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渥食品持續盈利能力存疑,產品質量“亮紅燈”

品渥食品持續盈利能力存疑,產品質量“亮紅燈”

作者/《壹財信》山芙,發自廣州

作為國內較早實現進口食品品牌運營的企業,品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品渥食品”)也將目光投向了資本市場。

但是持續盈利能力存疑的品渥食品,運營的進口食品卻多次因質量不過關而被攔在准入線之外,此種尷尬情景,怕是很難不會成為品渥食品衝擊資本市場之路上的“攔路虎”。

持續盈利能力存疑

成立於1997年的品渥食品主要從事自有品牌食品的開發、進口、銷售及國外食品的合作代理銷售業務。

近年來,品渥食品的營收保持穩定的增長趨勢,但淨利潤卻出現了斷崖式的下滑。

2015-2017年及2018年上半年,品渥食品的營業收入分別為9.95億元、10.99億元、12.16億元、6.12億元,2016-2017年分別同比增長10.46%、10.64%。

2015-2017年及2018年上半年,品渥食品的淨利潤分別為3,880.84萬元、5,757.48萬元、5,614.68萬元、3,394.28萬元,2016-2017年分別同比增長48.36%、-2.48%。

《壹財信》觀察到,除了淨利潤下滑,資產負債率居高不下,近幾年常處“失血”狀態,也成了品渥食品不得不面對的隱患。

2015-2017年2018年上半年,品渥食品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97.86%、77.42%、73.53%、65.29%。

同期品渥食品的經營性淨現金流分別為-107.57萬元、-2,357.31萬元、1,778.19萬元、-552.05萬元。僅有2017年得以擺脫“失血”狀態,忍不住令人擔憂品渥食品的持續盈利能力。

產品質量“亮紅燈”

除淨利潤下滑、負債高企、“造血”能力不足的尷尬現象外,品渥食品的產品質量問題也不容小覷。2017年新京報就曾報道過品渥食品進口的德亞酸牛奶因包裝不合格被拒絕入境,然而品渥食品還有多種食品出現過質量問題。

據中國質量新聞網數據,2013年12月,品渥食品從德國進口的亨利什錦果仁原味麥片因黴菌超標,而被予以退貨處理。2012年9月,品渥食品從法國進口的雅娜黑巧克力花生燕麥條因黴菌超標,而被予以銷燬處理。

據滬食藥監(青)罰處字[2014]第2320140377號文件,品渥食品因2014年9月29日的監督檢查中,在食堂灶臺邊的操作檯上查見5瓶食用油均已過期,被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青浦分局處以罰款的行政處罰。

母公司隱患重重,品渥食品旗下子公司的食品質量也是屢屢不過關。

據中國質量新聞網數據,2016年8月,品渥食品全資子公司北京市品利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品利食品”)從韓國進口的三育辣味香酥海苔因大腸菌群超標,被未予准入並做銷燬處理。

據中國質量新聞網數據,2014年1月,品利食品從意大利進口的多恩可可米粉餅乾因菌落總數超標,被口岸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予以銷燬處理。

進口產品屢屢因質量不過關而被銷燬的品渥食品及其子公司,更曾因此而惹上訴訟。

據(2017)粵0883民初2023號文件,2017年12月25日,廣東順嘯豐商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順嘯豐商貿”)、品渥食品、品利食品因順嘯豐商貿銷售的由品渥食品、品利食品進口的30瓶“瓦倫丁黑啤酒”原麥汁濃度低於國家標準規定,被廣東省吳川市人民法院判決共同賠償原告44700元,且順嘯豐商貿償還原告貨款4470元。

所謂食品安全大過天,如今人們談吃色變,食源性疾病更是讓醫院人滿為患。隨著消費者的安全意識逐漸提升,食品一旦缺失安全保障,就容易喪失品牌公信力。而品渥食品如此輕視食品安全,又如何能讓消費者信服,讓投資者信賴?

注:本文為《壹財信》原創,首發1caixin,轉載須註明完整來源,違者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