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期 豆瓣8.4 未來三十年產品與服務總趨勢《必然》


推薦書|28期 豆瓣8.4 未來三十年產品與服務總趨勢《必然》


推薦書|28期 豆瓣8.4 未來三十年產品與服務總趨勢《必然》


《必然》

豆瓣 8.4

頁數:340

出版時間: 2016-1


凱文·凱利對於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趨勢有著深刻的見解。20年前,他的《失控》一書,便已預見了當下幾乎所有的互聯網經濟熱點概念,如:物聯網、雲計算、虛擬現實、網絡社區、大眾智慧、迭代等。此次,凱文·凱利在新書《必然》中,提到了未來20年的12種必然趨勢。

導讀

我在本書中所談及的數字領域中的必然是一種動能,是正在進行中的科技變遷的動能。過去三十年裡塑造數字科技的強勁浪潮還會在未來三十年中繼續擴張、加強。這不僅適用於北美,也適用於整個世界。

在這本書中我所列舉的例證都發生在北美,因為讀者會更熟悉它們。但每一個例證,我都可以輕易地找出其在印度、馬裡、秘魯或愛沙尼亞的對應事例。

例如,數字貨幣的真正領先者是在非洲和阿富汗——在這些地方,電子貨幣有時是唯一可用的貨幣。而在開發移動端分享應用方面,中國已經遙遙領先。儘管表象會受到文化的影響,但其潛在的內因都是一樣的。

日新月異的高科技板塊下是緩慢的流層。數字世界的根基被錨定在物理規律和比特、信息與網絡的特性之中。

無論是什麼地域,無論是什麼公司,無論是哪種政體,這些比特和網絡的基本成分都會一次又一次地孕育出相似的結果。在本書中,我會盡力揭示出這些科技的根基,因為它們會展示出未來三十年中的持久趨勢。

這些轉變並不全都受歡迎。由於舊的商業模式失靈,既有的行業將被推翻。行業中的所有職業將會消失,一同消失的還會有一些人的生計。新的職業將會誕生,而這些職業會滋生不公和不滿。

我在本書中闡述的這些趨勢將會挑戰現行的司法假設,碰觸到法律的邊界。數字網絡技術動搖了國際邊界,因為它本身就是無國界的。它會造成衝突和混亂。

未來三十年中產品和服務的總趨勢則已清晰可見。

新興技術正在席捲全球,這股迅猛的大潮會潛移默化且持續堅定地改變我們的文化。下述力量將會得到凸顯:形成(Becoming)、知化(Cognifying)、流動(Flowing)、屏讀(Screening)、使用(Accessing)、共享(Sharing)、過濾(Filtering)、重混(Remixing)、互動(Interacting)、追蹤(Tracking)、提問(Questioning)以及開始(Beginning)。

雖然我對每個動詞的論述都獨立成章,但這些動詞並非獨自運作。相反,它們是高度疊加的力量,彼此依存,相互促進。很難只論其一,不及其他。分享既促進流動又有賴於流動;認知需要追蹤;屏讀和互動不可分離;這些動詞本身就在融合,又都處於成為的過程中。它們構成了一個運動的域。

這些力量並非命運,而是軌跡。它們提供的並不是我們將去往何方的預測。它們只是告訴我們,在不遠的將來,我們會向哪些方向前行,必然而然。


凱文·凱利(Kevin Kelly,1952~,人們經常親暱地稱他為 KK),《連線》(Wired)雜誌創始主編。在創辦《連線》之前,是《全球概覽》雜誌(The Whole Earth Catalog,喬布斯最喜歡的雜誌)的編輯和出版人。1984年,KK發起了第一屆黑客大會(Hackers Conference)。他的文章還出現在《紐約時報》、《經濟學人》、《時代》、《科學》等重量級媒體和雜誌上。

凱文·凱利被看作是“網絡文化”(Cyberculture)的發言人和觀察者,也有人稱之為“遊俠”(maverick)。

推薦書|28期 豆瓣8.4 未來三十年產品與服務總趨勢《必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