尾時採用首尾呼應、抒發情感、寫出啟示等方法。

5、關注孩子的口頭表達。

要經常和孩子溝通,要引導孩子把看到的,聽到的和想到的說給大家聽。還可以讓孩子給大家複述課文內容,講故事,編故事,編謎語和兒歌。

三年級的作文才剛剛開始。作文是一個長期的需要堅持的過程。不管是老師還是家長,我們都要做好打長期戰的準備。

6、廣泛閱讀,積累語言和素材。

每天要指導孩子多讀書,多積累,可以是書面積累,業可以是口頭積累,對於好的詞語個句子,鼓勵孩子記在腦海裡。

我是語文教育楊柳依依,關注語文教育,關注孩子健康成長。


語文教育楊柳依依


不需要。三年級才剛開始學寫作文,如果家長在這個時候便讓孩子去上補習班,不但會增加孩子的負擔,而且會帶給孩子不良的心理暗示:我是學不好作文的,所以才要去補習。不利於孩子自信心的培養。

我的建議是:除了讓孩子在學校認真聽好課,按老師要求寫好作文之外,家長完全可以擔當起輔導老師的職責。因為家長都讀過三年級都寫過作文,以大多數家長現在的知識小平輔導孩子寫作文相信完全可以勝任。下面是我兒子讀三年級時對他採取的輔導方法。

一.從一段話開始寫起。學任何知識技能都是循序漸進的,家長切忌太心急。開始時可以讓孩子寫一段話。寫什麼呢?可以是父母和孩子聊天,講故事等等,講完後讓孩子如實寫下來。也可以引導孩子把剛經歷的事情或見聞寫下來。

二.經常叫孩子寫話寫故事但別說寫作文。很多人一提到寫作文就頭疼,皆因覺得寫作文太難。家長平時聽見孩子說的話很有趣可以叫他寫下來,見到新奇事物也寫下來,多寫多練,自然就會寫了。

三.多肯定少批評。剛開始學寫作文,寫不好是必然的,關鍵是要保護孩子寫作的興趣,表達的慾望。我兒子剛學寫作文時,無論他寫得怎麼樣,我總是挑他好的說:這句話寫得很生動,這擬人句用得好,你寫作文的速度比媽媽還要快……因為兒子每次寫完從我這裡得到的都是肯定,所以他很有自信,也越寫越好。

四.讓孩子多閱讀。不限於作文書,可以是故事,是小說,也可以是繪畫,只要孩子喜歡看,看多了就會有收穫。





哲媽說教育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小學生寫作文同樣是這樣。一二年級的看圖寫話,一方面對要表達的中心思想要求不高,另一方面對要表達的細節以及事情的完整性要求不高,因此學會看圖寫話並不意味著孩子到三年級就可以寫一篇好作文。因此,三年級作文起步要初步建立整體構思文章的能力,有用具體生動的細節描寫突出人物,推動情節發展的能力,還要有材料剪裁和段與段的承接的結構安排能力。因此三年級作文是否能學好將是決定孩子作文是否入門的關鍵期。

由此看來,如果在三年級語文課堂老師不講這些,每次寫作文,只留到課下,讓孩子自己去找作文範文去模仿著來寫,那麼上補習班也是有必要的,但是補習班的作文老師是否專業,能不能既教會學生作文構思,又打開學生作文思路,還能教會孩子安排作文結構,指導孩子寫出內容充實,中心突出,感情真摯,語言生動的好作文來,這更加的至關重要,不然即使去了作文補習班,也是靠時間,學不到作文的真本領。

那麼補作文,到底補什麼呢?下面小徐老師重點說一下,作文訓練提高的方法。

一、讓作文語言生動、具體、形象的訓練方法

從二年級看圖寫話起,就已經集中訓練孩子用生動形象、具體細緻的語言來描述人事的發展了。真到了三年級寫作文,第一步應著重訓練學生變枯燥平淡的敘述性語言為生動形象的描述性語言的寫作訪求,讓這種意識成為孩子寫作文的一樣“本能”,遠離“大白話”,遠離“流水賬”這應該是作文訓練的關鍵一步。

1、學會用細節描寫的方法來塑造活靈活現的人物。

三年級最先接觸的作文就是寫人的作文,而人的性格特點及精神面貌的刻畫離不開人物描寫,只有在生動形象,具體細緻的人物語言、動作、外貌、神態、心理等描寫中才能將人物刻畫得栩栩如生,深刻動人。

