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披露,京東將裁員1.2萬人,中國互聯網業的裁員大潮是不是到來了?

財經宋建文


目前來看的話,國內的互聯網企業紛紛裁員,所以說這是一個大勢所趨,並不是單個個例,而京東所在的電商領域目前來說,是京東自己的一些戰略出了問題,並不是說電商的大環境不好。



互聯網進入了下半程

其實從2000年左右開始,算得上是中國互聯網的一個萌芽時期,到2017年左右,經歷了一個非常高速的發展。

而這個發展速度背後是有資本的一個推動作用,那麼也就是說,這十幾年以來,中國的互聯網包括移動互聯網,已經發展得非常完善。



現在的中國互聯網狀態是趨於穩定,成熟期也就是所謂的互聯網進入了下半程的競爭,而此前因為互聯網蓬勃的發展,導致人才不夠用,也就催生了一大批可能並不成熟或者並不合格的人才,那麼此時進行一波大浪淘沙,其實是有必要的。

除此之外,此次裁員我們發現,很多企業裁員的範圍都其實是在可有可無的中層階級,無論是基礎員工還是否則戰略的高層都不在裁員的行列,也就從側面說明了,其實人還是要逃離一個安逸區。



互聯網行業的中產階級確實有穩定的薪資同時,在收入方面也並不具有什麼壓力。也就喪失了可能基層員工的拼勁和高層員工的一個戰略眼光。

京東這失落的兩年

曾幾何時,其實京東最有希望挑戰阿里的電商霸業,但這麼多年過去了,京東居然是一個高開低走的典型案例,尤其是這兩年負面新聞增多。



尤其是京東賴以生存的倉儲體系,目前似乎已經觸及到了天花板,由於京東的整體業務下降,導致了倉儲體系也連帶受到了一定的衝擊,目前來看的話完成此前運動計劃的倉儲量是很難了。

與此同時,京東模式也遭到了嚴重的一個危機,在此前我們知道京東模式被冠以阿里河,亞馬遜的雙重模式,也就是說,集合了兩者的優點。目前來看,只有阿里的平臺模式發展的是最為合理合規,而亞馬遜在自己的道路上也走得是風生水起,只有京東學了個四不像。



而京東目前改變的第一步驟就是,轉向平臺服務,但問題在於京東的號召力,遠遠不能與阿里相比,要知道阿里單單是一個天貓,就已經壓得喘不過氣來了,更何況阿里的巨震是如此的完美。

也就是說裁員肯定是整體的業務量出了問題,也就是說營收和盈利都出了一點點的問題,這才會從員工方面入手,京東的整體訂單量下降,則是此次多米諾骨牌的起始原因。



電商並沒有冷

而同時說道京東所處的電商領域,其實環境還並不算太差,我們知道自從阿里為首的電商衝擊了實體業之後,其實用戶習慣已經培養得非常好了,這個大環境包括容量還是非常大的,同時養活阿里包括京東在內的一眾電商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這兩年包括拼多多這類社交電商的崛起也讓我們看到了,其實電商並不是沒有機會,還是一個細分領域的問題,也就是說,主導者一定要發現自己的目標人群。拼多多就是抓住了五環外的人群。



所以對於互聯網大環境來說,裁員確實是整體發展,不太好,但對於電商領域來說,其實整個電商機會仍舊有,只是京東沒有抓住而已。


互聯網的放大鏡


京東自己的事,不代表行業也如此


三片葉


很多人都以為進了大公司,就有保障了,福利好,待遇好,又穩定。溫水煮青蛙,你失去的不僅是寶貴的青春,還有自己的激情,慢慢的你這輩子就只能當一個社畜了,這個標籤是你自己給自己貼的。

所以這年頭靠誰不如靠自己,不要把自己的一生全都押寶在別人身上,讓別人決定你的命運,當你坐在明亮的辦公室裡喝著下午茶的時候,看似很高大上,殊不知人家一個小小的早餐店一年賺的錢比你七八年的工資總和還要多。

為什麼說百分之八十的財富都掌握在百分之十的人手中?就只百分之八十的人都選擇了安逸和舒適,而不是冒險去奮鬥。


已道在路上


看來京東真的出問題了。

多位高管離職,多個部門裁撤,大批量裁員,降低員工薪水,看來京東的內部和業績真的出了大問題。

京東自營產品第三方供貨,質量不可靠,以次充好。另外自營商品評論刷單嚴重,通過水軍刷評論來製造商品銷售良好的假象。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靠欺騙最終只會害了自己。


阿爾卑斯的風


京東不算嚴格意義的互聯網行業,只能算無店面百貨公司。把節約的店面費用花在物流上面同時為消費者節省了時間和精力。問題是目前消費者願意為節約的時間所支付的代價和京東物流成本相比還不能讓京東產生淨利潤,京東要想生存出路只有兩條即修改模式或提高效率。裁員大概就算一種提高效率,不過兄弟之說以後就別提了。


一路微笑26


美國穿囚衣,此生無臉皮,窩裡我老大,洩恨砍兄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