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儒學的大復興是怎樣的?對其發展有何影響?

Anne_心語


宋代儒學的復興是在爭辯、借鑑、交流中產生的。

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盛行,道教、儒教等國學在佛學的影響下有了新的發展。隋唐出現了三教合一的趨勢。到了宋代,由於寬鬆的政治環境,為學術爭鳴提供了舞臺。儒學在抨擊佛道的同時也吸收了佛道的營養,把佛道思想融入儒學。宋代儒學學子積極投身社會實踐。如范仲淹、王安石、歐陽修等,尤其是王安石的政治改革,雖然沒有成功,但是為宋代理學形成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宋代理學提出的"格物致知",即承認社會實踐是獲得知識的有效方法,就是從他們的實踐中總結的經驗。


理學家討論的內容為義理、性命之學、故稱為理學。理學融合了儒、釋、道三位一體的思想體系。周敦頤為宋代儒家理學派的開山鼻祖,他將道家無為思想、儒家中庸思想加以融合,闡述了理學的基本概念,形成了基本的思想體系。程頤、程灝是儒家理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朱熹是宋代儒家理學派的集大成者。他繼承了程頤、程灝的思想。認為理是存在的基礎,認為氣、理相生相長,理的最高境界是太極!

從南宋中期開始理學地位不斷攀升、影響不斷擴大,最終佔據思想學術的主導地位,並上升為官方意識形態,影響中國社會長達數百年。其實程朱理學也是導致中國走向衰敗的根源!


宋代理學家們,對孔孟思想的研究非常透徹。他們深知孔孟學說之所以被歷朝歷代統治者所推崇,就是因為孔孟學說能夠幫助統治者維護其統治地位。所以他們在儒學的繼承和發展上,就從如何更好的維護皇權、父權、夫權上很下功夫。他們的《三綱五常》既滿足了大家統治者的需要,又滿足了小家統治者的需要。程朱理學把孔孟儒學推向極致。

明、清的統治者為了維護其統治地位,讓學子們只學四書五經。八股取士,對四書五經的解釋,以朱熹的註解為標準,考生行文命意,必須依注作解。不得擅自生髮,獨作新論,極大的束縛了學子的思想。考生們只能按照題目敷衍成文,扼殺作者創意,結果造成文章空洞,形式主義,成為文字遊戲。考試只考四書五經,導致明清兩朝科技停滯不前,造成中國落後的局面!

朱熹儒學迎合了統治階級需要,扼殺了學子的創造力,最終導致國家的衰敗,被列強凌辱百年之久,中華民族幾近危亡!


手機用戶575837伏牛山


宋前承五代亂局,雖稱天下一統,但開國氣象不能和漢唐相比。言外患,北有遼,西有夏。言內憂,則積貧積弱,兵制財制皆待改革。宋代開國六、七十年,儒運方起。漢唐諸儒,多懷昇平世之心境,而宋儒似乎擺脫不了撥亂世的心態,不像漢唐儒那樣安和。而其學術門徑,則轉為開闊,能向多方面發展,不如漢唐儒之單純。


宋儒多能議政,又能從大處著眼。其中范仲淹、王安石為最著者。範於慶曆三年(1043年)上疏條陳十事,建議改革吏治、裁汰冗濫、選賢任能,並論減徭役、厚農桑、修武備等事。這些建議大多被仁宗採納,陸續施行,史稱慶曆新政。王安石嘉祐三年(1058年)上萬言書,要求對宋初以來的法度進行全盤改革,扭轉積貧積弱的局勢。熙寧三年(1070年)開始大力推行改革,史稱熙寧新政。在漢唐諸儒中,惟有賈誼之陳政事疏以及董仲舒之天人對策,可與范仲淹、王安石差堪媲美。宋代其他諸儒,大體言之,也多能議論朝政,能從大處著眼闡申儒家義理。


