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雲南青年馴化“殺人蜂” 帶動上萬農民實現增收

掌上春城訊 一隻蜂可以蟄死一個成人、十幾只蜂就可以蟄死一頭牛、把一條成年眼鏡蛇吃到只剩骨架…生長野外的虎頭蜂一直被人稱作“殺人蜂”,但這個物種卻在雲南青年劉定茂這裡成為“致富蜂”,在他的帶領下,河南、河北、湖北、貴州等五個省,上萬戶農戶通過養殖虎頭蜂實現增收。

牛!云南青年驯化“杀人蜂” 带动上万农民实现增收

在雲南山裡種下虎頭蜂

4月6日一早, 在雲南省德宏州盈江縣銅壁關鄉三合村一處向陽的山坡,劉定茂扛起鐵鍬、鋤頭,帶著兩個徒弟上山“播種”,只是,他帶的種子不是稻粒,也不是果核,而是十幾個活物--虎頭蜂。“‘蜂種’種下去,5個月後,在阿里巴巴平臺賣出,可幫助一戶農民增收數千元。”劉定茂說。

在劉定茂的虎頭蜂養殖基地,1500只虎頭蜂,半個月吃掉200多斤螞蚱。為了保證安全, “播種”的整個過程,非專業人士,不準靠近。裝蜂籠子由一個徒弟拿著驅蜂設備看管,萬一有蜂從籠子裡逃脫,立即驅趕或捕殺。據說,十幾頭虎頭蜂,可以蟄死一頭牛,兩天時間,把一條眼鏡蛇吃得只剩下骨架,一隻虎頭蜂,可以咬死一個成人。

5個月後,挖開此時種下的蜂巢時,虎頭蜂的數量將從十幾只發展到兩千到上萬只。現在劉定茂種下的兩釐米蜂巢將長到超過一米,蜂巢裡的上百斤蜂蛹,便是收穫的"果實"。這些蜂蛹目前在淘寶、天貓上的售價每斤最高達到300元。

牛!云南青年驯化“杀人蜂” 带动上万农民实现增收

“寧養一窩蜂,不養一窩豬”

虎頭蜂蜂蛹不但具有祛風溼藥用價值,蛋白質含量高,有很高的食用價值在雲南有不少關於蜂蛹的烹飪方式。據瞭解,僅在騰衝、德宏兩地,與劉定茂合作的農戶累計超過6000。

劉定茂與徒弟們負責“播種”,當地合作農戶負責管維護蜂巢,收穫之後劉定茂與農戶按照五五分。劉定茂目前採用公司+農戶的方式發展虎頭蜂養殖,目前,他們養殖的虎頭蜂蜂巢最高產量可達150斤。

盈江縣的農戶嶽金甜說,他和劉定茂合作了五年,每年增收3000元,去年,虎頭蜂蜂蛹產量150多斤,自己收入近一萬元,"比養一窩豬都划算"。除了看護,幾乎不需要任何投入,當地流傳一種說法"弄養一窩蜂,不養一窩豬"。

牛!云南青年驯化“杀人蜂” 带动上万农民实现增收

“殺人蜂”變“致富蜂”

“其實蜂蛹一直有市場需求,雲南當地農戶以前常去山上採虎頭蜂,但是沒有專業的措施,時常有被虎頭蜂叮咬傷亡事件。並且,因為野生採集產量低,渠道不穩定,收入也僅僅夠零花。通過我們的方式,降低了傷亡率,也實現較大的回報率。”劉定茂說。

2010年,在騰衝賣摩托車的劉定茂無意間在電商平臺上接觸到了虎頭蜂蜂蛹市場,“馴化‘殺人蜂’,靠它致富。要讓‘殺人蜂’變成‘致富蜂’,我把當時做摩托車生意掙的錢,投入了這裡。”劉定茂做下這個決定時,身邊的朋友都不看好,當地農戶一開始稱劉定茂是"刀尖舔血,險中求財",並且也不一定能求到財。因為當時,虎頭蜂沒有任何人工養殖經驗可以參照,而且市場渠道比較單一,只有部分當地餐館有需求,“萬一規模化養殖以後,沒有市場怎麼辦?”才開始時,劉定茂家裡人也發出疑問。

“其實,一開始我最擔心的是馴化養殖問題,對於銷路,我一開始就瞄準了電商。之前做摩托車生意,就是靠著電商平臺,掙到一些家底。淘寶、天貓這些都是很好的渠道。"劉定茂說。

經過幾年摸索,劉定茂成功了。截至目前,他有兩個屬於自己的養殖基地,每年年初時培育蜂苗2000箱。這些蜂苗分發給2000戶農戶,等到10月,劉定茂再負責回收蜂蛹。除此之外,劉定茂還廣收徒弟,現在,他已經收了近百名徒弟,分佈在河南、河北、湖北、貴州等五個省,帶動上萬戶農戶增收。

劉定茂自己在天貓、淘寶銷售外,還供應給其他天貓、淘寶商家。 劉定茂說,他希望自己培育的產業能夠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參與的人越多,成長就越快,受益的人就越多。

牛!云南青年驯化“杀人蜂” 带动上万农民实现增收

藉助阿里巴巴生態,邊遠地區打破了因信息交通閉塞形成的市場壁壘,大量致富機會湧進農村。據瞭解,阿里巴巴集團的興農扶貧業務已覆蓋全國559個縣,其中221個為國家級貧困縣,產業覆蓋貧困縣人口超300萬,帶動貧困縣就業超20萬人。

昆明日報全媒體記者:楊定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