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華之後:銀聯閃付似乎沒有那麼差,但是為何會被用戶排斥呢?

浮華之後,看眾生,說真相。

相信很多人在看了3.15晚會後,心裡暗暗做了一個決定,遲早要去銀行將閃付功能關閉。

今年的3.15晚會上,央視曝光了銀行卡不需要密碼,錢就會被“隔空盜刷”的報道,看得大家倒吸涼氣、捂緊錢包,怕自己的卡被貼一下錢就沒了!而且這項功能還是默認開通的,那麼很多人還是打心裡有些後怕的!

浮華之後:銀聯閃付似乎沒有那麼差,但是為何會被用戶排斥呢?

其實銀聯已經很重視這件事,最近還在高調宣傳著“閃付”被盜刷後可或全額賠付。

那我們就先看看銀聯同主要競爭對手的微信和支付寶之類的做法上有什麼區別。

支付寶,現在一些大一點的超市,已經開始實行在移動支付的最後階段,需要客戶刷臉驗證,一般是也密碼或者指紋驗證方可支付,而微信也是有密碼或者指紋支付,當然這是片面的體驗,也是大多數用戶最基本的感受。

浮華之後:銀聯閃付似乎沒有那麼差,但是為何會被用戶排斥呢?

而作為銀聯,這個支付巨頭的做法呢?在移動支付領域,只要你去國內的銀行辦理了帶有銀聯標誌的銀行卡,因髮卡機構銀行的不同,在銀行卡上有“閃付”標誌的卡,有的是揮卡閃付單筆限額是1000、2000元不等,而用戶申請的信用卡也有的是300到1000元不等,總體是因銀行不同,限額有所不同。並且在最後支付的時候只需揮一揮卡,無需輸入密碼就可以了,其實確實很方便,很快捷。

浮華之後:銀聯閃付似乎沒有那麼差,但是為何會被用戶排斥呢?

但是面對這個方便快捷的支付方式,大眾為什麼有些不領情,或者拒絕還有排斥呢?相信看到這裡大家應該會發現,其實用戶除去習慣用微信支付寶以外,還有幾個重要原因,導致用戶是對閃付有所拒絕的:

第一,辦理銀行卡就默認開通,而且很多人是不知道的。其實銀行的解釋也很蒼白無力的,這是銀聯要求默認開的,包括之前的電子現金IC錢包賬戶,也有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卡有開通這項功能!

浮華之後:銀聯閃付似乎沒有那麼差,但是為何會被用戶排斥呢?

第二,在支付的最後流程缺少客戶的確認,同時一旦丟失銀行卡里面的錢就有可能被人用掉,或者盜刷。之前就有人因銀行卡丟失,被人在商場或者一些POS機上消費,導致錢財損失,這都是有上過新聞的。

浮華之後:銀聯閃付似乎沒有那麼差,但是為何會被用戶排斥呢?

還有一點也是很重要的,理解客戶需求,更尊重客戶!其實現在的市場是向用戶傾斜之勢越演越烈,用戶越來越注重被尊重,知情更多關乎自己相關的利益,安全還有快捷更不用說。支付寶還有微信,都是儘量多的滿足客戶需求,尊重客戶的體驗感受,其實即使很多條款也許客戶不會看的那麼詳細,但是表面上他們是徵求了客戶的同意還有授權。而且在移動支付流程的最後,他們給了客戶最後的確認的機會,這也是現在用戶一種使用習慣還有滿足客戶心理需求的行為,所以客戶是越來越青睞!

浮華之後:銀聯閃付似乎沒有那麼差,但是為何會被用戶排斥呢?

在被曝光之後,銀聯也幾番發出聲明,說會嚴格准入商戶的標準,並確保錢財損失的賠付機制越來越完善。其實身邊也有朋友在支付寶發生錢財損失,他有真實的案例分享:支付寶花唄賠付期限也有近一個月,還要有幾次配合與溝通,而且每次客服打電話都差不多有一兩個小時的溝通,這種經歷很真實。相對銀聯最近的提出補償流程時效,即中國銀聯已推動商業銀行提升在銀行內補償流程時效,對於已通過商業銀行審核並提交至銀聯的補償申請,銀聯完成審核後,最多於2個工作日內直接完成對持卡人的資金劃付。

這樣的賠付機制相對來說也算是比較快了!

最近一個銀行的朋友說,來辦理或者諮詢小額免密支付如何關閉的人,還真是有些絡繹不絕,看來閃付被大眾所拒絕,有所反感,情況還真的不盡如意。其實大眾明顯的感覺區別就是:先徵求用戶開通支付功能,並在最後確認支付的決定行為,同先默認幫客戶開通,甚至有些客戶不瞭解,等客戶知道以後再強調說安全、便捷,這是很不同的!至少用戶自我感覺上是有絕對不同的!主動想要像是有一種使用慾望在驅使,被動的選擇是否關閉,對用戶來說更像是有些強制的針對性措施!

浮華之後:銀聯閃付似乎沒有那麼差,但是為何會被用戶排斥呢?

其實無論銀聯也好、支付寶微信也好,都是大家可以選擇的支付工具,作為用戶,當然是選擇對自己更有利的。如果誰想擁有更多的用戶,那麼就要相對的拿出更多的誠意來面對用戶了,如果不是真的用心,那麼遲早被客戶所厭惡!

關注希梵,關注更多浮華之後的真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