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美國發動全球貿易戰的目的是想打壓新興國家的崛起,對此你怎麼看?

杜達特洛夫斯基


有一個很流行的理論,就是修昔底德陷阱,新興國家崛起會受到原先霸主的打壓,拿這個理論來形容中美關係是自作聰明,現在中國是美國最大的逆差國,貿易總量龐大,以前是劍拔弩張,兵戎相見,那麼問題來了,中國窮的時候兩國關係更差,反倒是富裕了關係得到緩和,如果現在是打壓以前是什麼?打壓的字面意思應該是窮的時候不在意你的存在,當你富了開始阻止你,這不符合中美關係的實際歷程,

特朗普商人出身,思維模式有很強的商人特徵,是無利不起早,與傳統政客相比,對政治正確並不是太在意,特朗普的口號就是我們吃虧了,因此特朗普上臺後的一系列內政外交政策都有明顯的實用主義色彩,比如國內開展大規模減稅,國際上不斷退群,要求盟國多出費用,減少美國承擔的責任,甚至有邊境建牆的鬧劇,

按照特朗普的行事風格,與世界各國重新談判貿易條件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主要就是關稅和開放市場,對美國開放市場,實行對等關稅,談判對象不僅是新興國家,也有美國盟友,這個過程就是中國所說的貿易戰,

其實特朗普重新談判貿易條件是符合國際法和國際慣例的行為,因為貿易條款中就有如何終結和修改的程序和安排,天底下沒有永久執行的貿易協定,這跟不遵守談判協定是本質不同的概念,一個是光明正大按照程序來,一個是實際違反嘴上不承認,

美國的貿易談判有著濃重的特朗普個人意志,是為了經濟利益,假如當初是希拉里上臺有可能政策重點是政治正確,因此說特朗普是為了打壓新興國家不符合事實,



萬事皆空70


木叔來談三個層面的問題:一個是政策,一個是心理,一個是客觀存在的副產品。

1)特朗普對別國進行的各種經濟戰或者所謂的提高關稅、制裁等經濟措施,其實本質上是他為了實現美國利益的工具和手段。這永遠是第一位的。

也就是說,在特朗普看來,過去的民主黨政府在一些國際多邊貿易場合的立場,損害到了美國的利益,讓美國成為其他國家都可以“佔便宜”的國家。

雖然包括美國諸多經濟學家和政治家在內,很多人對特朗普的看法都不認同,認為他誇大其詞,但這對一個商人出身的總統而言,是非常難以容忍的。

畢竟商人最關注的就是利益,如果他真的看到了美國在某些國際組織或者與某些國家貿易中,哪怕是與盟友的貿易中“吃虧了”,他肯定不滿,並且進行反擊。

這對於特朗普這個共和黨保守主義者而言,提出“美國第一”的口號就是具有這個目的。同時這也是實現他在競選時為美國增加就業、製造業迴流和減稅促增長的重要實現途徑。

簡而言之,這是有政策驅動力的。

2)之所以,剛一上任,甚至沒上任的時候,特朗普就威脅和一些國家,甚至包括對美國的盟國歐洲和加拿大等進行經濟戰,或者提高關稅。一個重要原因是,這是他的強項。

為什麼說是強項?因為涉及到經濟,涉及到談判,涉及到貿易,這些是沒有什麼政治經驗的特朗普,最能表現自己能力的地方。

因為數十年來,他長期和經濟貿易乃至談判打交道,對這些是最熟悉,也是最在行、最自信也是最拿手的。所以用這些來作為他新官上任的“三把火”,是有著必然邏輯性的。

如果他一上臺就要解決阿富汗駐軍問題、敘利亞戰爭問題,這顯然不太現實,畢竟這些他沒經驗,在智囊團隊的建議中也不會給他安排這樣“生疏”且不容易立竿見影的項目。

這就如同我們談戀愛、處對象的時候,肯定首先向對方展示自己有什麼優勢,有什麼特長,而自己的劣勢肯定要弱化和隱藏的。

特朗普的這個所謂的經濟戰,也有類似的心理在起作用。

3)除了經濟原因之外,他當然有對可能威脅到美國地位的國家進行制約的想法。但這並不是單獨的想法,而是經濟戰帶來的副產品。

其實這個木叔不用多說,大家都能理解,畢竟對全球的經濟戰而言,不只是美國盟友不滿,很多新興國家也不滿。

因為特朗普的政策意味著現有的國際經濟體系將發生變化,在變化總如何重新找準自己的位置,是否會有利益上的損失都是挑戰。

貿易也好,工作也好,都是有慣性的,習慣了一個模式再去改變對誰都很難。

所以特朗普的這個做法到底能發展到什麼地步,能讓國際經濟貿易體系產生什麼樣的改變。還得拭目以待。


你如何看待這個話題?