所謂“細節描寫”一方面是將人物細緻入微的動作、神態等用生動的文字展現出來,另一方面從小處著眼,能“見他人之所未見,感他人之所未感”。

在進行細節描寫時要善於運用修辭手法將人物的外貌、動作、神態、心理等刻畫得具體可感,讓人讀來有豐富的畫面感和強烈的共鳴心。如下圖所示:

  • 運用比喻的手法將人物的外貌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來。

  • 運用比喻的手法將人物的神態展現得更加具體可感。

2、細節描寫還要善於分解動作,將人物的行為細緻地一步步展現出來,給人以豐富的想象空間。


3、展開聯想,運用步步追問的方法,將人物刻畫更加的有血有肉,活靈活現。如下圖所示:


三年級作文入門期間,要樹立學生錘鍊語言的意識,認識到作文的語言要有生命力、有表現力,要有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要有變抽象變形象的神奇效果,而在大量的語言訓練後,學生才能真正提高作文語言的表現能力。

二、讓作文結構嚴謹的訓練方法

所謂“作文結構”其實就是整體構思文章的內容,一方面要圍繞文章要表現的中心思想對要寫的素材進行篩選,安排哪些詳寫,哪些略寫;文章首尾怎樣照應;怎樣安排文文章內容才能突出文章中心等。另一方面要安排好全文的起承轉合,即段與段之間的銜接和聯繫。如下圖所示:


作文結構構思的方法即是在寫作前要訓練孩子“打腹稿”“列提綱”的能力。也就是要對文章有一個整體的構思,知道自己要表現怎樣的中心思想,要通過寫幾件事來表現這一中心,詳略怎樣安排,前後怎樣照應,段與段之間怎樣銜接等都要考慮清楚再下筆。

列提綱的方法如下圖所示:

經典提綱範例如下圖所示:

三年級入門作文只有掌握了整體構思全文的能力,才能避免文不對題,避免跑題偏題的現象。

三、在掌握了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整體構思全文的能力後,我們再慢慢滲透作文的寫作技巧的訓練。

1、首尾照應的寫作技巧

首尾照應的寫作技巧是小學生必然掌握的寫作技巧之一,首尾照應可以使文章中心突出,結構嚴謹。使文章首尾圓融,文氣貫通。

首尾照應的方法有四種:

  • 先敘後議、深化主題法
  • 一唱三嘆、首尾迴環往復,突出主題法
  • 首尾情景交融,以景傳情法

  • 前因後果,首尾貫通法

經典範例如下圖所示:

2、欲揚先抑的寫作技巧

欲揚先抑法是在突出人或物的主要優點時,先寫他的缺點,一方面增加對比,突出其優點;另一方面增加文章的起伏,增強讀者的興趣。

例如寫《仙人掌》開頭欲揚先抑:

我真搞不懂我的媽媽為什麼喜歡這種奇醜無比的仙人掌,它既沒有豐滿的綠葉,更沒有嬌豔的花姿,可是偏偏媽媽就是喜歡它,這不,又買回來一盆。

文章從自己不喜歡仙人掌醜陋的外貌寫起,到最後被仙人掌不屈的生命力所打動,突出了仙人掌不屈不撓的精神。

3、以小見大的選材技巧

要學生從身邊人,身邊事中去發現人性的美,尋找人間真情,感悟生活的美好。

另外還有“五覺法”“卒章顯志法”“象徵法”“借物抒情法”“情景交融法”“對比襯托法”等等寫作技巧等,在作文訓練中慢慢滲透。

三年級入門作文從語言到構思再到寫作技巧一步步的深入訓練,才能寫出真正內容充實、中心突出、情感真摯,結構嚴謹的好文章來。


指尖教育帝國


這個問題有點寬泛!

先聲明一點,小學三年級,並不是所有學生都需要補作文的。

簡單來分一點,三年級學生會有三個層次,作文高手,作文能手,作文弱手。就一般而言,作文弱手級的需要補作文。

但是問題又來了,之所以成為作文弱手,原因是多方面的,集中的原因多半有素材缺少,心中有話寫不出,字數不夠,病句連篇……還有關鍵的一點,那就是排斥作文,內心百分之一萬個排斥。

若是最後這一種情況,內心排斥,那麼,就算家長出於心理安慰給孩子花了錢報了所謂的作文班,也是沒有太大的效果。

為啥呢?

