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居一体化 添翼“大经开”—绿地助力武汉经开打造功能新磁极

从空中俯瞰,6300公里长江犹如一条银鳞巨龙,一路翻山越岭,奔流向东。在湖北,巨龙腰身轻轻一扭,在武汉之南形成一个规则的“π”字型。

“π”字型一侧是新滩区,一侧则是汉南区。这两大板块在相继被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武汉经开区”)托管以来,以重点投资、战略产业、人口资源的带状导入与集聚,成为“大车都”振翅的强劲双翼。

其中,作为城市向南拔节的“竹尖”之地,新滩新区类比雄安至于背景、河源之于深圳、昆山之于上海,成为“汉版飞地”的典范之作:

2012年1月14日,武汉经开区与洪湖市正式签订协议,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招商、收益共享、实现共赢的思路,实现区市合作共建新滩新区,力争通过5—10年努力,集聚城镇人口20万,打造千亿产业园。”

2014年4月18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托管洪湖市新滩新区的协议》正式签订。按照“区划不变、委托管理、利益分享、共同发展”的原则,将新滩新区69平方公里交由武汉经开实行“经济托管”50年。

5年正式托管,5年一体发展,5年格局初成。2019年3月15日,以绿地铂骊酒店为代表,新滩新区2019第一季度16个重点项目建设集中开工(开工仪式在新滩举行),再次拉开“大经开”的加速建设大幕。

一边是“车都”经开,一边是“新区”新滩;一边是技术资本的高度聚合,一边是产业落地的广阔空间,二者聚合双城双区之力,共振更强更大之音。

引擎“大武汉”

武汉经开跻身国家级开发区“第一梯队”

“经开区”三个字,是改革产物,有时代烙印。

1984年5月,以大连、天津、宁波、上海和广州为代表的14个沿海开放城市展开探路,设立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各类资源要素的高度集中,经开区成为中国最具活跃度、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热土。

伴随国家级经开区从沿海向沿江、沿边和内陆省会城市、区域中心城市拓展,1991年5月,为承载中法合资神龙项目,武汉经开区破土动工;199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武汉经开区正式晋升为国家级经开区。

从托管蔡甸区沌阳、沌口和军山三街,到托管汉阳区10平方公里共建区;从经济托管新滩新区,到整体托管汉南区……近30年间,武汉经开区历经5次扩容,控制面积从小到大,经济动能从微到强——目前,区域内已汇聚5大车企,10座整车厂,形成汽车制造、电子电器、高端装备制造、信息技术、文化创意、商贸物流6大千亿产业集群。

2018年12月29日,一年一度的“国”字头经开区大考揭榜。武汉经开区表现优异,再次进入“第一梯队”。

这份由商务部发布的《2018年国家级经开区考核评价综合及部分单项排名情况》,对219家国家级经开区进行了全面和量化评价。其中,武汉经开区综合排名位列TOP12,持续保持中西部第一,并进入利用外资和产业基础前10强。

根据数据统计,2018年,武汉经开区引进亿元以上项目75个,其中100亿元以上项目6个、30亿元以上项目9个,世界500强投资项目17个、国内外500强研发中心11个。

目前,区域内市场主体总数近5万户,世界500家企业达54家,2018年生产总值规模在全市各区(开发区)实现连续第一,成为大武汉经济结构转型、城市动能升级的“引擎板块”与“支点板块”。

共振“大车都”

新滩新区争当荆楚飞地“头雁振翅”

叮咚一声,新滩新区加入武汉“星标朋友圈”即将满5年。

这一双城双区托管共建模式,既有国际借鉴,也有国内案例。作为中国“飞地经济”的引领城市之一,此前深圳为破除中心城区土地资源壁垒,接连创造了“东有深汕”、“西有江门”、“北有河源”的发展模式。在这些飞地之中,近70%—90%的项目和企业来自深圳,其中不乏华为、腾讯、中兴等行业巨头。

依托这些“他山之石”,近年来武汉也依托“大都市区战略”,积极拓展飞地经济。

其中,新滩被经开正式托管5年来,以交通路网的迅速贯通、重点产业的相继入驻,正实现与武汉经开区的加速融入、共振发展。

在交通方面,目前武监高速的洪监高速段正加紧建设,工程进入收尾阶段。全线贯通之后,武汉、洪湖和监利之间的城市往来将更为便捷。同时,新滩新区还在规划建设“第2通道”,从汉南直接引入,解决高速收费问题,进一步降低企业的进出货运成本。

更令新滩企业和居民振奋的消息是,作为武汉西南端的轨道交通主干线,穿经开、跨东荆河、至汉南的地铁16号线,远期将延伸至洪湖城区。未来,以这条一线串联的市域快线,新滩将离武汉更“近”了。

在产业方面,以绿地集团、吉利控股、香港中华煤气为代表的3家世界500强,以及以富士达、长利玻璃、三立汽车车灯、宝锦激光为代表的5家上市企业、3家外资企业和众多国内龙头企业在新滩密集落子。目前,园区内签约引进工业项目已超过100个,已建成投产项目34个,在建项目32个,总投资超过400亿元,成为“大车都”产业转移的承接之地。

其中,2018年7月,吉利控股集团10GWh高性能车用动力电池及模组项目落户新滩,成为洪湖市迄今为止引进的最大单体工业项目。这一厂房规划总用地800亩,总投资80亿元,计划2020年建成投产。

对接“国家中心城市”站位,融入“长江经济带”战略,以同城规划与同频发展,新滩新区正争当荆楚飞地的“振翅头雁”之一。

世界500强落子

绿地·经开国际城于武汉城南“C位出道”

吉利控股之外,另外一个世界500强的新滩落笔,同样力透纸背。

聚合其“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费、大科技、大健康”的多元产业优势,继汉南绿地欧洲风情小镇、咸宁绿地梓湾康养国际度假区、咸宁绿地城际空间站之后,绿地在新滩再造一“城”——绿地·经开国际城。

这一项目位于武汉经开新滩经济合作区的黄金主轴——汉洪大道之侧,将打造百万方美好生活示范城。包括市民之家、超高层办公、特色水产街、品牌酒店、度假民宿、理想家高层、合院别墅、定制公寓等全维度城市功能,打造武汉新城镇、经开新中心。

根据规划,项目一期为509亩,包括一座高度为158米的商办中心,建成后将成为“洪湖第一高”;一座区域内首家5星级酒店——绿地铂骊酒店,预计2019年年底建成开业;一座按照洪湖市政府定制的7000平方米市民中心,打造集政务服务、教育培训、商务洽谈、文化休闲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平台。此外则包括4.6万方花园购物街区、3栋公寓,以及院墅与高层。二期则为408亩,主要为居住业态。未来,项目还将引入知名中小学和三甲医院等综合生活配套。

2019年3月15日,位于经开新滩的绿地铂骊酒店正式动工。此前,绿地自营高端酒店品牌系列遍布大江南北,在进驻湖北的9年间,先后打造了武汉绿地铂瑞酒店、荆州绿地铂骊酒店、襄阳绿地铂骊酒店、咸宁绿地康养居酒店,以及武汉绿地魔奇酒店等代表项目。

作为武汉经开新滩“地标级”商务项目,绿地铂骊酒店总规划面积约3.7万平方米,设有300间客房,配有餐厅、酒吧、泳池、会议、行政酒廊等功能,建成后将极大提升区域的商务接待功能。

在城市版图之中,以狭长一条锲入的武汉经开区,正不断长大变壮。以绿地·经开国际城为代表的亮点项目点缀其上,绽放异彩。一座承接产业与人口转移的的产居大城,正在武汉南跃然呈现、C位出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