木春山談天下


美國發動全球貿易戰的目的並不僅僅是想打壓新興囯家。特郎普自有他的全盤戰略思孝考。

首先特郎普認為現有的國際貿易秩序讓美國吃虧了,要扭轉自由貿易下的全球化,按照美國的意圖重新定義全球化。

全球化、自由貿易本來是美國極力倡導的,但在東方大國的國家資本主義的競爭中,美國節節敗退,許多企業紛紛出走東方。畢竟再大的企業,也難以與一個大國競爭。

美國的製造業逐步空心化。

而以美元霸權為依據的金融掠奪的危害,在2008年金融危機中,徹底暴露無餘。全世界都明白了,美國在靠掠奪全世界生存。美國自己也明白了,金融掠奪會被華爾街的金融大鱷推向極致,危及美國自身的經濟安全。

要糾轉這種不利的局面,必須逆轉以往自由貿易主導的全球化的趨勢,按照美國的意圖來重新定位全球化。

發動對主要貿易伙伴的貿易戰就是先破後立的必然一步。然後重新談判雙邊或多邊貿易協議,美國暫時獲益是一定的!

第二,特郎普認為,新興大國的崛起,是依賴美國的自由貿易發生的,只要重新定位雙方的貿易關係,必然抑制新興大國崛起的進程。而且特郎普認為,正是因為這種依賴,美國打貿易戰必贏。對新興大國的貿易戰,只是服務於美國優先戰略的一環而己。

關於這一點特郎普的認識不全面。美國剛開始發動貿易戰,新興大國確實吃了一驚,被動應對。但到二三輪下來,研究結果出來了,雙方貿易關係的強弱,並非僅僅是關稅、知識產權、國企補貼等因素決定的,其中國民儲蓄比率、工人年工作時間、教育培訓水平、工業體系的完整性等因素,更能決定貿易關係的強弱。

就象WTO談判一樣,我們小心翼翼地打開國門,生怕吃了大虧。想不到十八年來,我們成了世界第一貿易大國。相信新的貿易關係確立以後,新興大國會以更快的速度發展。

美國發動貿易戰,希望建立更加有利於美國的貿易秩序,從而重振美國經濟。但只要美國人一如既往地超前消費、好逸惡勞、窮兵黷武,就象國際乒聯不斷更改遊戲規則,妄圖打壓中國乒乓球隊一樣,美國同樣不可能達成自己打壓新興大國的目標,美國的行動只能是徒勞無功!


寒舍29


美國發動貿易戰是要維護其全球經貿霸權,這裡麵包含三個層次的內涵,打壓經濟競爭對手是其中之一。具體目的如下:

第一個層次:維護美國經濟獲益

長期以來,美國崇倡自由貿易,高舉自由貿易大旗,要求其他國家打開經貿大門,接受自由貿易理念和標準。但要清楚,這是在美國經濟實力一超獨霸的情況下實現的,美國具有充分經濟競爭力,破除全球貿易壁壘將使美國獲得最大經貿優勢。

但是在美國經濟絕對實力相對下降,在某些領域經濟競爭優勢不再明顯的情況下,特朗普政府採取了“關城門、拉吊橋”的方式,保護本國國內就業,防止企業外流。同時,壓迫他國降低壁壘、調整產業結構,為的是獲得更大現實的經濟利益。用特朗普的話講,美國過去吃虧太久了,總讓其他國家佔“便宜”,不能在允許這種情況持續下去。實際是擺脫國際責任,只講“美國優先”。

第二個層次:打壓戰略競爭對手

其實,美國挑起貿易摩擦也不是第一次。但這次卻真的不一樣。美國戰略出現重大調整,將大國競爭作為最優先關注對象,在經濟領域也是一樣,就是要打壓潛在經濟競爭對手,保持美國優勢。 從美國的貿易戰傳統工具想看,有“雙反”、“201”保障措 施,“301”、“337”、“232”、“122”等手段。但特朗普政府上來就對主要貿易伙伴祭出“301”貿易保護“核武器”。因為其他手段只針對某一個商品或某一行業採取貿易保護,而“301”可以“不正當、不合理、歧視性”為理由,廣泛打擊一國幾乎所有商品類別。其目的就是想以此施壓,要求他國調整產業與經濟政策,拖慢該國經濟發展腳步。