北宋儒學大體可分三部分,一為經學,二為史學,三為文學。

宋儒的經學,與漢儒亦有不同之處。漢儒治經多尚專經講習,重在書本文字。所謂通經致用,僅因於政事,而牽引經義。宋儒經學多能於每一經之大義上發揮。經義即用以治事,治事必本於經義,較之漢儒通經致用,意義更確切,氣魄更宏大。

北宋諸儒治經,如胡瑗之於《易》《洪範》,孫復之於《春秋》,李覯之於《周官》,皆元氣磅礴,務大體,發新義,不囿於訓詁章句。其他如歐陽修、王安石、蘇軾等,皆研窮經術,尚兼通,且喜闢新徑,創新解,立新義,與漢儒治經大相徑庭。就此而言,北宋諸儒近似於先秦儒。

宋儒擅長於史學,如歐陽修以私人之力獨撰兩部斷代史:《新五代史》、《新唐書》,此前己有了薛居正的《五代史》所寫的《五代史》和劉昫所寫的《唐書》。歐史一出,分別變成了兩部:薛著稱《舊五代史》,歐著曰《新五代史》;劉著稱《舊唐書》,歐著叫《新唐書》。

又如宋代另一部史學名著《資治通鑑》,全書二百九十四卷,是宋儒司馬光奉詔編寫的一部最成功最像樣的編年史,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後周世宗顯德六年(959年),共記載一千三百六十二年曆史。此書直到清代乃至今日,仍是學歷史的人必讀的一部書。清代已有不少人下功夫,然至今還拿不出一部上接這部書的續通鑑來。

其他宋儒,如著有《古史》的蘇轍,專治漢史的劉攽,精於魏晉以後史事的劉恕,著有《唐鑑》的範祖禹,皆堪稱史學大家。一般而論,宋儒史學顯較漢唐儒為盛。

宋儒的史學著述“好創立議論,不專於纂輯敘述考訂而止。於著史考史外,特長論史,此亦宋代學術一新風氣之特徵。”(錢穆《朱子學提綱》)

宋儒前承唐代韓愈倡導的古文運動,自歐陽修以下,古文大行其道。王安石、蘇軾、曾鞏尤為一代巨匠。宋詩風格亦與唐詩相異。

唐韓愈始提倡孟子,到宋代王安石特尊孟,奉之入孔廟。自宋以下,始以孔孟並稱,與漢唐儒周公孔子並稱,大異其趣。此乃中國儒學傳統之絕大轉變,此風雖始於韓愈,實成於宋儒。

北宋諸儒,如蘇洵及其子軾,父子為文,皆法孟子,兼參之《戰國策》,有縱橫家氣息。軾尤喜莊子,其弟轍則喜老子,視野開闊,興趣橫溢。若謂漢儒為經學之儒,則宋儒可謂子學之儒。宋儒不僅疑“子”,而且疑“經”。如歐陽修之疑《十翼》,劉恕、蘇軾之疑《周禮》。


漢、唐儒之學,主要在經學,亦可謂其時儒學即經學。宋儒之學不專在經,文史百家之業與經學並盛,故可謂宋儒之學業已成為一種新儒學,經學僅佔其一部分。漢唐儒經學之成就,主要在章句註疏,而宋儒經學重在創新義,發新論,亦可謂一種新經學。


<strong>

“四書”之說最初來自宋儒。說到宋儒,後人極易聯想到理學,並稱其為新儒學。其實,理學家在宋儒中屬後起之秀。理學興起之前,已湧現了一大批宋儒,大多可稱新儒。從這個意義上說,理學興起之前的宋儒,已與漢儒有所不同。(參見錢穆《朱子學提綱》)

在宋代理學家的心目中,四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學即是經學,而四書的地位,較其他諸經更重要。首先提出四書並賦以崇高地位的是北宋理學家程顥、程頤兄弟,史稱“二程”。《論語》列四書之首。此書記載孔子言行,乃儒家最有價值的名著。問世二千多年來,深入世人推崇。

