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小学刚毕业的年纪,他已经开始谋出路做公务员了

点击下方,音频内容更精彩呦~@^_^@~

内容摘要:

从前有一个神童,他六岁能作诗,九岁能写书给《汉书》挑错,十岁已经饱览六经,十六岁时就做了中央公务员,他的文章皇上读了之后大呼“奇才!”。

不过他二十六岁就不幸身亡,结束了传奇的一生。后世人都断言,若能活得长久,他的成就必定能与之后的李白杜甫等人并肩。

他是谁?

就是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

在我们小学刚毕业的年纪,他已经开始谋出路做公务员了

所谓天才,都是怪人,王勃也有个怪癖。他写文章之前,要先准备好笔墨纸砚,然后开始喝酒,喝完了躺下睡,睡醒了就拿起笔来写,被当时的人成为“腹中写稿”。

王勃的人生可谓是大写的开挂,出身于儒学世家,世代都是能在史书里留下名字的人物,可以说天赋属性就非常霸道。再加上王勃本人悟性极高,升级快得人家请代练都比不上,注定了他这一生不会平凡。

龙朔三年(公元663年),也就是王勃十三岁的时候,他就开始写各种文章,给朝廷投简历,要求做公务员。十四岁时直接给当朝宰相刘祥道写信,写出自己的政见和想法。刘祥道看了之后惊呼:“此神童也!”

十六岁参加高考成了朝廷最年轻的国家级公务员,授“朝散郎”,之后,才思泉涌,笔端生花,撰《乾元殿颂》,给皇上呈上去了。

《乾元殿颂》是一篇骈文。

什么是骈文?就是上下句必须工整对仗,而且辞藻要华丽精美。王勃这篇几千字的骈文,文笔华美不说,还把皇上全家上下夸了个遍,那叫一个妙笔生花,词美义壮。

唐高宗读完很激动,当知道这是一个十六岁的神童写的之后,不由惊呼:“奇才,奇才,我大唐奇才!”

在我们小学刚毕业的年纪,他已经开始谋出路做公务员了

能用文章把当朝宰相和皇帝惊得嗷嗷叫的人,前途自是不用提了,一片光明啊!王勃当上朝散郎后,经主考官的介绍,担任沛王府修撰,并赢得了沛王李贤的欢心。

那首著名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就是王勃在长安任职时写给朋友的。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自古写离别的诗不少,离别得这么豪迈又正能量的却十分罕见,结尾的两句因此成了千古不朽的送别语。

在我们小学刚毕业的年纪,他已经开始谋出路做公务员了

不过,外挂开久了,是会被系统惩罚的。才跟着沛王混了两年,王勃的外挂就被禁了。

古代的娱乐项目毕竟有限,风雅点的就是琴棋书画,不怎么风雅的就是斗鸡走狗斗蟋蟀。唐初有一段时间,上流社会的贵族们热衷于斗鸡,沛王和他弟弟英王就特别喜欢斗鸡。

有一次,沛王让王勃写个文助兴,王勃就写了一篇《檄英王鸡文》,讨伐英王的斗鸡。这其实也就是年轻人之间开开玩笑的小文章,大家笑一场也就过去了。偏偏王勃写着写着意兴大发,不光引经据典,还把斗鸡时你死我活的架势写得相当之激昂。

在我们小学刚毕业的年纪,他已经开始谋出路做公务员了

更要命的是,什么叫檄文?那是古代官府用来征召或者声讨用的文书,大多战斗力满满,相当的引战。

这就跟现在不要在朋友圈乱说话是一个道理,被父母看见了,指不定理解到哪去了……

唐高宗看见这篇文章之后,那是相当的不高兴。他觉得王勃打着斗鸡的名号挑拨离间,鼓动自己俩儿子打架!这还了得,赶紧有多远滚多远!于是将他逐出长安。

小王同学万万没想到,自己开挂的人生被一只鸡给毁了。

王勃失业了,找个地方散心吧,于是颠颠的溜达去了蜀州,一直住到二十一岁。

二十一岁那年,他在朋友凌季友的引荐下,又开始做官,在虢州做了个参军。起初干得也还不错,不过没多久又出事儿了,还是个引来牢狱之灾的大事。

什么事呢?咱们明天继续O(∩_∩)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