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縣有個馬曲村

隴縣有個馬曲村

早春的清晨,鄉村的空氣格外的清新,初升的朝陽下,錯落有致的屋舍顯得新穎而寧靜,山窪裡,田地間都是勃勃生機,春意盎然,千絲萬縷的垂柳在晨風中擺動著細長柔軟的腰肌,桃花、杏花、梨花紅白相間,在明媚的陽光下搖曳生輝,又一個充滿希翼的春天在西馬曲村開始了。

40年前的馬曲村,是一個窮的叮咣響的村莊,那時,村民主要靠種植小麥、玉米為主,雖是年年豐收年,但交過公糧外,農民所剩無幾,常年也是食不果腹,現金收入那更是少得可憐....,

也正是40年前的春天,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了神州,也吹到了馬曲村,從此馬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說到馬曲村的變化,不得不說馬曲村原黨支部書記閆本娃,是他傾一腔熱血,勵精圖治,把馬曲村帶到了時代的巔峰,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馬曲村莊,一時間電視裡有影、廣播裡有聲、報紙上有名的省級文明村,先後迎來了五位省長,40多名地廳級領導觀光調研,馬去村的變化成了當地輿論的頭條新聞。

馬曲村村民住上了整齊劃一,排列有序的磚混結構的小樓房,屋前道路和村道互通,自來水進屋,除過種植糧食外,還又烤煙、果蔬,閒暇時間出外打工,日子過得充實而自在,村民實實在在的變化,不由使人感到欣慰,這些變化,得益於黨的富民政策,得益於好帶頭人——閆本娃40年不變的致富情懷。

閆本娃以一個優秀的共產黨員的實踐,向黨組織呈交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每每提到村裡的變化,村民如數家珍般的給筆者講講述閆本娃40年來如煙的往事.....

老書記退休了, 他給馬曲村賦予了窮則思變的靈魂,馬曲村應該傳承老書記的無私無畏和勇於拼搏的時代精神,在這個春天裡播下希望的種子,生根、開花、結果.....

隴縣有個馬曲村

隴縣有個馬曲村

隴縣有個馬曲村

隴縣有個馬曲村

隴縣有個馬曲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