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一流的企業家或領導者,識人用人的3大原則和9大危險細節

對於企業家或者領導人來講,最重要的是不是永遠衝在第一線,為一個細節問題廢寢忘食。最重要的應該是找人、識人、用人。找到適合的人,用其所長,最重要的還是識人,不管是已經在為你工作的人才,還是從外邊挖來的人才。當然,可能還會有人說要學會

御人,說實話,我不太喜歡這個字,因為它指的更多的是帝王術,人才是最寶貴的資產,當然不能一味慣著,要有適當的管理方法和制度,讓人不敢作惡,只能向善。

今天的文字主要還是來自《管子》,我曾經建議過很多企業的老闆和一些行政領導,真的有必要深入的去讀《管子》,不管是管理企業還是為政一方,你都能找到管理的智慧。關於《管子》的幾篇文章,大家可以在文章末尾的往期推薦離別裡找一些,也歡迎大家隨時找我交流。

作為企業家或者領導者,最好的狀態應該是什麼呢?無為而治要勢至重而身至逸

當然這裡的無為需要說明一下,不是什麼也不幹,什麼也不管,而是不妄為、不隨意而為,不胡作非為,而是要合道而行,老闆或者領導者的道是什麼?就是要創造好的環境和機制讓人才發揮自己的能力和優勢,而不是去衝到第一線,事必躬親。

人用不好,可能不僅僅是人發揮不出自己的能力那麼簡單,人用不好,用不對,可能小則賠錢壞事,大則殞身害命,家破人亡。這不是言過其詞,先讓我們看看齊桓公是怎麼死的。

齊桓公的功績一來得益於管子確實有能力,能幹事、會幹事,更為重要的是齊桓公對他的信任和寬容,才能四十年君臣相得,稱霸天下。管子臨死前曾專門囑咐齊桓公有幾個人堅決不能用。

《管子·小稱》

管仲有病,桓公往問之曰:“仲父之病病矣,若不可諱而不起此病也,仲父亦將何以詔寡人?“管仲對曰:“微君之命臣也,故臣且謁之,雖然,君猶不能行也。”公曰:“仲父命寡人東,寡人東;令寡人西,寡人西。仲父之命於寡人,寡人敢不從乎?”管仲攝衣冠起,對曰:“臣願君之遠易牙、豎刁、堂巫、公子開方。夫易牙以調和事公,公曰:惟烝嬰兒之未嘗。於是烝其首子而獻之公。人情非不愛其子也,於子之不愛,將何有於公?公喜宮而妒,豎刁自刑而為公治內。人情非不愛其身也,於身之不愛,將何有於公?公子開方事公,十五年不歸視其親,齊衛之間,不容數日之行。於親之不愛,焉能有子公?s臣聞之,務為不久,蓋虛不長。其生不長者,其死必不終。”桓公曰:“善。

這一段文字的意思很容易理解,大意是:管仲重病,齊桓公前去探望,你已經病的不輕,如果真的一病不起,我該怎麼辦呢?你有什麼要教給我的?管仲回答說,是您命令我,我就暫且提些意見,即便如此,我料你也做不到(呵呵,真如管子所料)。齊桓公有點急了,說,您說往東我往東,說往西我就往西,您說的話,我什麼時候沒有聽過?管仲這才把他的警告說了出來,就是遠離易牙、豎刁、堂巫、公子開方這幾個人。為什麼呢?易牙煮的一手好菜,為了討齊桓公喜歡,齊桓公有次開玩笑說就是沒吃過蒸熟的嬰兒,易牙就把自己的親生兒子給煮了;齊桓公好色,宮裡養了很多嬪妃,宮鬥自然就上演了,這個豎刁就自宮去做太監,幫齊桓公管理後宮;公子開方是衛國人,跟隨齊桓公十五年,從齊國到衛國幾天就能到,但是從來沒有回去看過自己的父母。

總結一下,這幾個人的行為已經完全超過了一個正常人的程度,及時作為老闆或者領導者,對下屬恩重如山,如同再造,這樣的行為也已經完全超越了一個正常人可以做的程度。如果你身邊有人對你的殷勤、討好超過了正常的程度,一定要注意了,而有些人會覺得很受用,覺得這樣的人才是真的懂自己,值得重用的人。

管子最後總結了一句:務為不久,蓋虛不長。其生不長者,其死必不終。意思就是,這些都是虛偽的,長久不了。齊桓公最後回答了一句:好。但是最後還是如管仲所料,齊桓公還是最後重用了這幾個人,結果怎麼樣呢?先是把這幾個人罷官開除了,但是各方面除了一些狀況後,齊桓公就又重新啟用了這幾個人,一年後,這四個人謀反,把齊桓公軟禁了起來。臨死前感嘆:還是聖人管子看得遠啊,要是人死了還能有知覺,我還有什麼臉面下去見管子啊,然後說完自己就上吊自盡了。

齊桓公的成就來自於識人、用人,而死也死在了不能識人用人上。那識人、用人的原則應該是什麼樣的呢?