孩子不想學,去了所謂的輔導班,也是左耳進右耳出,甚至一點也不進,純粹地熬罷了。

所以,有不少學生出現這種情況,從二年級就開始補作文,一直補到了六年級了,作文水平還是二水眼,還是作文弱手級別,你身邊這樣的孩子多嗎?

不在少數!

所以,與其盲目給孩子報所謂的作文班,不如先做一件事情,通過溝通,或者其它方式,讓孩子自己有想學的慾望,想把作文寫好的需求,這樣的話,效果最佳!

您說呢?


說文寫作


下面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三年級的學生究竟需要不需要補作文,有什麼好的建議,下面來談談我的看法,與你共勉,希望你能夠從中吸取精華,去除糟粕。



三年級的學生對寫作文是剛剛接觸。對他們來說有點兒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不知如何下手,如何去寫去。往往就是一兩句話就寫完了,不知道怎麼寫,寫什麼?

有的三年級學生在老師佈置作文習作時,有的同學寫不出來,於是他就找作文書抄一篇交上去。一來二去慢慢的他就發現會寫作文了。

我的兒子在上小學三年級的時候,他不會寫作文,我就想出了一個妙招。我先從書上找一篇寫作的範文讓他讀兩遍,然後讓他回想著作文的內容,用自己的語言重新再寫一遍,能想起來多少就寫多少,慢慢的他就有了思路,一次兩次三次,慢慢的他就會寫作文了……



以上就是我指導孩子們寫作的時候的思路和方法,很管用的。當孩子不會寫作的時候,最好讓他去背誦作文,然後在考試的時候能想起來多少都寫多少?背的越多越好,慢慢的他就能寫出優秀的作品了。

大家如有其他見解,請於下方回覆交流。可加我關注瞭解更多奇趣新聞,記得點贊呦!動動手指,手留餘香。


月嬌使者


從教學上來說,三年級開始有作文了,進行針對性的練習是有必要的。推薦一套《麻辣老師的花樣作文課》。作者馬翼翔老師是放牛班作文和老民國課本公益課堂的創始人。



他的作文教學,說的都是大白話,孩子聽得懂,同時又很有趣。比如大家都知道“文似看山不喜平”,但具體該怎麼寫呢?馬老師就告訴學生們:寧可寫失敗,不要寫成功!看看這段對孩子做壽司的描述,生動、活潑,人物形象鮮明。


在這之前,還有一個示例,寫的是馬老師順利做好壽司的過程。兩相對比,孩子也能明白,為什麼“寧可寫失敗,不要寫成功”啦。

很多孩子害怕寫作文,覺得作文是非常正式的,又要有深意,還要湊字數,想想就頭大。而馬老師的這本作文書就是要在輕鬆活潑的氣氛中激發孩子對寫作的興趣,“我筆寫我心”。有了這個興趣,再針對教學要求,稍加調整就好了。



馬老師還非常有才,書中的插畫可都是他自己畫的呢。書的封面上那些可愛的孩子形象都是他的大作啦。

總之,如果選作文輔導書的話,我首推馬翼翔老師的《麻辣老師的花樣作文課》。

搬書回巢,有書智庫領讀達人,秘密扣扣簽約作者,今日頭條認證作者,新浪微博認證書評人。圖書編輯、網絡編輯、運營編輯……這麼多年,兜兜轉轉還是和文字打交道。我願搬書回巢,助你師逸功倍。

搬書回巢


三年級是孩子寫作文的起點。

不建議三年級孩子去補作文。

1.最該補的是課外閱讀,讀整本的書。

沒有豐富的語言寶庫,孩子的表達就會不準確,不形象,不生動。

所以最該補的不是去學怎樣寫作文,而是增加課外閱讀量。

引導孩子多讀經典名著,讀整本的書。

孩子在讀書的過程中陶冶情操,開闊視野,提升語感,提升快速閱讀大量文字的能力,豐富了語言積累,學會了規範表達。這些都是今後所必需的能力,只有這樣做,今後的初中高中的語文成績才不會差。

2.強硬的去補作文兒,容易造成孩子作文缺乏靈性,只會套路。

三年級去補習寫作文,老師會教他一些開頭結尾的方法,組句成段的套路。

在這種給了現成模板下,孩子寫出的作文兒就是八股文。生搬硬貼,缺乏靈性。

而且他造成的最不好的影響是,孩子今後寫作文變成了在模具裡填補,很難再寫出高水平的文章了。

所以三年級補作文,不僅沒有好處,還有壞處。

3.寫日記是提升寫作能力最好的辦法。

孩子豐富的生活,是孩子作文最好的素材。

加強每日練筆。可以寫一寫自己的生活。通過寫日記的形式記錄多姿多彩的生活和豐富的心靈世界。

由於是孩子自己的生活記錄,所以孩子會寫的特別的生動。寫日記的原則就是我手寫我心,想怎麼寫就怎麼寫,這樣寫出來的文章生命力強。有童真童趣的文章才是好文章。有真情實感的文章才是好文章。


