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開物》中的這五十二個字有多重要?小議鑄劍為犁的擦生法


《天工開物》中的這五十二個字有多重要?小議鑄劍為犁的擦生法



在穿越文愛好者眼中,要給我大漢/唐/宋/明續命,美洲來的紅薯土豆玉米南瓜之類作物那是不二之首選。可不論作物如何高產,田地得開墾出來才談得上種東西長東西。然而就“犁田”這個動作,那些穿越時空的“救命稻草”,恐怕並不如《天工開物》中一段總共才五十二個字的冶煉技術來得重要。


《天工開物》中的這五十二個字有多重要?小議鑄劍為犁的擦生法



感謝社會的進步,關注冷研的大多數讀者已經不需要到農機市場去選購仔細犁鏵,伺候地皮填飽肚子了。技術進步就是這樣,問題消滅了,人們就不會理解為了消滅這個問題而絞盡腦汁想出的技術手段了。當然,我要說的不是怎麼做犁鏵。這問題中國造兩千年就解決了。我說的是,如何延長犁鏵的使用壽命。


《天工開物》中的這五十二個字有多重要?小議鑄劍為犁的擦生法



不種大田的人恐怕無法理解,如上圖這樣犁田到底對犁片的需求有多大。一直到二十一年前的1997年,全國犁樺的平均使用壽命如下:北京砂壤土地區為13~20h㎡/片:新疆、海南砂土地區為3h㎡護/片:東北粘土地區的使用壽命為33~20h㎡/片:東北白漿土地區為20一27h㎡/片:東北砂壤土地為16~20h㎡/片以及東北石礫土地區為3.3一4h㎡/片。按1980年的機耕面積42x10³h㎡畝計算,每年消耗各種犁樺達200多萬片。要知道這時候已經是1997年了!古代可咋辦?


《天工開物》中的這五十二個字有多重要?小議鑄劍為犁的擦生法


▲要注意的是,金屬材料的“便宜”在古人眼裡和現代人眼裡那是完全的兩個概念。對於古人來說,便宜的鏟子,嗯,鍤,是長這樣的


《天工開物》中的這五十二個字有多重要?小議鑄劍為犁的擦生法

▲和這樣的





《天工開物》中的這五十二個字有多重要?小議鑄劍為犁的擦生法

▲這玩意怎麼用呢?大禹的畫像長這樣




下圖紅圈處就是鐵器插的地方。是的,整把鏟子只有這一點點地方用了鐵,其他地方都是木頭。這玩意一直用到唐末


《天工開物》中的這五十二個字有多重要?小議鑄劍為犁的擦生法


《天工開物》中的這五十二個字有多重要?小議鑄劍為犁的擦生法

▲而現代的鏟子長這樣




沒有人會覺得這樣的鐵鏟太貴了自己用不起吧?可對於穿越回去的龍傲天們來說,你治下的領民真的會用不起。


《天工開物》中的這五十二個字有多重要?小議鑄劍為犁的擦生法

▲這是現代的畜力犁





《天工開物》中的這五十二個字有多重要?小議鑄劍為犁的擦生法

▲漢代發明的畜力犁一直用到建國後



既然鐵器相對現代昂貴,那麼千方百計延長鐵器使用壽命就是必然的。尤其是對於犁這種農具來說。普通的鋼材還不行,得高碳鋼,不然你犁不動地。漢代的高碳鋼那可是百鍊鋼,摺疊鍛打幾十回才行。用於農具成本接受不了。沒有鋼如果用白口鐵湊合,不是不可以,一則不耐用。二則費力,效率低。到南北朝出現了灌鋼法。冷研之前的文章《刀劍真的不詳嗎?這個流傳千年的說法竟源自一幫道士》提到過。這個技術在誕生之初專用於打造刀劍,到明清技術普及了才用於農具。不過灌鋼法仍然太麻煩了。得等生鐵完全融化滴上熟鐵才成,這個過程不好控制鋼質,成品率還是低。


《天工開物》中的這五十二個字有多重要?小議鑄劍為犁的擦生法



生熟鐵合煉技術的最終簡化版可能出現在明代。明代有兩篇文獻記載這項技術。一篇是明朝宋應星所著《天工開物·錘鍛第十卷·鋤鎛》,全篇有關“擦生”工藝只有五十二字,把原文語釋成現在的話來說就是:鋤和鍬這類農具,熟鐵打成,用熔化的生鐵淋在刃口部份,然後插入冷水中進行淬火,就成為既堅硬又強韌的農具了。並且還說:每件鋤和鍬重一斤,用生鐵三錢,少了不堅硬,多了則太脆,容易折斷。另一篇是明朝唐順的《武編》,文中說:把生鐵與熟鐵同時加熱到紅透生鐵開始熔化,等它快要流動時,用鉗子夾著用力在熟鐵上摩擦,將它擦到熟鐵裡去。


《天工開物》中的這五十二個字有多重要?小議鑄劍為犁的擦生法



1937年至1949年之間,我國西北、山西、河南、河北、山東、東北等地製造小農具和刃口工具的手工業,都有采用此項工藝者。1963年,機械科學研究院按照“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推陳出新”的指示,在攻克不鏽鋼機械加工成套工藝上採用了擦生工藝.最後生產的成品套筒扳手硬度達到HRC67~68:625℃的紅硬性也提高了3HRC,能保持HRC64,硬度非常高。還是說回鏵犁的事情。80年的時候黑龍江農墾大學做了實驗,實驗後表格如下


《天工開物》中的這五十二個字有多重要?小議鑄劍為犁的擦生法


《天工開物》中的這五十二個字有多重要?小議鑄劍為犁的擦生法


《天工開物》中的這五十二個字有多重要?小議鑄劍為犁的擦生法



從樺寬A的磨損情況看,擦生犁樺磨損量最小,噴焊犁樺的磨損量最大;擦生犁樺耐磨是因為犁樺的上下刃進行了擦生;使表面形成了硬度很強的白口,同時擦生後進行了淬火,使原犁錚的硬度不降低。現在大家明白了嗎,技術的進步不在於多麼炫目精深,而在於深入地挖掘現有技術的潛力,並且要以最容易實現的方式去實現它。或者說,正式因為中華民族按照這種思路點科技點,才讓我們成為唯一延續至今的文明古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