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宮產瘢痕部位妊娠,到底是什麼情況呢?

小小蘇的小小酥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希望我以下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剖腹產瘢痕部位妊娠——顧名思義,有過剖宮產史,又再次懷孕,而受精卵卻著床於上次剖宮產的瘢痕處,這屬於異位妊娠的一種。需要注意是,剖宮產瘢痕部位是一個有時效性的稱呼,僅限於14周之前。隨著國家二胎政策開放+之前我國較高的剖宮產率,使得剖宮產瘢痕部位妊娠的發病率較前上升,今天淼哥就來和大家談談剖宮產瘢痕部位妊娠。

什麼原因造成了剖宮產瘢痕部位妊娠?

實話實說,此病病因尚且不明確,有學者懷疑此病的發生可能是上次的子宮切口癒合不良有關或是剖宮產瘢痕處有炎症等情況,導致瘢痕部位形成小孔或憩室,使得未在宮腔內著床的受精卵安家在瘢痕處。

剖宮產瘢痕部位妊娠有哪些症狀?

對於發生剖宮產瘢痕部位妊娠的孕媽,有部分患者會出現孕早期的陰道不規則出血,在臨床工作中容易誤診成流產;而有部分孕媽不會有任何臨床症狀,只是在產檢做B超時發現,這裡也就引出了瘢痕部位妊娠的重要輔助診斷——經陰道的B超。所以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孕期產檢很重要×3!

剖宮產瘢痕部位妊娠有哪些危害?

瘢痕部位是整個子宮最薄弱的地方了,此處肌層明顯變薄,有的甚至沒有肌層、若孕囊向外生長,意味著妊娠的過程中,可能發生子宮破裂大出血的情況,因為瘢痕處的子宮收縮性差,一旦出血是很難止住的;若孕囊向宮腔內生長,有些患者有幸能妊娠至28周後,因瘢痕的位置較低,可能發展為前置胎盤或者胎盤植入,這樣的妊娠也是非常容易出現產後大出血,出血止不住時,必要時會切除子宮。

發生了瘢痕部位妊娠怎麼辦?

考慮到大多數的瘢痕部位妊娠繼續發展情況兇險,一旦確診,我們醫生多建議及早終止妊娠。治療方案因個體化,充分考慮孕周、瘢痕處的胚胎情況及瘢痕處肌層厚度等情況,可以選擇藥物和手術(如B超引導下的清宮術、宮腔鏡下妊娠物清除術等),對於部分可能因清宮術引起大出血的患者,術前行子宮動脈栓塞術成為重要的輔助治療手段。


淼哥故事會


剖宮產妊娠是較少見的異位妊娠的一種,簡單來說就是孕囊著落在子宮的瘢痕部位,其周圍被瘢痕組織及子宮肌層包裹,與宮腔和輸卵管不相通,而非正常宮腔之內。孕囊隨著孕期的延長而增大,可能會導致子宮穿孔、破裂出血、切除子宮、嚴重者甚至會危及生命。而該妊娠早期一般與正常妊娠無異,或者伴有下腹痛及陰道出血,通常情況下行陰道B超可確診但是也有極少數患者B超檢查則無明顯異樣,那麼就需要進一步的檢查來確診如腹部核磁、病理送檢等。

該病早期一旦漏診,沒有及時發現而貿然行清宮術或者任其胚胎自然生長,情況將十分危急,因此該病早診斷、早終止、早清除是關鍵。就像下面這位患者一樣,好在及時做了處理,否則後果將不堪設想。

近日,在太原某三甲醫院的婦科門診就遇到這樣一位患者,自述月經已經推遲20多天,自己在家用早孕試紙測的是陽性,由於一年前剖宮產過,這次沒想到會這麼快懷孕,於是就打算流掉這個孩子。隨後醫生仔細給患者查了體,一切正常。常規給患者做了B超檢查,也沒有什麼特殊發現,但是孕囊的位置比較偏下,再次詢問患者,發現其早期也並無腹痛及陰道出血等不適。但是考慮患者有剖宮產史且孕囊位置偏下,讓其再行相關檢查後,來確定常規流產手術的可行性,而患者拒絕並要求常規手術。

可是就在常規給患者進行清宮手術時,患者陰道突然血流不止並且大喊肚子特別疼。好在醫生之前早有準備,考慮到了子宮瘢痕部位妊娠這一危險情況,當時立即進行剖腹手術,做了相關應急處理,患者最終安全出院。而隨後的病理送檢也發現患者確實是剖宮產瘢痕部位妊娠,好在及時給予了處理,否則可能由於子宮破裂出血,導致患者死亡。

該病雖然命名為剖宮產瘢痕妊娠,但卻並不是說只有剖宮產後才會出現,其他子宮術後留下瘢痕,妊娠後均可能導致該病的出現,像子宮肌瘤術後等。不過大家也不必過分擔憂,雖然我國剖宮產率較高,但該病的發生率相對較低,只要早期做好相關檢查,及時給予治療,正常的孕育胎兒是沒問題的。

本期答主:蔡露 醫學碩士


杏花島


剖宮產瘢痕部位妊娠是什麼?