禾頁老師


寫作來源於生活,作文在教室中,在家中很難提高。

1.多看課外書,積累詞句,3年級推薦寓言故事,童話等,上某寶淘即可,淘那些有帶拼音的,一個故事一頁左右即可,太長的話孩子很難耐心讀完。

2.培養孩子講故事的能力,可從課外書,電視等,跟孩子進行講故事的遊戲,讓孩子把一個故事完整將出來,這是培養孩子語言組織與邏輯能力的一個非常好的方法。孩子每講完一個故事,無異於口頭作文了一次。

3.培養孩子寫句子的能力,再從句子擴展到段落,最終形成一篇簡單的作文。本方法由本人親測效果非常明顯。

具體如下:

1、第1-3天,使用“首先……然後……最後”造3個句子(每個句子不同)

孩子一般為有以下幾個類型的句子出現

①我首先起床,然後刷牙,最後洗臉。

②今天我首先吃早餐,然後吃午餐,最後吃晚餐。

③我去遊樂場,首先夾娃娃,然後玩遊戲,最後回家了。

2、第4-6天,要求孩子繼續以上述關聯詞造句,但是字數有要求,比如首先做什麼,一個小詞必須要有20個字以上,這樣下來3個關聯詞就有60個文字了。基於前面幾天的造句,孩子在原來的句子擴展問題都不是很大,比如,首先起床,引導其擴展為起床,疊被子,穿什麼樣的衣服。這樣很容易一個句子就擴展起來了。

3、第7-10天,帶孩子出去,最好是去登山。

引導孩子,我今天跟爸爸去登山,首先來到了山下……然後在山腰休息,看到了什麼……最後……;這樣連續的幾天。孩子在玩中很好的學習了知識,也掌握的作文的簡單技巧。

最後再告訴他簡單的作文邏輯,比如“從下到上寫”,“早到晚寫”“開始到結束”寫,這樣孩子就很容易掌握,等掌握了以後再告訴他什麼是時間順序之類的較專業點的術語。

寫作來源於生活,多增長孩子的見聞與見識,最好的老師是父母。


少等一點自媒體


中國式教育佔用了孩子成長空間已經夠多了,沒必要這補那補的;家長多抽一點時間陪伴,比補課效率高几倍。三年級的孩子還不能準確運用寫作技巧和寫作手法,他們只需要條理清晰,層次分明,文從字順即可,而寫作來自於生活中的認知觀察和構思設想,這些就需要家長作有效的引導。

給孩子養成一個寫日記的習慣,記錄身邊發生事,家長監督孩子是否正確的造句,是否正確的運用標點符號,讓孩子從寫作基礎建立良好的寫作習慣。多一些陪伴,就多一點成長,寫作文也一樣,不能立竿見影,需要日積月累,多寫多讀多看,才能有效的進步。



洛城小書生


作文的話,語文老師一般都會說作文沒法馬上看到效果,作文更多的是長時間的看書積累,學習優秀作文中的名詞名句。剛上三年級的學生連很多連詞都用不太順暢,課堂上老師也會建議課下多多模仿優秀作文,大量的臨摹後就會理解到句子的用意,然後轉化成自己的東西,儲備得多了就可以信手拈來。

如果擔心孩子自己學習效果不好的話,家長也可以瞭解一下現在新興的“大語文”學科,很多培訓班都有這個課程。它是以興趣為主導,觸發反思為目的,增強積累,牢記常考難點,讓知識真正內化吸收的課程。國學+閱讀+作文(應試能力+素養提升+情商培養),最後的目標是培養孩子的三大能力:讓孩子內心世界更加豐盈,人生見識更加卓越,思維層次更加深刻。不同的班型適合的人群不一樣:【詩情詞意創作班】適合三四年級寫作思路堵塞、詩詞積累的學生;【考難點速成班】適合五六年級即將面對小升初/轉學、考筆試及面試的學生;【經典文論班】適合初中現代文閱讀得分低、文常積累弱的學生。

家長如果想報輔導班的話可以去諮詢一下,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