第三個層次:重塑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

美國經貿霸權背後是一種制度霸權支撐,二戰後美國設計了符合自己經濟利益的國際經濟規則。但目前,WTO解決機制等規則對美國的約束越來越大,而權力卻不斷受限。所以,美國的保護主義另一表現,就是在破壞由其一手建立起來的國際秩序。比如,拖延大法官任命,阻礙WTO上訴機構正常運轉。重新定義發展中國家,意在擺脫“特殊與差別待遇”原則。美國的做法就是希望大破大立,重塑對自己有利的國際規則。2019年,將是關乎WTO生死存亡的關鍵一年,也將是各方博弈的焦點。

綜上所述,打壓新興國家的崛起,只是美國對外經貿戰略目的之一。貿易保護是手段,具有各種表現形式。


經韜


我覺得說這話的人肯定沒有好好看新聞!特朗普現在的貿易主要目標是對準日本和歐洲,包括加拿大這種發達國家,你怎麼能夠說美國貿易戰的目標是針對新興國家呢?這個說法不符合事實!美國的貿易調整是全方位的,最起碼他沒有指名道姓的要對某些國家採取極端措施,他的措施擺在檯面上。而且確實來說,貿易是兩廂情願的,美國政府如果不想再跟其他國家做生意,那麼也是美國政府的自由,你總不能強迫美國政府給你做生意吧?把心態放得平一些,主動的做出一些調整,這沒有什麼不好。不要老把事情看成一個陰謀,那種整天想著別人用陰謀害自己的人,往往就是平時用陰謀最多的人!因為如果他不是平時陰謀用的多,他就不會往陰謀那方面想。


帝國曆史觀察者


美國政府的一些目的,就是為了”壟斷”!不讓別的國家去風頭!這是美國的總部署!他為什麼要搞華為呢?因為華為登上了它的頂峰!所以美國就要把華為弄下來。

如果按照我的計劃,中國很快登上世界的頂峰!還不要中國政府支持,我們國家的民營企業就能在高端科技生產上打勝仗!如果我們中國政府像美國政府一樣,支持企業,幫助企業說話,很快登上世界的頂峰!

重點!只要中國理性登上世界的頂峰以後,中國就是聯合國的主權了。為什麼會拿到主權呢?因為是某個國家的經濟最發達,才是世界頂峰的結果與拿主權。也因中國是最有”人性化”的國家,也就是說,中國不稱王稱霸,以自己的能力取勝!

決策!只要我們中國的經濟馬上到頂峰!那麼聯合國肯定會支持我中國,全世界每個國家都會支持中國,而且都非常團結中國,我們在聯合國有主權以後,就不允許別的國家隨意而行了,全球商貿就會大團結,這是我洞察到的關鍵舉措。閱讀以後點讚的越多,這個概念就會很快實現!千萬要記住,不是給我筆者點贊,是為推動我們國家點贊!

我作者有很多個強國的高級計劃,這是我之前寫下的第1個計劃,使中國經濟進入頂峰的計劃!新聞詳情:https://szbbs.sznew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837713&mobile=2


和法律同行無憂


《美國要打貿易戰》

勤勞務實的中國人,

從不打貿易戰。

1.十大港口,中國上榜7個,一個上海港,等於美國前九大港口的吞吐量;

2.2010年中國GDP超日本,成為第二大經濟體;

3.2010年中國製造業超美國,成為第一大製造業大國;

4.2013年,中國成為“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大國”;

5.2014年,中國購買力平價GDP已經超過美國,世界第一;

6.2015年,中國製造業超過美日之和。

7.2015年亞投行建立,幾年來穩健運營,國際金融分了一杯羹;

8.2015年,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一消費大國。在五大基本商品中,除了石油以外,中國的糧食、肉類、煤和鋼鐵的消費均超過美國。

9.2016年,人民幣入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佔10.92%;

10.一帶一路倡儀全面實施,擴大地緣政治、經濟影響;

11.2018年中國原油期貨在滬上市,採用人民幣計價和結算。

12.中國鐵礦石期貨2018年5月4日正式實施引入境外交易者業務。

13.2018年,中國購買力平價GDP25.51萬億美元,已經超過美國19.97萬億與日本5.49萬億之和,世界第一不可撼動。

厲害了,我的國!

