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慎終追遠,民德歸厚



清明節,慎終追遠,民德歸厚


清明節,我們又迎來三天的小長假。

但是過節之前,大家或許需要搞清楚一個概念,清明≠清明節,前者是指一個節氣,而後者才是指我們現在普遍所認為的那個節日,包含著一定的風俗活動和某種紀念意義(踏青遊玩和掃墓祭祖)。

清明節,慎終追遠,民德歸厚


在傳統的二十四節氣中,清明是最後加入進來的,也是唯一一個演變成了“節日”的節氣。清明節氣一般是在公曆4月5號前後,即春分後第15日,《曆書》雲,“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二十四節氣的產生與我國古代的農業生產息息相關,清明節氣產生之初也不例外,一些流行的農諺,如“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清明忙種麥,穀雨種大田”等,可以佐證清明最早僅僅用於區分時序,指導農事,與節日毫不相干。

清明從節氣變成國家法定節日,大約是始於唐代。這就不得不提到另外一個傳統節日——寒食節。寒食節始於春秋時期,至今已有2600多年的歷史,曾經是我國古代最重要的節日之一。寒食節一般是設在清明節的前一天,有禁菸火,只吃冷食的習俗。

清明節,慎終追遠,民德歸厚


關於寒食節的由來,學術界有著不同的爭論,而最廣為人們所接受的便是紀念介子推之說。相傳春秋時期,介子推輔助晉文公成為君主,而文公在論功行賞時卻把他給忘記了,介子推對此也不介意,與母隱居深山,文公後來才在他人的提醒之下才記起了介子推的功勞,於是他下來焚山以迫使介子推乖乖地出來,而介子推最終與母親在山裡被雙雙燒死。晉文公深感後悔,於是為了紀念他,而下令在清明節前的三天裡禁止生火,只能吃冷食,所以,這天叫“寒食節”。而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一天也從一開始紀念介子推也慢慢演變成了祭祀祖先。“寒食上墓,禮經無文,近代相傳,浸以成俗”,這說明寒食節祭祀的習俗是自下而上形成,並逐步獲得官方的認可。至唐朝開元年間,唐玄宗的一道聖旨將寒食上墳祭祖定為“恆式”,併為此全國放假。

清明節,慎終追遠,民德歸厚


寒食節和清明節,時間上兩者一前一後,相隔不遠,因此在唐宋時期,兩節往往被相提並論,區別漸趨模糊,祭祖的節日習俗逐漸落到了清明節這一天。最終是清明節更具有生命力,更受到社會的認同,成為了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而流傳了上千年的寒食節,由於禁菸習俗的淡化,而走向式微,故而今人多隻知清明,而不知寒食。

或許,我們很少會在清明節這一天祝福別人“節日快樂”,因為在很多人看來,拜祭祖先是一件十分嚴肅的事情,對於先人應當充滿敬意。然而,清明節這一天,人們是有喜悅的權利的,時值春暖花開,生機勃勃,與三五知己走到野外踏青賞春,難道不是賞心悅目的事情嗎?

清明節,慎終追遠,民德歸厚


這裡就又不得不提到,踏青最早也並非是清明的習俗,而是屬於另外一個跟清明捱得很近的古老節日——農曆“三月三”上巳節。上巳節興起於先秦時期,每逢到了這一節日,青年男女會來到河邊聚會嬉戲,沐浴春光,甚至互表愛意。文人墨客尤愛在這一天玩“曲水流觴”的風雅游戲。王維的詩裡寫道:“蹴鞠屢過飛鳥上,鞦韆競出垂楊裡。少年分日作遨遊,不用清明兼上巳。”由此可見古人的踏青有著非常豐富的節目內容,而且也暗示了,踏青在清明節和上巳節均可,不必限定在上巳節。

清明節,慎終追遠,民德歸厚


而到了唐宋時期,上巳節也如寒食節一般,被清明節所吞併。所以,清明作為一個節氣,卻最終吸納了兩大與其相鄰的節日,使自己搖身一變成為了節日,也是經歷了漫長的過程。由此可見,在綿延的歷史長河中,不論政治、經濟,還是文化、習俗都不是一成不變的。

清明節,慎終追遠,民德歸厚


一說起清明,很多人腦海裡就會冒出了“清明時節雨紛紛”的詩句,下雨似乎成了清明的標誌。但實際上“雨紛紛”只是江淮地區的情景,受冷暖氣團的影響,這一帶形成了強降水區,四月份平均降雨量在100毫米以上。而在我國大多數地區,清明前後降水並不多。進入四月,北方地區氣溫回升很快,降水稀少,乾燥多風,是一年中沙塵天氣多的時段,許多地方的平均氣溫都已經達到10℃~15℃。我國的東北北部、西北部分地區雖說還沒有進入春季,但氣溫也有顯著的上升。

清明節,慎終追遠,民德歸厚


總體來說,清明節氣的氣候特徵是:控制大陸的乾冷氣團勢力就開始減弱,東南海洋上暖溼氣團勢力逐漸增強並向大陸推移,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回升,天氣轉暖,草木繁茂,萬物復甦,既適宜外出踏青掃墓,也適宜春耕。

溫馨提示

清明期間

文明拜祭

注意防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