管子用人的三大原則:

《管子·立政》:君之所審者三:一曰:德不配其位;二曰:功不當其祿;三曰:能不當其官。此三者本

大意就是領導人在用人時有三個方面要特別謹慎。

第一,要看一個人的地位和品德是否相符;

第二,要看一個人的貢獻和回報是否相當;

第三,要看一個人的能力是否和官職(職務)是否相當。

這三項用人的基本原則,這也是一個組織、企業成敗的關鍵。

治亂由此開始。大家可以參看前幾天的文章:OFO崩塌,一家企業是什麼時候開始死掉的?《管子》告訴我們企業興旺的密碼

字面意思很好理解,但是很多人卻沒有足夠的重視起來,有時候是覺得有些人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給個位置以示安慰,但是這個人的能力又不適合擔當這樣的位置,其他人各種想法就會出來了,有人會覺得只要討好領導就可以升官,有人覺得只要領導認可就行(這還不對嗎?真不對,你如果只認可苦勞,而不是功勞,也就是成果,這隻會讓其他人效仿,你怎麼安排他怎麼幹,沒有了自主性,而有的人就會裝出天天加班的樣子來換取你的好感和認可)。這種變化很微妙,可能當時根本看不出來,但是時間長了,風氣就壞了,亂也就開始了。

明白了這三大原則,並按此行事,一個團隊、企業應該不會出現大的問題。但是,管子還給我們提示了九大細節,就是哪九種人堅決不能用。

《管子·法法》

聞賢而不舉,殆;聞善而不索,殆;見能而不使,殆;親人而不固,殆;同謀而離,殆;危人而不能,殆;廢人而復起,殆;可而不為,殆;足而不施,殆;幾而不密,殆。人主不周密,則正言直行之士危;正言直行之士危,則人主孤而毋內;人主孤而毋內,則人臣黨而成群。使人主孤而毋內、人臣黨而成群者,此非人臣之罪也,人主之過也。

管子這裡一連用了九個殆。

簡單的翻譯一下就是:

第一個殆,知道有人很有才而不推薦很危險;

第二個殆,知道有人品德很高尚而不去求取,很危險;

第三個殆,明明知道這個人很有能力而不用,很危險;上級提拔下屬一般都不喜歡有能力的,或者說是比喜歡能力超過自己的,這就導致一級不如一級,形成凡是精英均被淘汰的情況;

第四個殆,在一起謀事,而又離心離德很危險,中國人合夥做生意最大的毛病就是各自算計自己的利益,而不是把蛋糕做大;

第五個殆,自己沒本事,搞不過別人,退讓一下吃點虧可能也就過去了,如果還想著去算計別人,結果只能被人算計的更厲害,這也很危險;

第六個殆,開除的人,重新啟用,很危險,齊桓公對這一條是血的教訓,生命大代價。首先是不管對於撤職、開除的對不對,被撤職或者開除的人難免心裡沒有想法,如果再把他放到重要位置上,一定要慎之又慎,這是極其危險的;

第七個殆,可以做的事情不做,應該做的事情不做,很危險;

第八個殆,自己已經賺了很多錢,而不想分出去,很危險。有些老闆對自己很慷慨,對員工一毛不拔哦,不考慮員工的發展和需要,一味的壓低工資、想盡一切辦法剋扣提成,這樣的老闆幹不長。

第九個殆,非常重要的事情,不能讓外人知道,如果洩露出去,就很危險。這種情況遍地都是,比如有些企業,有員工給老闆反映情況,老闆怒不可遏,就把涉及到人叫來,訓斥一通,說誰誰誰說你怎麼怎麼樣。這會產生兩個情況,一個是,真的反映問題的不敢反映了,第二個是,投機取巧、打小報告的就都來了,如果一個老闆喜歡天天打小報告的人,或者故意使用喜歡打小報告的人來監控其他員工,那你永遠也得不到人心,而且這些探子基本就是隱形的炸彈。

最後就會演變成下邊的人拉幫結派,結黨營私,這都是自己造成的。

話說回來,識人和用人是兩種能力。有些人能識人,但是他不知道該怎麼用人;有些人不能識人,但是有了人才能夠充分的尊重,或因其他的原因用了某個非常有能力的人,這種情況也有。

但是,絕大部分的情況是既不懂的識人也不懂得用人。

要想成為一流的領導者,既要會識人,又要會用人,缺一不可。

祝大家新的一年能夠發現更多的人才,能夠讓更多的人才為我所用。

真正做到管子所說的:無為而治要,勢至重而身至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