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鄉塘區:小香蔥種出“大產業”

西乡塘区:小香葱种出“大产业”

在南寧市西鄉塘區金陵鎮三聯村,當地村民種植的香蔥吸引眾多北方客商前來收購。村民徐成進正在田裡忙活著最後一茬香蔥的收割,他樂呵呵地告訴記者,“香蔥茬數多、轉換快,我種植的5畝香蔥年均畝產4000公斤,收購價為4元/公斤,今年增收達8萬多元。”

西乡塘区:小香葱种出“大产业”

因地制宜

探索產業發展路

曾經的三聯村以種植香蕉為主,由於2000年受到自然災害侵襲,全村60%的香蕉基本絕收,對村民的收入影響極大。村“兩委”經過市場調查,併到外地學習借鑑經驗後,引導村民調整種植結構,引進蔥苗試種。第一年組織60多戶試種60多畝,當年畝產2000公斤,售價4元/公斤,收到良好的經濟效益。之後,該村香蔥種植面積每年遞增200畝,發展迅猛,很快成為三聯村致富的主要產業。

西乡塘区:小香葱种出“大产业”

目前三聯村種植香蔥4000餘畝,年產量約900萬公斤,經濟收入約6000萬元。“剛開始,我試種了0.5畝香蔥,嚐到甜頭後,逐年擴大種植面積,現在種植香蔥10畝,年增加收入16萬元,同時還帶動親友及村民種植100多畝,大家的收入有了大幅提升,香蔥成了村民的主要經濟來源。”種植大戶李文傑滿臉自豪地說。

抱團發展

打通香蔥銷售路

香蔥產業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據三聯村村主任梁祖明介紹,2010年,南寧香蔥市場供過於求,香蔥一度陷入滯銷,價格跌到0.6元/公斤,嚴重打擊了農戶生產種植的信心。村“兩委”迅速組織銷售隊伍開拓市場:村委牽頭組織村裡30多名經濟能人成立銷售隊伍,多渠道聯繫外地客商,經過一個月的努力,終於打開了北方市場,香蔥成功銷往北京、鄭州等地,收購價格回升到6.4元/公斤。此後,為保證香蔥的銷售和價格,大家決定走抱團發展的道路。梁祖明牽頭成立扶照蔬菜專業合作社,以種植銷售香蔥等蔬菜為主,通過“農戶+合作社”模式,由合作社統一銷售香蔥,確保價格穩定,大大降低了農戶的風險。“2018年合作社收購香蔥450萬公斤,銷往北京、鄭州等北方大城市,銷售收入提升了50%。”梁祖明介紹道。

西乡塘区:小香葱种出“大产业”

來自北京的收購商徐老闆說:“以前收購香蔥需要親自到南寧收貨,現在與合作社合作,不用親自跑了,省時又省力,雙方互利。”據瞭解,金陵鎮配套了農產品加工服務,合作社與本地的金起樺農副產品加工有限公司合作,由“金起樺”負責提供包裝物料、冷鏈物流運輸等服務。2018年秋冬季,徐老闆在金陵鎮的小香蔥收購量已超過50萬公斤,5年裡收購量增加了40%。

優化服務

鋪就香蔥致富路

金陵鎮黨委、政府注重“一村一產”的發展規劃及引導服務,以產業發展助力農民增收,制定了三聯村香蔥產業發展計劃,千方百計為產業鋪就服務路,幫助蔥農發展生產。每年定期邀請廣西農職院專家、科技特派員等到田間地頭傳授種植、病蟲害防治技術,提供小額信貸幫扶蔥農發展壯大生產規模,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近幾年,金陵鎮黨委、政府積極爭取政策扶持,投資250萬元加固維修8座水壩,修建3.5公里的三面光水渠;修建生活生產道路8條、水利設施4座,農業生產條件得到了顯著改善,有力地促進了香蔥產業的發展。

西乡塘区:小香葱种出“大产业”

2018年,三聯村人均收入13920元,其中香蔥生產收入佔68%,香蔥成為全村的支柱產業之一,更成為村民致富的“香餑餑”。“下一步,我們將主打三聯香蔥品牌,申請註冊‘三品一標’,做大做強香蔥產業,不斷提升三聯香蔥市場競爭力。”金陵鎮黨委書記黃枝滔信心滿滿地說。

可能你還想了解

☟ ☟ ☟

西鄉塘區大力推動富硒功能農業產業發展

西鄉塘扶貧產品展銷街創新商業模式——打通農業產業扶貧“腸梗阻”

西鄉塘區2個示範區被授予“南寧市現代特色農業縣級示範區”稱號

免責聲明:本公眾號發佈的轉載內容及配圖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對內容真實性由原作者保留,本號不做承諾,如涉及內容、圖片的版權問題,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法律顧問單位:廣西法嚴律師事務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