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非所以人都弄明白了自己真正的生存意義是什麼?

這個問題是那樣深深地吸引著我們的思緒,就像要在黑夜中尋找黎明,在沙漠中尋找泉眼一樣。

我們相信每個人在內心中都是有追求的,沒有追求的生活只會有更多的痛苦。創造美好人生是每一個人的理想。但是要的是什麼樣子的人生,卻又眾說紛紜。

並非所以人都弄明白了自己真正的生存意義是什麼?

在人類的歷史上,有關人類的生存意義的偉大學說層出不窮,無數偉人、哲人在這個問題上不斷地求索。中國的孔子、老子、孟子以及晚些時候的朱子、王陽明,古希臘的蘇格拉底、柏拉圖,西方近世的康德、黑格爾、羅素,日本的聖德太子等等,都留下了曠世卓越的學說,堪稱千古流芳的賢人。更有釋迦牟尼、耶穌基督以及穆罕默德等,將其信條廣播萬里,成為不朽的宗教而教化人心。

並非所以人都弄明白了自己真正的生存意義是什麼?

讀者可能會覺得大談這些關於生命意義的學說是不是有說教的嫌疑,因為說一堆大道理,還不如講一句肺腑之言。不錯,人的生存意義要用自己的行動來決定和證明,空想永遠無法做成一件哪怕最簡單的工具。但是這種心靈的修煉對於自我啟發是很有好處的,建立一種經過思考和提煉的人生觀無疑是此生邁向成功的一樣武器。

我們的生命是由自己的思想造成的。有什麼樣的生活,不在於擁有多少財富,而在於擁有什麼樣的思想和意念。有健康的思想和意念,就會有美好的生活。

一個在納粹集中營生存下來的人說過:無論在什麼情況下,你還有思考的自由。

郝塞說:“生命究竟有沒有意義不是我的責任,但是怎樣安排此生都是我的責任。”所以對自己的人生持負責態度的人都會精心地規劃這短短的幾十年。渴望不凡的我們,大多懷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負,希望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筆者認為經過完善的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可以刻畫大多數人對生存意義的態度,那就是把自我實現作為人生的最大目標。

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人的需求共有五種,它們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和歸屬的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

(1)生理需求。這是人們最基本、最原始的需求,它是指對食物、水分、氧氣、排洩、休息及性等的需求。這類需求如不被滿足就有生命危險,所以是最強烈的需求。

(2)安全需求。要求安全,希望避免危險事故以及其他惡劣物理條件的傷害,避免經濟不穩定的威脅、學習失敗的威脅、職業保障的威脅等。

(3)社會(愛與歸屬)需求。如渴望家庭成員、朋友、同事、上級等對其的愛護與關懷,以及對溫暖、信任、友誼等的需求。人們還渴望自己有所歸屬,成為團體中的一員。

(4)尊重需求。希望他人尊重自己的人格,希望自己的能力和才華得到他人公正的承認和讚賞,要求在團體中確立自己的地位。

(5)自我實現需求。希望完成與自己能力相稱的工作,充分表現個人的情感、思想、願望、能力等,能使自己的潛在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個人的理想抱負得以實現。

這些需求是分層次的,構成了一個從低級向高級發展的階梯。前一種需求的滿足是後一種需求產生的條件;人的行為不是由已經得到滿足的需求決定的,而是由新的需求決定的。不同的人在同一時期內需求是不同的,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期需求也是不同的。

在五種需求中,自我實現需求是最高級的需求,可以說是人最崇高的理想和最終的目標。它體現了人們不斷追求成功、追求與眾不同的願望和實現真、善、美的本性。這也和麥克利蘭的需求理論中的成就需求是契合的。在這一最高層次中,人是以實現自我而行動的,所以最能表現人的生活方式。而且這個需求是無止境的,從而是人的行為的最強大、最持久的激勵因素,也是自我啟發的原動力。

並非所以人都弄明白了自己真正的生存意義是什麼?

因此自我實現帶給人無限的幸福和滿足感,以及心靈的寧靜。

那麼它帶來幸福和滿足感的心理機制是怎樣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