宋相趙“普嘗謂太宗曰:“臣有《論語》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宋史·趙普傳》)

這部書何以名《論語》?《漢書·藝文志》謂《論語》為論纂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之語也。論者,討論也。語者,聖人之遺言也。該書系經編者討論後編定之聖人遺言,故名《論語》。

全書凡二十篇。前十篇,從《學而》至《鄉黨》,是第一次編纂而成的。“文理精純,章節簡短,文字簡約”。所記大部分為孔子本人的言論,對孔子稱“子”。後十篇,自《先進》到《堯曰》,系第二次續編而成。義理較駁雜,不少篇章與史實相違,章節、文字“長而多”。前十篇約成書於子思,後十篇約成書於子思弟子。

《論語》共計五百零八章,其中關於人格修養與社會倫理的論述約佔全書一半。讀《論語》似見孔子其人,亦見其為人;舍《論語》則孔子人格特質無從領略。《論語》的價值就是孔子偉大人格之價值,也是孔子思想行為對後世影響的價值。

《論語》是五經之關鍵。欲通五經之精義,必先明白聖人的微言大義;欲明白聖人的微言大義,必先讀《論語》。孔門最重《詩》《禮》之教。“小子何莫學乎《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論語》言《詩經》者有十多章。“不學《禮》無以立。”言《禮經》者多達四十幾章。

又如“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語涉《書經》之精義。“然有恆,無大過,思不出其位”乃《易經》之精義。

《孟子》在“四書”中的地位僅次於《論語》。南宋孝宗淳熙年間,朱熹將《論語》、《孟子》與《大學》、《中庸》並列,匯為“四子書”,簡稱“四書”。宋代以前,《孟子》地位非甚顯要,宋代之後備受重視。

全書凡七篇,即《梁惠王》、《公孫丑》、《滕文公》、《離婁》、《萬章》、《告子》、《盡心》,分十四卷,二百六十一章。

《大學》、《中庸》均為《禮記》之一篇。今本《禮記》九萬餘字,分四十九篇。而《禮記》系“三禮”之一。《周禮》記載國家制度,屬於禮之數,即具體事項;《儀禮》記載世俗儀文,亦屬禮之數。而《禮記》記載抽象道理,屬於禮之義。為孔門弟子及其後學者論述禮的文字記錄,經後人纂輯成書。戴德輯八十五篇,為《大戴禮記》,今存三十九篇。戴聖輯四十九篇,叫《小戴禮記》,即今通行之《禮記》。

《周禮》、《儀禮》為經文,《禮記》為傳文。但經文與傳文並無綱目之分,傳文的價值遠在經文之上。具體的制度、儀文隨著時空條件的改變而改變,而抽象的道理往往垂諸百代而不變,放之四海而皆準。

孔門本以禮為人格教育之手段,到荀子更是以禮為唯一手段,由“禮”可知儒學之盛衰。

“禮”又是“法”的前身,故“法”起而“禮”廢。“禮”與“法”都有維護社會秩序之功能,但“禮”行之未然之先,“法”則施之既然之後。前者積極,後者消極。

《大學》原為《禮記》第四十二篇,唐代之前並未引起人們的特別關注。唐韓愈等引用《大學》,方才為人注目。宋代二程兄弟對《大學》極為重梘,稱之為“孔子之遺書,而初學入德之門也。”

經朱熹重新編排的《大學》分為“經”一章和“傳”十章。“經”是孔子的話,由曾子記錄;“傳”是曾子解釋“經”的話,由曾子門人記錄。

“經”一章為全書之總論,以“明明德”、“新民”、“止於善”三者為綱,以“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條為目。

三者為儒學教育的宗旨與目標,八條則是實現目標的步驟與手段。只有按照這樣的步驟與手段去做,才能達到“賢人”、“聖人”的境界,實現“至善”的目標。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明明德”,就是發揚人先天固有的德性;“新民”即革其舊、做新民的意思;“止於至善”就是力求達到最完善的境界。這三者乃《大學》三綱領。