蛋糕是世界的,

不是你們家的。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

健康樂

2019.3.11


健康生活1960


我覺得說這話的人肯定沒有好好看新聞!特朗普現在的貿易主要目標是對準日本和歐洲,包括加拿大這種發達國家,你怎麼能夠說美國貿易戰的目標是針對新興國家呢?這個說法不符合事實!美國的貿易調整是全方位的,最起碼他沒有指名道姓的要對某些國家採取極端措施,他的措施擺在檯面上。而且確實來說,貿易是兩廂情願的,美國政府如果不想再跟其他國家做生意,那麼也是美國政府的自由,你總不能強迫美國政府給你做生意吧?把心態放得平一些,主動的做出一些調整,這沒有什麼不好。不要老把事情看成一個陰謀,那種整天想著別人用陰謀害自己的人,往往就是平時用陰謀最多的人!因為如果他不是平時陰謀用的多,他就不會往陰謀那方面想。


李YingChun


美國發動貿易戰,是打算進一步攫取利益,薅全世界的羊毛,打壓新興大國崛起的成分肯定也有,可看看今天的世界,“新興大國”的崛起還能打壓得了?

貿易戰一開打,“新興大國”還沒咋地,自家小弟土耳其倒先撲了街。

自從特朗普上臺以來,美國就很反常,像吃了槍藥一樣滿世界搞事情,上懟天,下懟地,中間懟空氣,動不動就退群、要錢、掄大棒,作風簡直比里根時代還強硬,兩年下來,全球經濟一體化、區域合作、應對氣候變化、裁軍等國際合作都深受其害,像《京都議定書》這些乾脆陷於癱瘓。

特朗普真的很忙,前幾個月集中火力和某兔掐,一看碰了茬子、不好對付,就轉頭去搞歐盟,順便把不聽話的小弟——土耳其一槍撂倒,俄羅斯要繼續制裁,還要抽時間盯菲律賓,攪和敘利亞和委內瑞拉,一邊還得提防墨西哥又在邊境挖地道,還要派航母嚇伊朗、保住霍爾木茲海峽……

哪怕是一個超級大國,這樣四面出擊也不嫌累嗎,說“打壓新興大國”,豈止如此,瞧它現在的架勢,簡直就是要打壓全世界!

一國單挑全世界,美國也真是心大,能不能成呢,筆者對此可一點都不樂觀。

這特朗普,上臺後幾乎沒有一天不在製造新聞,不是發動態,就是搞制裁,好像美國才是地球村的村長,什麼事情都要來插一腳。

這能說明美國很強大嗎?

正相反,美國自己的問題、矛盾才空前尖銳,眼下美國股市又衝到了多年來的最高點,30萬億美元的市值,蘊含著巨大的泡沫。

而川懟上臺以來,對內減稅、對外薅錢,營造了一種美國經濟復甦、形勢一片大好的表象,可再怎麼折騰,美國本土的人工成本、產業配套還是那熊樣,傳統盟友的經濟也不景氣,沒法給美國輸血。

就這樣,美國還和新興市場、新興大國打貿易戰,只佔便宜不想吃虧,完全是一副吃了今天不管明天的短視做法。

別看美國經濟數字欣欣向榮,泡沫一爆,就是一地雞毛!

至於“打壓”,不必擔心,只要“新興大國”身正不怕影子斜,帝國主義就都是紙老虎。

——


炎黃軍武


準確的說,貿易組織戰只是美國打壓新興大國崛起的手段之一。其他還包括技術封鎖,人才封鎖等等。

近日有消息稱,美國政府正針對“千人計劃”等人才引進計劃下手,一些口號“學術自由”的美女在幹嘛高校也跟上,試圖從根本上釜底抽薪似的遏制新興大國的崛起。

這時候,被一些國人跪舔的、燈塔國偉大的標誌之一“科學沒有國界”就成了笑柄。

美國對新興大國崛起的遏制是全方位的,而且越來越成為跨越美國兩黨的共識,成為美國精英階級的共識。

貿易戰只是手段之一。

從本質上來說,美國發起這場世紀貿易戰的終極目標是重塑對美國有利的世界貿易體系。也正因為如此,“戰爭”的對象不僅僅是新興大國,還包括了美國的盟國歐盟、日本、韓國、加拿大等等世界主要經濟體。更有笑話說,特朗普就連非洲也要從骨頭上刮出點肉渣出來。

貿易戰的重點,當然還是新興大國。

這不難理解。在讓美國重新偉大、美國優先,重振美國製造業等等口號驅使下,將重點打擊對象瞄準世界第二大經體,是維護大哥地位的最有效手段。同樣的事情,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美國人已對它的盟友日本幹過了。對現在原本就不對付的二哥,美國人自然更不會手軟。

國家利益高於一切,站在美國人的角度來說,任何的陰謀陽謀,任何的下三濫手段都不足為奇,也可以理解。

問題不在於美國人怎麼做,而在於新興大國自己怎麼做。只要自己不玩死自己,當你足夠強大的時候,自然就抗/扛得住任何的風浪。

包括美國人掀起的風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