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人成了世界上最累的消費者

幾年前的一次旅行,我在火車站喝了一瓶“康帥傅”,被親友們嘲笑了幾年,從此以後我的經驗庫裡又加了一條,火車站周圍的東西不要買。

為什麼中國人成了世界上最累的消費者

這樣的經驗庫我想每個人都有,諸如別吃醫院周圍的小吃,不衛生,旅遊點的紀念品別買,太貴,東西太便宜別買,可能有假,太貴了也別買,可能被宰,銀耳太白別買,可能漂白了,饅頭太白了也別買,同樣可能被漂白了,獼猴桃太早了不能買,可能用了催熟劑,草莓太大了不能買,可能用了膨大劑,等等等等等等。

為什麼中國人成了世界上最累的消費者

消費經驗庫越來越龐大,越來越繁雜,記了後面忘了前面,以至於我們不得不放慢消費的腳步,消費起來謹慎謹慎再謹慎。可當我們好不容易知道了太乾淨的菜不能買,他們專門抹點泥巴賣給你,當我們知道太好看的水果不能買,他們專門挑點醜的賣給你……套路里面有套路,有套路還有反套路,讓人防不勝防。

如此這般,我們會在一個地方被坑兩次甚至三次,所謂上“當受騙年年有,年年花樣不一樣”。

為什麼中國人成了世界上最累的消費者

​難怪國外評價中國人充滿戒心,這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消費過程中養成的自然反應。購物是一次智商的檢驗,那些新奇特的物件,若不是提前充電,摸清原理,就有可能被收智商稅。那些明顯背離規律的事物,比如每年收益高達兩位數的金融產品,若不是貪心,就是愚蠢得去上當。

購物是一次對見識的檢驗。我們需要見多識廣,關心時政,那些政策性優惠,如果消費者不主動問,一般不會主動推薦。比如最近我辦理的每年360元20M的寬帶,屬於電信公司響應國家政策推出的套餐,如果不是我有所瞭解,電信營業廳是不會主動推薦的,消費者也就無從知曉,難以享受這樣的優惠政策。

購物是對記憶力的檢驗。常言道,吃虧是福,而消費者吃的虧上的當可不是福,都是真金白銀的損失。韭菜的記憶只有7秒,同一個事物,如果換個套路,還是會上當,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所以普通消費者,不僅僅要有超強的記憶,還需要有一定的推力能力,這樣才能免於吃虧上當。

購物是一次逆商的檢驗。吃了虧了上了當了,投訴無門,或者投訴後久拖不決,能接受就是對逆商的考驗。

中國人成了世界上最聰明的消費者,就算如此,也經常處於上當受騙的境地,因為有些事物難以靠個體的聰明和謹慎去防備,更多的是需要專業機構用專業設備進行檢驗,制定嚴格的規則規範,才能夠防範於未然。

消費者的累增加了整個社會的運營成本,終究會返給整個社會,拖累社會的整體運行。

當我們看著老外在中國對辣條垂涎欲滴,狼吞虎嚥地圍著火鍋,也許我們可能嘲笑他們的無知,而同時更羨慕他們,因為他們有完善的規範,保障他們不用學習不用準備就可以得到明明白白的消費,所有的權利都得到完整的保障,才有了這種放心的心態。這種個體的輕鬆,匯聚起來就是整個的順暢,消除了這些內耗,使得社會運行成本下降。

幾十年來,普通消費者就是這樣經歷著一次次的考驗,接受了一次次的教訓,變得聰明無比,卻成了最累的一群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