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龔炯:陝西要借鑑東部經驗向“西”看

國際在線報道(柳洪華 尉逸超):自2013年以來,“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和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將自身發展聚焦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提供了機會。與此同時,在中國的新時代改革進程中,自由貿易試驗區成為中國向更深層次改革的標誌性產物,為中國企業的發展提供更多的便利和主動權,也吸引了更多的外企、外資進入。

“一帶一路”倡議和自由貿易試驗區的疊加,帶給各方的發展機遇自然而然也被放大。而另一方面,無論是“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還是自貿試驗區的推進,對於中國來講都是新鮮事物,在企業“走出去”和“引進來”等方面,目前已設立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各省市仍在摸索中前行。其中也包括中國(陝西)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下簡稱“陝西自貿試驗區”)。

4月4日,在陝西自貿試驗區掛牌2週年之際,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民智國際研究院研究員龔炯接受了國際在線採訪,為陝西自貿試驗區發展把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龚炯:陕西要借鉴东部经验向“西”看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民智國際研究院研究員龔炯接受國際在線採訪 攝影 尉逸超

建立海外政策法律共享平臺 為企業“走出去”護航

企業“走出去”,機遇和挑戰並存。如何做到與投資對象國的法律兼容,是企業在海外發展中無時無刻不需要面對的問題。對此,龔炯表示,由於各個國家的法律和政策差異較大,中國企業在國外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問題,而在當地國建立有一個政策和法律方面的共享機制和平臺是必要的。

“我曾和很多參與‘一帶一路’倡議的企業溝通,當企業遇到相應的法律問題,一般都是請當地的律師來幫助,而中國企業自身對於投資對象國的政策法律的瞭解是比較缺失的。如何解決,我認為一方面應由當地的中國企業商會建立政策法律共享平臺,由律所、會計所等有資質的服務機構來提供相應的服務;另一方面,中國企業長期在當地投資,應該更深一步的與當地政府機構溝通,闡述企業的發展理念,儘可能的爭取到政策上的支持。”龔炯說道。

龔炯還認為,企業要做到“有問題就改正,沒問題就堅持”。海外投資很多是央企、大型國企,除了藉助當地國的法律外,中國政府在加強政策引導、海外反腐敗、投標透明度、第三方企業參與等方面工作也要逐漸展開。

建設服務型政府 營造公平競爭環境 陝西“向西看”

自貿試驗區作為先行先試、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重點區域,是國家實行更加積極主動開放的一項重大舉措。目前中國已設立了12個自由貿易試驗區,覆蓋了東南沿海和內陸中西部地區,兼顧了多種層次和經濟發展水平的省市。

陝西自貿試驗區作為西北唯一的自貿試驗區,短時期內雖有“獨一份”的優勢,但內陸與沿海的發展不平衡仍存在,這種不平衡也會一定程度上影響自貿試驗區的發展。陝西自貿試驗區急需在競爭中“卡位”。

“我國的自貿試驗區主要突出政策上的自由度,從招商引資的角度出發,在外匯、稅收等方面給予相應的優惠政策。我認為作為內陸省份,陝西可能會受地域位置的影響,但陝西的重點還是向‘西’看。”龔炯還表示,四川依靠中歐班列“蓉歐快鐵”,發展了中國與東歐的貿易;成都利用航空優勢,帶來了很多商機。陝西可以學習四川,繼續做大做強“長安號”,繼續放大西安咸陽國際機場的輻射帶動作用,促進貿易和投資。

“以前政府主要靠補貼來吸引企業,但我覺得在當前的全球貿易背景下,政策補貼的持續性和作用會大打折扣。因此,政府除了吸引外部投資之外,要著力創造更適合本地企業創業和發展的環境。比如杭州,它的外部投資不多,但當地的企業發展蓬勃,特別是在新產業、新經濟領域。”龔炯建議道。

自貿試驗區是中國改革的試驗田,是深化改革和開放的排頭兵,其對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作用巨大。與國內其他較早設立、相對成熟的上海、廣東等自貿試驗區相比,陝西需要在借鑑中創新,在競爭中提速。

龔炯也認為,對於陝西自貿試驗區的發展而言,上海、廣東等的發展經驗非常值得借鑑。“陝西要明確,政府的政策一定是為了營造公平競爭的環境,不管是國企、外企、民企,都一視同仁;其次,政府的政策一定是為了更好的服務,政府要成為服務型政府,而不是管理型政府,做到‘小政府,大社會’,進而讓政府的辦事流程便利化,減少企業的負擔,減少各個政府部門對企業的干擾。”龔炯直言。

談及自貿試驗區發展的未來,龔炯表示,“最理想的狀態是‘不存在’自貿試驗區,就是每個地方都是自貿試驗區,這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大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