剖宮產瘢痕部位妊娠是受精卵著床於前次剖宮產子宮切口瘢痕處的一種異位妊娠。

當然和我們平常所說“宮外孕”有差別,胚胎位於子宮內,卻不在正常子宮腔內,跑到前次剖宮產子宮切口瘢痕處了(通常在子宮下段),是一種特殊部位的異位妊娠。

受精卵著床於瘢痕,植入,可突破子宮漿膜層,浸潤膀胱,有引起致命性出血的潛在危險。

當然,不是所有的剖宮產瘢痕部位妊娠都會出現大出血,也要看分型。

這時B超就大顯神通了,其診斷方法首選經陰道B超。

剖宮產瘢痕部位妊娠分為Ⅰ型,Ⅱ型,Ⅲ型。

Ⅰ型:妊娠囊部分著床於子宮瘢痕處,部分或大部分位於宮腔內,少數甚達宮底部,妊娠囊明顯變形、拉長、下端成銳角,妊娠囊與膀胱之間的子宮肌層變薄,≧3mm。

Ⅱ型:前面的和Ⅰ型一樣,只是妊娠囊與膀胱之間的子宮肌層變薄,≦3mm。

Ⅲ型:孕囊完全著妊娠床於子宮瘢痕處肌層,並向方向外凸妊娠囊與膀胱之間的子宮肌層變薄,甚或缺失,厚度≦3mm。分型越高,出血風險越大。

分為下面幾類:

2.手術治療,有經宮腔鏡、開腹、腹腔鏡、經陰道途徑;

3.手術聯合藥物;

4.聯合子宮動脈栓塞術。

根據不同的分型及患者的具體狀況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法。

湖南省職業病防治院婦科積極開展經陰道剖宮產瘢痕部位妊娠病灶清除術,利用陰道這一自然通道,微創,恢復快,術後腹部無瘢痕,且費用較腹腔鏡及子宮動脈栓塞低廉。

防病勝於治病,從源頭上講,降低剖宮產率,積極避孕,才是減少剖宮產瘢痕部位妊娠發生率的根本措施。

相信隨著人們認識的提高,這種特殊的異位妊娠會越來越被瞭解,從而減少其發生,降低其危害。


湖南醫聊


大家好,我是醫藥好媽媽,是兩個孩子的媽媽,也是一名醫藥工作者。

我的兩個孩子都是剖宮產出生的。頭胎剖宮產,生二胎時就屬於瘢痕子宮妊娠。

對於剖宮產瘢痕部位妊娠的情況,我個人是這樣認為的:

子宮是孕育胎兒的場所,懷孕後子宮的變化最為顯著。子宮腔的容量由非孕時的5毫升會逐漸增加,至足月妊娠時約5000毫升。

到了分娩時,如果因為母體或者胎兒的原因不能順產,而不得不選擇剖宮產時,需要將孕婦的腹壁及子宮切開,將胎兒及其附屬物取出之後,再重新將子宮、腹壁縫合。經過一次剖宮產後,子宮和腹壁上都會留下瘢痕。

如果二次妊娠,就屬於瘢痕子宮妊娠,臨床上將之歸屬於高危妊娠。

瘢痕子宮妊娠之所以很危險,是因為:再次妊娠時容易引起子宮破裂,產後出血,前置胎盤等,嚴重威脅母兒生命,瘢痕子宮再次手術分娩時,感染、出血、粘連嚴重,手術切口癒合不良嚴重增加。

有剖宮產史的媽媽,再次妊娠時一定要注意:術後間隔兩年以上;有剖宮產史者,應提前住院待產。

如果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請關注並點贊,謝謝!!!


醫藥好媽媽


瘢痕妊娠屬於異位妊娠的一種,是孕囊著床位置在子宮的瘢痕處,但是瘢痕處由於剖宮產破壞了這個部位的子宮內膜,妊娠滋養細胞突破粘膜侵入子宮肌層。



簡單說就是正常懷孕孕囊是種在子宮內膜上的。瘢痕妊娠是孕囊種在子宮肌層,然而內膜就好比肥沃的土地能有滿足孕囊營養需求胎盤不會突破內膜進入肌層的,子宮肌層就比較貧瘠孕囊得不到充足的營養就跟樹根一樣。會往一直往下扎尋求營養,最後子宮肌層會被侵蝕的千瘡百孔流血不止,給處理上帶來很大困難,嚴重者最後不得不切除子宮。


瘢痕妊娠一旦發生就會引起出血,因為子宮肌層被妊娠組織侵入,兩者混在一起無法分清,就算清宮無法徹底剝離還會引起嚴重出血無法止住,十分兇險。目前早孕期確診後大多數採取藥流後化療,等待妊娠滋養細胞慢慢死亡才能治癒,至於早孕期或者出血嚴重無法止住者只能採取切除子宮保命。

有過剖宮產史的孕婦再次懷孕都有發生瘢痕妊娠的概率,建議懷孕後及時複查B超早期診斷早治療。避免發生嚴重後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