“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修身”是人格教育的基礎。“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是“修身”的方法,而“齊家、治國、平天下”則為“修身”的目的。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也就是說,從天子到平民,無一例外都要把修養自身道德品格作為做人的根本。

傳文十章,前四章(釋“明明德”、釋“新民”、釋“止於至善”、釋“本末”)“統率綱領旨趣”,後六章(釋“格物致知”、釋“誠意”、釋“正心修身”、釋“修身齊家”、釋“齊家治國”、釋“治國平天下”)“細論條目工夫”。就是說,前四章論述總綱之宗旨,後六章討論細目與著力之所在。

對初學者來說,第五章闡述的“至善”要領,以及第六章所述“修身誠意”之根本,“尤為當務之急”,切莫以為淺近而忽視之。

《中庸》原為《禮記》第三十一篇。該篇為孔門傳授的心法,即儒家學說的核心。全書凡三十三章。第一章是此書的綱要。以下十章乃子思引述孔子的話,以講清這一章的含意。朱熹認為,子思述孔子所傳之意創作《中庸》:首先說明“道”之本原出於天而不可易,“道”之實體備於己而不可離;其次說明“存養深察”之要;最後說到“聖神功化”之極。

子思,系孔子之孫,相傳受業於曾子。《中庸》原是孔門傳授心得的方法,子思恐怕年代久了傳授會有差錯,“故筆之於書,以授孟子”。該書開始只講一個道理,中間擴散為各種事體,最終又歸結為一個道理。這個道理“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其味無窮,皆實學也。”都是實實在在的學問。善於學習的人若反覆領會探求,必然有所獲益,一輩子也受用不完!

《中庸》一開篇引用程頤的話:“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開宗明義,也可謂解題。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天所賦予的叫“性”,遵循人性的叫“道”,使人遵循人道的叫“教”。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道,片刻不可離身,可片刻離身的就不是“道”了。“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賭,恐懼乎其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獨也。”君子對於做人的道理,即使沒有人看見也要遵奉恪守,即使暗得看不見也要去發現它,即使物事細微到看不清也要努力表現它。所以,君子在人所不知而己所獨處的時候,尤其要小心謹慎。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喜、怒、哀、樂,都是“情”,其未發,則為“性”。每個人都有喜怒哀樂,但其發難免過或不及。只有未發之時,才能無過或無不及,這就叫“中”;喜怒哀樂都發了出來,還能無過或無不及,即“中節”。發而皆中節,就叫“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意思是說,“中”是天下萬事萬物之本源,“和”乃天下皆可通行的道路。達到了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就其位而運行不息,萬物就各得其所而生長繁衍了。

第三十三章為《中庸》最後一章,“子思因前章極致之言,反求其本”。“本”即《詩經》。這一章分七段,每段都引證《詩經》一句詩,據以論證君子之道及其與小人之道的區別。

(一)“君子之道,闇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厭,簡而文,溫而理。”

(二)“君子內省不疚,無惡於志。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惟人之所不見乎?”

(三)“君子不動而敬,不言而信。”

(四)“君子不賞而民勸,不怒而民威於鈇鉞。”

(五)“君子篤恭而天下平。”

(六)“子曰:‘聲色之於以化民,末也。’”用疾聲厲色來教化人只抓住支枝末節。

(七)用德來教化人輕易如舉鴻毛。“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上天生育萬物,其道無聲無味,這才是德的最高境界,也是儒家最推崇的治國之道。

總之,四書乃孔門自著之書,實與“六經本先王之舊典”有別。但在宋代理學家的心目中,四書學就是經學。

北宋理學家與其他宋儒學術不同。後者學術三途,一為政事治道,一為經史博古,一為文章子集,皆在外,皆可外向求之。而前者當時自稱其學為道學,又稱理學,亦可稱性道之學或性理之學,也可稱心性義理之學。

“而心性義理之學,則一本之於內,惟當向內求,不當向外求。”(錢穆《朱子學提綱》)

“北宋諸儒乃外於釋老而求發揚孔子之大道與儒學之正統。理學諸儒則在針對釋老而求發揚孔子之大道與儒學之正統。”(同上)

南宋朱熹集理學之大成,“綰經學與理學而一之。使經學益臻於邃密,理學益臻於深沉。”(同上)

朱熹學術生涯於四書用功最勤最密。四書結集於二程與朱熹。自朱熹創四書學以來,四書成為中國文人學士之必讀書,其地位實已超越五經之上。讀四書,則必讀朱熹《論語》《孟子》集註與《大學》《中庸》章句。自元代開始,直到清末科舉制廢止,六百年間四書和朱熹《四書章句集註》始終為元明清三代科舉考試的主要內容和評卷標準。朱熹四書學對後世的影響由此可以想見。


傳統教育制度的廢墟之上,仍矗立著兩座豐碑,一座屬該制度的奠基人孔丘,另一座當歸朱熹。中國歷史上還找不到第三人堪與孔朱二子比肩並立。

孔子一生大部分時間用在傳授文化知識,從政生涯較為短促。孔子首創私人講學,廣泛招收學生,培養從政人才,成為中國歷史上影響深遠的第一位教育家。

與孔子相似,朱子生前在政治上並未取得較高的權位,但在民間講學授徒,著書立說,卻影響廣泛而深遠。

朱子不僅集北宋以來理學之大成,而且集孔子以來學術思想之大成。

朱子“會諸途而並進,同異趣於一歸”,使孔子以下之儒學重獲新生機,從而在中國學術思想史上發出莫大聲光,留下莫大影響。(參見錢穆《朱子學提綱》)


孔子生於公元前551年,朱子生於1130年,二子相差1680歲,卻不乏相似之處。

孔朱二子生前均不顯達,死後其學說和著述始得到最高統治者的推崇,被尊為聖賢。

孔朱二子皆以主要精力與心血投注教育事業,其教育思想對傳統教育制度產生了深遠而巨大的影響。

孔朱二子都是身教重於言教的大教育家。對自已,學而不厭;對人家,誨人不倦;對學生,亦師亦友。

<strong>


歷史達人VIP


宋代和日本一樣,是個以仁立國的國家。

宋代從太祖開始立下不殺文官的傳統,行仁政,國家為救濟貧苦百姓,設立廣大的慈善機構,包括常平倉,廣濟倉,廣惠倉,豐儲倉,以倉,社倉,福田院,裕民局等等。其中收養老弱病殘的福田院,居養院,安濟坊,慈幼局等到處都是。對待政敵,對手,寬心納諫,絕不濫殺。

在國家層面,鼓勵仁政信仰,中國從唐代設計全國八十一座放生池以來,宋代放生制度盛行,每逢春節,初八,元宵,佛誕,中元,民間放生數不勝數,整個西湖都是官方劃定的放生池。後南湖也劃為放生池。中日交流進一步密切。皇帝接受”中天令節”(皇帝生日)為皇帝放生祈福,自宋代開始,立法禁止宰殺耕牛。後影響日本頒佈禁肉令,食素一千多年。

宋朝詩歌中很多關於仁的,(唐朝也是),

如王炎民附於仁,天鑑厥誠,

後有仁人識此心(陸游)

此是天公最至仁(李石)



長善施


宋儒復興,皇帝被俘,國破家亡。明朝復儒,滿人入侵,國破民亡。滿清復儒,外強入侵,半殖民地,一窮二白,封建專制,徹底滅亡。千萬血肉,革命成功,重建中華,奮發圖強,艱苦奮鬥,國強民富!今有現儒,否定革命,復僻儒學,意欲何為?司馬昭心,路人皆知!


甬江人4145564256024


會焚書坑儒嗎,沒事和龍祖學一學嗎,


秦贏政商公


秦檜確實做到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現在還替皇上跪在那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